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2319870111453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各种高楼层出不穷。高层建筑的建立对桩基础施工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保证桩基础的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才能给建筑工程提供质量保障。据此,本文介绍了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应用
一、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被称为桩基础技术,现如今我国投入使用的桩基础技术有静压桩、人工挖孔桩两种,两种桩基础技术在性能上和功效上都各有优劣。桩基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由承台、基桩两个部分组成。根据承台的标高可以将其分为高承台桩和低承台桩,其中,高承台桩主要特点在于他有一半桩是留在土外,一部分是埋于土下的;低承台桩的基桩是全部打入到土下的。还有一种桩基础分类方法,可以将其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其中灌注桩施工较为直接,在施工现场就可以直接完成,具体施工就是在预先打好的孔洞中注入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凝固,基桩也就形成了。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的施工方法便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静压法、锤击法等都是用于预制桩施工中。桩基础技术之所以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是因为他能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能够为其提供一个高承载性能、高稳定性的基底,进而增强建筑物抵抗地震力、台风的作用力的能。此外,桩基础技术的利用,还能使建筑物受到的承载力向外部扩散,增强了建筑整体的承力性能。现阶段,在我国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必须加强对桩基础技术的研究,并提高他在建筑土建工程中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然后推动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准备
在桩基础技术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施工场地水文地质的勘察、施工技术准备、机械设备准备、现场清理等工作。在桩基础施工前,对水文地质的勘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对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包括地形地貌、土地硬度、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公路的分布等。其次,进行水文情况勘察,对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勘察是尤为重要的,对场地及其周围湖泊最高水位和地下最低水位进行了解与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要根据所掌握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分析可能受到自然因素及灾害的可能性。在进行勘察过程中必须以认真仔细为原则,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还需要对周围建筑物的高度、采光问题及管道的设置等情况进行勘察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桩基础施工技术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制定合理的施工工序计划,并确定每一道工序在施工时的具体要求;
2、根据施工要求及现场勘察的结果,确定每道施工工序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等;
3、做好地下管道等设施安装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4、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验证,重点是验证那些不确定数据。
在施工前,还应做好相关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桩基础施工中,一些机械因为需要配套使用,所以在施工前就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机械配套使用方案,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机械的使用范围也各不相同,这是为了确保每一个机械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在基桩施工前,还需要进行放线定位准备,要根据施工的要求,先要固定好管桩位置,确保他不会发生偏离,然后采用网格复位法进行放线定位。但是由于管桩的位置不同的原因,所以在施工时还需要注意做好水准点的标注工作。另外,施工现场的清理问题也是桩基础施工前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在固定管桩之前,将现场所有无关的物品进行清扫,然后确保现场物品的摆放,这是为了避免其对桩基施工造成干扰。但是,由于选用的施工方法不同,所以对现场清理的过程也是有所区别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中灌注桩施工需要在施工之前完成对钻孔孔洞的清理,这与别的桩基础施工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灌注桩,主要靠人来工完成的桩基础施工,成本较低,但在质量上是可以保障的。人工挖孔桩的半径一般在400mm以上,他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人工挖孔桩的优势是施工速度快、工艺简单、成桩抗震能力强,另外,这种桩基础施工技术施工流程是比较简单的,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土建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相对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也是非常的重要。场地内打降水井抽水,因施工需要采取小范围抽水时,需要对周围地层及建筑物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二)灌注桩技术
灌注桩是常见的桩基础形式,主要利用机械完成。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桩基定位、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放、导管埋设、混凝土灌筑与养护等。在灌注桩施工中清孔是必须进行的步骤,要在最后一次下钻时减压吊钻,对孔清扫两到三圈,保证孔内清洁以及孔底平整。并且要在灌注混凝土前,要对孔底进行复查,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二次清孔,这是为了控制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同时,要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时间,使其达到相应的成孔检测标准。
(三)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振动式、锤击式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桩顶高度及预制桩方向,这样才可以确保打入土下的桩基础不会出现偏离等质量缺陷。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操作的连续性的,一旦发生脱节操作现象,就难以保证管桩的结实程度。由于预制桩施工技术操作振幅较大,对桩基础周围的土体造成较大的挤压,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管桩与管桩之间的距离,这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建筑桩基施工质量与效率。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也会不断的被完善,必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使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锐新.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 山西建筑,2017,43(16):77-78.
[2]吴国宏,张 军.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215.
[3]张海山.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 中国标准化,2018,(18):73-74
论文作者:祁晓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桩基础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这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