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通常是深刻的--在没有隐秘猎人的情况下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_寻隐者不遇论文

简单,通常是深刻的--在没有隐秘猎人的情况下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_寻隐者不遇论文

简单的,往往是深刻的——《寻隐者不遇》需弄清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者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深刻论文,简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心雕龙》的刘勰在“知音”篇里说,鉴赏诗歌要“沿波讨源”,使幽隐的显露。诗歌教学,我们由显露在外的诗歌之“波”探寻诗歌的语言密码、言外之意和思想内涵,找到深藏不露的诗歌之“源”。就如抽丝剥茧般慢慢地抓住这根丝头,才能将诗歌之绚烂织锦一一铺展抖落开来。

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探访一位隐者而没有遇到的经历,以诗人与童子之间的一问一答成诗,寓问于答,平白如话。

全诗只有20个字,却有“下”“问”“子”“言”“去”“只”“在”“山”“云”“不”之类的简单独体字,占了全诗的一半,此诗作为低年级识字启蒙教材尚可,为何要放到五年级给高年级段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这需要我们透过诗歌的表象深入其内核探讨一番,教学这首诗,必须得追根溯源弄清楚几个问题:

一、贾岛是谁?

学生对贾岛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因此,课始,我给学生绘声绘色讲起贾岛那个著名的“推敲”故事来:

贾岛生活穷苦,但闲来没事就爱骑一瘦驴在街上转悠,他倒并非只是为了逛街,而是边行边吟诗。那天贾岛看到黄叶满街,就吟曰:“落叶满长安。”心下大悦,但想什么句子做上联好呢?想了良久,突然想到以“秋风吹渭水”为最佳,于是喜不自胜。贾岛只顾思考诗句了,冲撞了大京兆刘栖楚的车轿,这可不是一个好官,贾岛被当场揪住,依照当时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贾岛被迫拘禁了整整一个晚上。

贾岛被拘了一次,癣性依然不改,这次又骑驴想诗,这回想的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这个“推”字贾岛想换成“敲”字,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呵呵,想想贾岛这个样子,恐怕当时会引来好多人的指指点点,甚至有人骂他神经病也不一定呢!结果呢,又冲撞了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的车轿。不过这次贾岛撞对了路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韩愈,当然不会怪罪贾岛这个痴迷诗歌的后辈,反而帮他拿主意改“僧推月下门”为“僧敲月下门”,说是这样好处有二:一是显得有声响,更增月夜幽静之意;二是显得僧人借宿敲门更有礼貌。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来。

韩愈和贾岛聊了好久,很欣赏他,写诗夸他:“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在学生对贾岛有了初步印象的同时,顺水推舟,出示贾岛“苦吟诗人”的身份,同时给学生设下疑问:贾岛写诗,不比李白,一挥而就,文思泉涌,他注重斟字酌句,反复琢磨,曾留下辛酸的作诗心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样一位苦吟诗人,他的诗一定写得非常不错吧!我们来看看他的这首诗。先入为主导入,目的是让学生生疑:怎样的诗作才是“苦吟”的结晶?

二、隐者是何人?

如果学生不大了解中国古代生活方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隐者”,就很难带领学生走人诗歌之中。因此,对这一概念,只让学生知道“隐居山林的人”是远远不够的。

“隐者”这个名词,离学生的生活遥远而模糊。幸好,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库中依稀存有几个“隐者”的形象,如《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他胸怀大志曾隐居在卧龙岗中,后来得遇明君出山,辅助明君完成大业;如田园诗人王维,隐居在终南山附近的辋川别业中,修身养性,自得其乐;如《渔歌子》的作者张志和,隐居在太湖之畔,一心一意做渔翁,“斜风细雨不须归”;再如陶渊明,“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心一意躬耕于田垄之间……

自古以来,隐者精神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元素,士大夫阶层的内心始终纠缠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隐士情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隐者”,大概可以追溯到商朝末期的伯夷和叔齐了,他俩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首开有气节之典范。提倡积极入世儒家之精神的孔子,也曾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出世隐居的想法。

隐者不出门,懂得天下事。隐者精神在根本上是对超卓的追求,对永恒价值的向往,对生命深层的关怀。为此而表现出的,对现实的某种距离乃至拒绝,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

这些隐者,隐居的原因与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因官场黑暗而洁身自好归隐山野,有的暂时蛰伏志在出山,有的厌弃俗世而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倒他们之中有一点是共同的,一位位超凡脱俗,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志趣高雅,情操高洁,被后人称为“贤士”一类的人。

诗中的这位“隐者”是谁?诗人没有说,我们也不必知道,也许只是诗人内心的一个一厢情愿的符码而已。但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他所具备的一切关于隐者的特征。

三、“不遇”又是怎样一种结局?

