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论文_陈明伟

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论文_陈明伟

四川自贡汇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时代里人们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消防安全在建筑安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多样化的建筑类型使得传统的建筑消防设计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采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弥补规格式防火设计技术的不足,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本文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述出发,探讨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设计要点,并重点阐述了如何正确应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工程;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一、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述

建筑消防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消防要求,运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对建筑环境中设定火灾场景的火灾风险量化和分析,从而对建筑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判断建筑抵御火灾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预期消防要求,从而优化消防设计方案的工作方法。

这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消防设计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消防设计模式的局限性,不拘泥于建筑的结构、高度和面积的限制,可以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灵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最佳消防方案。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世界建筑消防技术领先的国家已经出现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雏形,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学习并引进国外的先进消防技术并进行本土化研究。目前国内的建筑防火性能化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李引擎在对性能化设计与传统规格式设计进行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念,同时提出了这一设计的准备事项;经建生等人注重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将美国在这一技术上的研究成果翻译为中文;汪箭和吴振坤等人在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此项技术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该项技术的设想和体系框架。

此外,国家对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也非常的关注,早在2001年,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就已经被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前期课题“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灾害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并组织编制了《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导则(草案)》,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现在,在建筑防火性能设计方面,我国已经不再依赖国外研究成果,而是真正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研究与应用之路。

二、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设计要点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需要多个建筑行业部门协调配合完成的消防系统。其设计要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人员安全、火灾场景和烟气流动。以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分析:

(一)人员安全

及时、有效的疏散人员,保障人员安全是建筑消防最重要的功能和存在意义。其中,人员疏散又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时候,必须对人员疏散方面加以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方法保障人员能够及时、安全的疏散撤离,使人们在刚刚发生火灾或者出现重大火灾隐患时就能够转移到火灾可能波及的范围之外,从而达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这是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的重要目标。

现阶段的国内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中的人员疏散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分析发生火灾时的各种危险因素对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的种种影响,并且根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建立了较为准确的模型,以促进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效果。

(二)火灾场景方面

对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来讲,如果将具体的建筑物作为参考展开研究,有利于得到更好的研究成果。其中,火灾场景设计便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性质,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由此实现火灾预防的效果。火灾场景设计具体由可燃物数量及性质、火灾发展、火灾类型等三项内容构成。在研究火灾场景设计过程中,在发生火灾时,首要工作是能够对建筑火灾的性质做到准确判断,并且可以结合此次火灾所带来的损失提升意识程度。其次,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火灾不同阶段中,火焰的危险性和所释放出的热量,并做出正确分析;最后在进行火灾场景设计时,有必要考虑此建筑存在火灾隐患的概率,并且能够在发生火灾时,为相关人员提供正确的措施,切实发挥出建筑防火性能化的作用性。

(二)烟气流动方面

火灾发生时产生的大量浓烟、以及浓烟的流动情况能够给人带来许多危害。 烟气流动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何有效地控制火灾时烟气的流动,是进行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要控制烟气流动,首先就需要建筑能够合理地排烟排热,这是防止轰燃、保护建筑的有效技术措施。其次,还可以通过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来控制烟气流动。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是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烟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有组织地将烟气排出室外,使建筑内的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浓度尽量保持在人员安全的允许值范围内。最后,可以建设系统、合理的防排烟系统来控制烟气流动。防排烟系统可分为排烟系统和防烟系统。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系统。防烟、排烟是烟气控制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合理设计防烟、排烟系统。

三、如何正确应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一)结合实际界定设计的应用范围

尽管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比较起来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并非所有建筑的防火设计都需要以性能化设计思路来设计,设计的建筑物防火性能要高于安全水平,要符合建筑物的实际。

(二)明确设计的执行流程

虽然性能化设计与传统的设计相比更具灵活性,但性能化设计的执行流程却比较复杂,因此,制定一套明确合理的执行流程对于设计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各方人员展开工作,明确各自责任,对性能化设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建筑防火设计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而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又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的质量,因此,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保障设计的合理性

虽然性能化设计相比传统设计来说,在建筑防火设计上具备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性能化设计应该进行有效性分析,验证设计结果的可行性,保障设计的合理性。

五、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防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建筑防火性能设计来进一步提升 建筑消防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传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及其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13):117-118.

[2]王延尚.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246.

[3]涂家鹏,董伟新,周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6,38(10):46-48.

[4]杨光.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应用现状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6(06):91.

论文作者:陈明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论文_陈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