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学习难度大,知识抽象复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课堂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在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学生,学生对枯燥的课堂知识还是无动于衷,提不起兴趣,归根结底,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情况,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处理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些具体作法。
1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基础的变化
技工院校学生存在普遍的共同特点,这些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于涉及理论知识较深的地方,有些同学学起来就会较为困难。对于非机类专业学生,主要是掌握机械基础的基础知识,能够很好地选择并利用各类机械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对机械不陌生,能够设计一定地适应生产需求的机械。
1.2 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教学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一直讲,直到45分钟下课结束,偶尔也会有学生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近些年来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采用ppt教学,但是ppt教学如果没有好的ppt制作,所起到的作用就非常微弱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会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反感,一贯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更没有再创造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使得学生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更加不能够有进一步的创造思维,这也不能够很好地响应国家的新政策。
1.3 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绝大多数机械基础课程都倾向于基础知识的讲解,而且内容较多较广却不容易理解,跟不上时代的需求。随着现代机械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设计思路和方法都在更新。机械基础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与实际的生产理论相联系,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发展以及设计思维,进而使得他们对机械基础产生浓厚的兴趣,有进一步的探索和创造思维,这也有利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发挥潜力。
2 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2.1 “理论”教学法
所谓的“理论”教学法就是指传统的“四环节”学习法,即“学、讲、练、评”,教师在教学中贯穿“预习阅读、质疑讨论、练习总结、效果点评”四个教学环节的方法。
(1)“学”
这里指的是预习阅读,就是教师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自学,用笔在课本上作出重难点标记,将疑难问题记下来。学生自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注意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和掌握程序,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提示或解答。
(2)“讲”
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前面浏览教材内容,了解梗概,便可由此提出疑问,或者由老师根据教学重点进行质疑。例如在机械识图移出断面图的画法中,讨论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在哪里。对于机械基础中的复杂结构及抽象概念,教师应多举生产实例引入概念,使学生易于接受,能正确而深刻地掌握教材,巩固知识。
(3)“练”
就是课堂练习,就是在学生自习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练习,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有三个阶段:一是懂,二是会,三是熟。要熟练掌握知识,懂和会是前提,教师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由学生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懂、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向熟练的程度发展。
(4)“评”
就是效果反馈,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和要注意的事项,系统地整理出来,让学生对于本堂课的知识进行二次巩固。
2.2 进行直观演示教学
教学中运用挂图、教具模型、实物等,可使教学内容声图并茂,形象生动,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感性知识。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机构,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我们借助模型导入,让学生通过动感、颜色和形象逼真来激发兴趣,利用他们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可进行直观教学。比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时,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教学模型,进行分析。讲课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了同一个四杆机构取不同的杆件作机架便可得到三种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并能动态地表现出是否满足长度和条件,为如何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作了很好的动态补充,使学生在直观印象中把握了重点。然后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印象,如骑自行车时,也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又辅以视频手段,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教学。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封闭式教学,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十分重要。必须做到前后知识应衔接,讲解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学得更轻松,同时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接纳,对自己会产生自信心,教和学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具是专业基础课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组织好教材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型。如:齿轮的类型知识点讲解中,通过摸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的兴趣有了,也就有了上进心,对自己产生自信,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其次可配合教材采用一些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合理地采用机械传动模型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每种机械传动在直观上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每种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也便于记忆和以后的应用。
4 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要适应新的教学,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教师水平的办法是科研和培训,科研能积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更新知识,跟上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教学考核、晋职、评优等),鼓励教师走“产、学、研”的道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获得技术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进行课题与项目研究,从而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拔高一个层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动手技能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来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此外,学校需要选派青年教师到大学接受较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或攻读在职研究生,以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武扬.现场实践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张玲云.新形势下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和探索[J].职业.2010,(12).
[3] 唐克岩,王振玉,宋黎.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118-120.
论文作者:赵娜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学生论文; 机械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论文; 很好论文; 机构论文; 不能够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