诗题中的“不遇”,告知了我们结果,似乎很遗憾。不遇还是相遇,也许大多数人都喜欢后者的大团圆结局。但如果学生不了解“不遇”中包含着的文化精髓,那么,才是真正的遗憾。

“不遇”,在我国古代,文人骚客似乎对它情有独钟。大屏幕上出示了这么多诗人和诗歌的题目:

贾岛《寻人不遇》

钱起《郎员外见寻不遇》《访李卿不遇》

崔道融《访僧不遇》

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岑参《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白居易《晚出寻人不遇》

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韦庄《垣县山中寻李书记山居不遇,留题河次店》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刘长卿《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

……

这么多的诗,这么多的诗人,他们的笔下不约而同呈具了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么多的隐者,这么多的不遇,这么多的不完美!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写“不遇”,一次次演绎着似乎残缺的诗局。

其实,不遇,才与诗意心境暗合,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万物盈则亏,满则覆,所以青睐不尽兴和不完满的意味。对于道家和禅家而言,最忌的就是言满,兴满,意满,而不遇,正是意兴而未尽的那种状态,正是诗家追求的那种虚静、空灵、无尽的状态。

历史长河中灿烂悠久的诗歌文化史上,写“不遇”之诗多如繁星,但著名的堪称绝品的诗恐怕不多,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可算得上是其中的“顶峰”了,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因为不遇,才能留有一份遗憾,同时也带来一种期盼;正因为不遇,才能保留一份距离美,同时引发一种欲罢不能的思念;正因为不遇,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而能想象全局之无穷无尽……

当然历史上还有一个“不遇”的动人故事,至今叩击着人们覆满尘俗的心口——《雪夜访戴》中的雅土行径让人心向往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四、诗歌又是怎样一种文体?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凝炼、意思含蓄,只要是诗,必须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这是区别于童谣、顺口溜、散文等文体的本质属性。因此,要让学生知道这一点,仅仅依靠讲解是不够的。

初读诗歌,学生笑了起来,这样一首六岁儿童都会念的诗歌,如一首童谣,简单直白,怎么会是“苦吟”出来的结果呢?但,此诗形似简单直白却意味悠长、凝炼含蓄,我们不妨做一深度品读——

简单而凝炼

诗歌采用了以答句包问句的手法,将八句才能表达的问答,精简为二十字,黑板上出现这样的填空:

松下问童子,______________?

言师采药去,______________?

只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

云深不知处,______________!

学生一看到这样的问答形式,新鲜有趣,自然纷纷效仿做起了小诗人,你一句我一句兴致勃勃地对答了起来:

甲方:松下问童子,汝师在何处?

乙方:吾师采药去。

甲方:采药于何方?

乙方:只在此山中。

甲方:山中哪一隅?

乙方:云深不知处。

甲方:吾心其奈何!

明明可以是八句,为何只用了四句?去掉填充进去的诗句,意思变了吗?学生使劲摇头。没有这后面的四句,你能想象出诗中的对话?学生拼命点头。你觉得这首诗保留四句诗好还是扩充为八句诗好?学生斩钉截铁地回答:四句好!

——这就是诗歌的凝炼!可以用四句,就决不用八句;可以用五个字,就绝不用七个字。你看,这首涛其实原本还可以写成七言诗的:

诗人松下问童子

童子言师采药去

师父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师父处

但大家绝不同意这么写!写诗可不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可以去凑字数的,否则那不是诗了。

直白而含蓄

诗歌必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保持思维的张力,这首诗如果只有前三句还不是诗,但有了最后一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了。

同时,诗歌要有生动的对比或者是鲜明感性的意象呈现,才能如品茶般润物无声浸入学生心灵。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歌中的每一字,字字珠玑,不能小看了任何一个字,否则怎么叫“苦吟”呢?不信,我们看看黑板上出示的这首改编的小诗:

桃下问童子,

言师采菜去。

只在此田中,

雨大不知处。

将诗中的“松”“药”“山”“云”四字一改,学生一读哈哈大笑起来,这读起来还像诗吗?那是我们平常开玩笑时的黑色幽默了,不是一大白话的顺口溜还是什么?

看来题目也得改改,叫作——《寻菜农不遇》,才能匹配。

这个“松”,回忆一下,寿比南山不老松,古松才会长在深山之中。回忆一下,三顾茅庐故事中,诸葛亮住的卧龙岗,周围不也是松林一片吗?松者,“岁寒三友之一”,这代表着隐者的“高洁”。

这个“云”也有深刻寓意,出自著名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之口:“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白云也代表着隐者行踪飘忽不定,来去无踪,坐看云起时,情怀高洁优雅。

这个“药”,可能是山中之草药,可以治身;也可是救世良方,可以救心。总之,一个“菜”字,与此相去十万八千里也!

这个“山”,是陶渊明悠然采菊的南山?抑或是王维参禅向佛的终南山?还是“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西塞山?一个“山”字,我们可以想象谷深峰险,高深莫测,难以猜测;我们可以想象巍峨耸立于云天,高山仰止,难以企及。

“松”“药”“山”“云”,代表隐者心胸与境界的几个物象与意象,诗中的主角——隐者虽未现身,但其形象已呼之欲出,隐约可辨,同时也寄寓着苦吟诗人的一种志趣与情操。

这首诗字眼如此简单,细细品读,却意象万千,韵味悠长,教师帮助学生排除了“陌生感”,学生自然能读“厚”读“实”此诗。如此教学此诗,我们是否滋养了诗的根部,观赏到了蓬勃葱茏的诗歌枝叶,领略到了艳丽妩媚的诗歌之花!

标签:;  ;  ;  ;  ;  ;  ;  ;  

简单,通常是深刻的--在没有隐秘猎人的情况下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_寻隐者不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