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奴天骄·赤壁怀古》导入新课。(板书)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1.讲授新课。
(1)通过两个文字框让学生认识地形和地势。并让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学生:地形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接着,引导学生读图“中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并且举例?(学生: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板书)地形复杂多样。
(2)再次投射五大地形类型构成比例饼状图,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3)和同学们共同分析总结中国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它的优点和缺点。
2.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投影)《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板书:西高东低)
(投影)自制《中国地势变化正误示意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问)投影屏幕上是两位同学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学生:图B)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提问)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
(观察判断)同学们仔细阅读图2.9,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学生: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
(课堂活动)考察学生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的识记情况。
(分组探讨)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利用价值呢?下面我们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A组:1题;B组:2题;C组:3题),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A组发言,教师补充)A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难怪古人有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滚滚江水东逝去”。
(B组发言,教师补充)B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C组发言,教师演示)C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实验演示,加深学生理解。
(实验视频演示)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的变化,得出结论: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再从第二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落差由大变小、水流由急变缓,水能资源由丰富变贫乏(由大变小)。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便于人们建设水电站,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支援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二、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活动与探究。通过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优点和缺点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的影响:
(1)气候和河流。
(2)东西交通。
(3)人们的生产生活。
论文作者:柴晓红 党积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地势论文; 地形论文; 阶梯论文; 我国论文; 山脉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论文; 《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