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优化应用要点探讨论文_周茜

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优化应用要点探讨论文_周茜

广西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1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水资源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内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合理的节约水资源,也为了进一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论,强调“缓排缓放”及“源头分散”规划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本文在此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出发,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几个具体的应用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海绵体

前言: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既可以用来储存水量又可以达到排水效果,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建筑以及城市水系统规划,可以很好的解决城市中的内涝灾害,对建设节约城市和实现现代生态型城市非常有意义。

一、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规划中依据生态平衡、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进行的规划,注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确保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处理,从而促进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设应从城市规划的源头着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各层级规划中,涉及到规划、园林、水利、市政、道路等多部门、多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运作。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体现在它需要多规合一,即强调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协调运作;区域规划,即强调城乡统筹和流域综合治理;新型城市化,即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生态文明,即强调绿色理念、科学技术的路径。

二、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建设诸多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在气候的影响下,很多城市很容易出现内涝和干旱等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海绵城市理念是在遵循生态优先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将城市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备相结合,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干旱和洪涝时发挥出巨大作用,最大限度地使雨水能够在城市实现积存、渗透以及净化,提高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几个关键应用

1、做好海绵城市设计规划

海绵城市设计规划工作需要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开展,从而保证相关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政策支持,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海绵城市理念本身便是以遵循水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因此在实际设计规划中,要以生态为前提,做好城市区域现有河道、湖泊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全面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以生态保护为优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通过科学合理划定城市的“蓝线”、“绿线”等开发边界,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资源。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融入生态保护、水资源、水系布局、绿地系统、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综合考虑不同用地的空间关系、建设主体、排水防涝要求等因素,将屋顶绿化率、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等低影响开发的设施要求纳入控规指标。

2、实现层次化规划

对生态斑块进行有效识别,对其中的自然遗产、动物保护区、植物保护区等充分保护;加强生态绿道建设,利用生态绿道将散落的生态斑块进行联系,以形成多元化的生态系统,组织为生态环境网络。通过植树造林、水系沟通等,使人工水体与生态保护区有效连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对河道、湖泊等进行清淤、排污处理,做好水体净化工作,构建良性循环水系;加强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充分发挥湿地水源涵养、观光等功能。

3、完善水系统建设

应充分发挥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城市雨水净化的天然加工厂,建立完善的水系统。在城市规划中要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当中的湖海水系,使其可以进行自我净化并最大程度地对城市雨水进行处理。要求管理部门结合城市实际发展对其进行恢复,比如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对排污企业进行管理、对周围居民进行管制等。

4、配套海绵体

海绵体可以理解为那些对于水资源处理循环有帮助的“绿色”设施。比如城市中的绿地、花园广场、路边植被等对于雨水都有着净化作用,那么我们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海绵体进行维护和升级,另一方面还要新修建更多的海绵体,不仅作为城市的水工厂,也作为城市的净化管家。还可以作为园林景观供人们观赏。除了这些设施,最有效的海绵体莫过于周围的河流、海洋,他们对于雨水的储存净化效果极佳,适用于大型灾害,对于这些天然净化器,城市必须对其实行定期的治理与保护,更要设定相关的法律对于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严惩。

5、园林绿地建设

尽量提升公园绿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比例。改造提升现有公园绿地,适当建设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实施透水生态铺装,在充分利用原有景观水面汇水调蓄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提升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大力开展植树绿化,减少土地闲置,种植大量绿化树木。

6、城市广场

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城市广场是以铺装为主的大尺度空间,需综合考虑其周边的雨水径流情况,其总体布局、规模、竖向设计应与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留小片绿地以渗透雨水,以消纳自身雨水为主。需明确此区域范围内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值,从而换算出需收集的雨水量,然后确定下一步的设计方案。由于城市广场中,铺装占大部分面积,应在做好广场排水的前提下,对于雨水的收集应优先考虑透水铺装。对于局部区域不适宜采用透水铺装的,则考虑优化排水装置,把雨水收集汇入调蓄池。广场内的公用设施,首先考虑绿色屋顶,既增加了美观度,又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对于确实不能采用绿色屋顶的建筑,可以考虑雨水管断接,汇入调蓄装置。广场内的景观水体宜具有雨水调蓄功能,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暴雨发生时发挥调蓄功能。

7、城市道路规划

适当在道路两侧以及周边的绿化带进行下凹式的绿地建设以及透水路面的建设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很好的减少雨水的净流量,还可以有效改善路面径流水的水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水环境及其质量。首先,在进城市道路规划的时候,可以利用道路两旁以及周边的绿化带,在道路中间构建出一种下凹的绿地,有了这种绿地,城市交通系统面临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顺势流入绿化带,而且还可以利用这种绿地系统,分别实现对雨水的储存、人渗和净化等功能。对于那些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雨水要进行排放。透水路面可以很好的加强雨水的入渗功能,但是,对于污染比较严重、道路负载非常大的路面来说,则不宜采用透水路面。

四、结语

综上,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推进城市发展,保证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际规划中应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重视,针对城市发展特点进行低污染开发设计,并对城市各个系统的建设实行优化配置,严格按照海绵城市规划原则实施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保护城市水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沈劲松,王晓进.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方法及应用[J].城市地理,2016,12

[2]班娜.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简析[J].建筑知识,2016,36(04):22.

[3]吴兰斌,徐美萍.探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265-00265.

论文作者:周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优化应用要点探讨论文_周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