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
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镇中心小学
摘要:提高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性任重而道远,需要小学科学教师提高重视程度,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小学生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对小学科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更喜欢直观的教学,更喜欢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动手去实践验证结论。对此,围绕小学科学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准备不充分
充分的备课对于提高科学课堂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许多科学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学不够重视,认为科学课程不是主科。此外,学校对于科学课程也不重视,有的学校的科学教师都是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主科上,对于科学教学机械应付,根本不花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备课。教师对科学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兴趣,这就很难保证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课堂探究无秩序
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锻炼,讲究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目前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探究性课堂活动的质量,只重视课堂活动内容的容量,而忽视活动的效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而学生自己又难以做到真正的深入探究。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要明白,真正的科学课堂探究需要的是实际的操作和冷静的思考,无秩序的探究很难收到实效。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策略
(一)合理的分工合作,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全知的人。在科学实验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可能更善于动手操作,而有的更善于统计分析,也有的不善于操作也不善于统计分析,但是热心助人。一堂科学课从来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课。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观察了解,结合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产生孤立的感觉。比如,在三年级上册观察校园里的大树一课,就可以分成4人一组,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拓印树皮纹路、有的观察大树周边,合理的分工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充分的课前准备能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科学学科的教学准备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详细的备课,详细的备课不仅给我们的上课设计了流程,还预设了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使教师在上课时有了准备,碰到突发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另一方面是实践准备,因为小学科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科学课上教师更多地以实验教学来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因此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必不可少,例如室内实验器材的准备、课前学生在家的观察记录、试验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等。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浪费时间与精力。
(三)科学的整理分析,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对实验数据的整理也要有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统计图、表格记录等等。数据也有有用和无用之分,如何获得有用数据呢?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实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收集到可以经得起推敲的实验数据。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研究电磁铁磁力变化与什么有关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大胆假设。根据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学生可能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跟线圈多少、铁芯粗细、电流大孝导线粗细等等有关,再进行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改变,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实验数据,最后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数据是我们探究实验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四)实验过后的反思,培养学生正确科学实验习惯
科学实验是科学的基础,对科学的建立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实验不仅仅是动手做的过程,更是一个动脑想的过程。而人们往往忽视了实验的反思和总结。实验反思不但能够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揭示实验本质,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实验习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做,更要着眼学生的想。那怎么进行反思总结呢?我认为可以从四方面进行:
1.对实验材料的反思。书本上有些实验材料不是每个人都能准备的,只能进行演示实验,那这部分材料是否可以用其他材料来代替,寻找合适的代替品就是一个反思方向。
2.对实验现象的反思。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产生原因,总结实验规律,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
3.对实验方案的反思。让学生多思考,自己的实验为什么这么设计?如果换一种方法或者材料是否也能得到结论。启迪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4.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的反思。在实验中要不断反思实验注意事项是否严格遵守。科学实验是一门严谨的学问,若是没有严格遵守实验规章制度,轻者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重者更会产生安全隐患。适时反思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六、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礼青,蔡坤强.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7).
[2]黄洪彬.凸显"生活化",建构教学的"自然生态"[J].金色年华(下),2018(13).
论文作者:曾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科学实验论文; 数据论文; 课堂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