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总体要求。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是施工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主要载体,提升施工技术能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及施工水平,对工程整体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些施工技术进行扼要分析,并给出了几点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施工技术,这些施工技术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到该环节的施工质量,甚至是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只有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避免因疏于管理,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与施工安全事故。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软土地基因其本身承载力及稳定性而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又分为深层搅拌桩法、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由于施工的环境、土壤条件不同,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用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施工人员较为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强夯法与换填法。强垒法是通过使用重物来对软土进行压实,以降低软土地基变形,使地基密度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其操作较为简单,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换填法则是通过挖除掉原有的软土,并选用一些密度、强度大的土壤对其进行填充,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在具体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因对施工环境及土壤条件等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图1 强垒法施工图
1.2电气防雷、接地技术
为避免建筑物及电气设备因遭受雷击而出现损坏,应将电气设备、避雷器、避雷线、避雷针等进行接地施工。只有确保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及防雷设备可靠接地才能提升建筑物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性,防止雷电天气对建筑物造成损毁。对于建筑工程的电气接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避雷装置。避雷装置主要由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建筑物上的雷击电荷通过避雷装置而将其引入到大地,从而对人员、电气设备、建筑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高层建筑防雷设计主要是利用建筑物的基础、板、柱、梁等主体钢筋练成一体,形成一种避雷笼,是实现防雷作用,如图2所示。
图2 高层建筑防雷设计
(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需注意的是,除了防雷装置需要接地外,要想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须对其配以相应的接地装置,同时将其外壳、金属构架或中性点进行可靠接地。图3所示,即是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的应用实例。
图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1.3建筑防水技术
水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水也是保障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基本资源,其在厨房、浴室、洗手间等区域得到高频使用。为避免这些地方出现漏水,应加强对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使用一些质量较好的防水材料。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其中对于防水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对于卫生间、厨房、厕所等位置,由于其水量丰富,因此常常使用一些APP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这些涂料往往粘性比较强。此外,也使用一些不透水性好的防水材料。对于屋面防水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BS防水卷材。
2.做好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2.1合理应用施工技术
为确保施工活动全面有序的开展,须在施工前对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图纸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施工技术有效。(1)对施工所应用到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收集相关参考数据、信息数据等资料,同时将施工图纸结合具体施工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施工技术所需解决的要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切实发挥,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2)对施工技术应用时所需要的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图纸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施工技术科学应用的科学合理性。首先,合理应用各类建筑资源,并进行合理编排。其次,对材料、设备的型号、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施工材料已到位,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最后,编制施工技术应用阶段的成本预算,并尽量保证其精确。对于成本预算问题还应注意预留出一些应对意外突发事故的预算,以便确保施工预算充足,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响应速度。此外,对于施工技术应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且提升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2.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为保障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前应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以全面了解施工技术的使用方法,了解较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要点,以防止不必要的返工,造成工期损失。在进行技术交底时,技术人员应向施工技术人员对成品材料的使用方法、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全面的交底。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应向具体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以确保项目经理对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要求得以有效落实与传递。才能使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及建设质量得以满足。
2.3强化现场施工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加强对应的监督与管理,组建质量管理队伍,并聘请丰富经验的施工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筑工程项
目情况不同,对于施工要求会有所区别,这就要求监理人员针对实际工程特点及具体施工情况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相应制度得以落实。
2.4编制合理的现场组织计划
编制合理的现场组织计划是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以便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所了解,分析出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并编制相应的现场环境监测报告。此外,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还应与相应的设计人员一起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探讨出相应的施工所需时间,拟定相应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应明确整体计划目标、重点工序、重点位置的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所有子项目的进度计划。
2.5协调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机器故障、断水、断电等突发性事件,导致施工暂停。因此,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协调管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如对于机械故障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维修部门进行沟通,使其尽快修复,解除故障问题。此外,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成效,还应对管理员工的绩效与其管理成效进行挂钩,对其现场管理能力进行考核,促使其对自身管理能力进行不断提升,以强化现场管理力度。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较为漫长且施工内容较多,其涉及到软土地基处理、电气接地技术以及防水处理等多项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时,各环节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同时,施工企业应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等各方面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强化监督机制,从而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大为.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消费导刊,2018,(37):127.
[2]赵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方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1544.
[3]马志强.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2018,(6):81-82.
[4]李文龙,蒋瑞峥.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8,(27):282-283.
[5]胡宗贵.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8,(6):176-177.
论文作者:曾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探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