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计在行业审计中的应用研究_大数据论文

联网审计在行业审计中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化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先进发达地区审计机关,在构建国家审计数字化工作模式,推动联网审计在行业审计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比如,浙江省通过“一套平台(即OLA联网审计平台)、两类资源、三大机制”的建设,实现的数字化审计模式:青岛市创建的多行业“立体化”联网审计模式:江苏省围绕“四全面二优先”打造的远程联网审计系统,实现对援疆项目的远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湖北省依托交换中心平台搭建的远程在线审计平台,实现省审计厅与财政、地税联网审计,以及9个市州、20个县财政联网审计系统的无缝对接:山东省按照“先行试点、总结完善、渐次展开”的思路,构建的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等多项功能的联网审计系统。

      但是,目前四川省联网审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其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在成都市建成了社保、财政、地税、公积金、金融(农商银行)5个数据库和财政、地税、社保3个审计分析业务平台,在荣县、富顺、西昌、屏山等12个县(市、区)试点了县区联网审计,其他20个市、州和169个县(市、区)还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由于同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管理体制(计划单列)的区别,其建成系统难以为其他地级市、州所直接借鉴使用。

      为此,本课题拟在吸收先进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宜宾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为研究蓝本,以宜宾市“金审工程”二期项目的核心任务(即构建市、县(区)两级一体化的数字化审计系统)为实践对象,探索适应我省各市、州的实际情况,能成规模部署和推广应用的联网审计工作模式。

      在于区分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的客观需求,分层级、分类别深入开展联网审计在部门预算执行、地税、社保、公积金等重要行业中应用的理论研究,并以构建市、县(区)两级一体化的数字化审计系统为实践途径,形成联网审计在行业审计中的应用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

      本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是:以摸清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审计业务需求为基础,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方式,通过对各种联网审计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突破技术难题,依托联网审计平台,构建针对部门预算执行、地税、社保、公积金等行业的,市、县(区)两级一体化的数字化审计系统。

      一、宜宾“市县(区)一体化”行业联网审计系统总体架构

      宜宾“市县(区)一体化”行业联网审计系统由审计数据中心和各种应用系统构成的审计分析平台两部分组成。审计数据中心通过数据采集转换系统,汇聚各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本地化的要求进行存储,并提供查询目录和交换体系,是构成数字化审计系统的核心。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专网访问审计分析平台,利用数据中心的主题数据,通过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对特定的审计事项进行检查、评价,得出审计结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是实现数据式系统审计方式的途径,是各种应用系统构成的审计分析平台的灵魂。

      地方联网审计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二、宜宾市审计数据中心

      按照审计署发布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系统规划》,建设地方审计数据分中心是金审工程二期的重要任务,其主要包括建设审计管理、审计业务、地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税收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社会保险审计、外资审计、农业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12个数据库和相应的数据交换系统。

      宜宾市审计局按照审计署数据规划标准,以数据源为基础,通过提供目录服务和交换服务,实现审计应用、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如图2)。

      

      

      三、审计分析平台

      审计分析平台是基于审计署的联网审计应用平台,建设审计数据库,搭建计算机审计方法,部署实施财政联网审计系统。平台支持多行业部署,即1个平台上面可以部署多个行业联网审计系统和多个审计数据分析应用,比如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农信社等行业联网审计系统,使审计人员利用一个系统开展多行业审计分析,通过严格的权限划分体系,控制审计人员分析行业的数据。

      财政联网审计系统总体架构包含信息资源层、审计作业统一支撑平台、可复用组件层、联网审计应用层。其核心审计作业系统统一平台和可复用组件层,这两层构成跨行业联网审计应用支撑平台。主要的分析软件系统有以下3种:

      (一)联网审计软件系统(OLA)

      联网审计系统(英文名称On Line Auditor,意即“网上审计师”,简称OLA)能够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海量数据定期进行联网采集,采用集中存储、集中处理、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模式对被审计单位的海量数据进行审计。

      OLA是在信息资源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支撑下由可复用的联网审计应用支撑平台和相关应用技术构架,各行业审计的数据采集接口和规则、数据规划、数据模型等元素所组成应用系统。

      (二)审计管理软件系统(OA)

      OA(Office Automation)审计管理系统是审计署为适应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区级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节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需要,在金审工程一期投资所建审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管理,分布应用”的思路扩展建设而成的应用系统,是金审工程一期的又一重要成果。该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或公共通信网络平台,在单一的硬件平台上部署系统,提供给位于同城或异地的多点使用。该系统同时保证物理部署上的统一和各点应用在逻辑使用上的独立。该系统具有支持各点公文流转,审计计划项目管理、现场审计交互、信息共享、消息交互的功能,实现了将管理行为、操作行为信息化,有助于审计机关对日常办公、项目实施等工作的集中部署、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协同作业。

      (三)现场审计实施软件系统(AO)

      AO(Auditor Office)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是“金审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在地方审计计划管理、审计法律法规检索、审计底稿、日记、报告等文书管理以及审计业务的综合、统计、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和审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宜宾联网审计的工作流程

      根据规划设计,宜宾联网审计工作流程共分为数据采集转换、数据结构分析、审计数据分析、构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实施联网审计5个步骤(如图3)。

      (一)数据的采集与转换

      联网审计必然会面对纷繁复杂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差异必然会为审计工作带来采集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而要构建市县(区)两级一体化的数字化审计系统,数据的规范性是必须保障的前提,只有在数据结构一致性的前提下,才能共享和复用审计人员的优秀计算机审计方法模块。

      审计实务中可以通过会计数据模板的方式来进行数据采集转换,因为模板是针对各种各样的软件设立的,一种会计软件需要建立一套模板才能达到转换的目的,例如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中的采集财务软件备份数据用到的各类转换模板。审计采集模板记录了不同审计数据库的映射关系,

      审计软件在接收转换指令后,将自动匹配采集到的原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种类和数据转换结构,并解析审计模板的内容,并根据审计模板定义好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匹配被审计数据,而后启动自动转换,按照审计模板各数据库与跨级数据库的映射关系将被审计数据库中的内容转入审计数据库中。如:AO中的账表重建功能。这些审计数据库按照设定好的计算机程序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都是在模板控制下自动进行,不需要人为干预。完成转换后,便可由数据中心管理员进行数据集中化存储和管理。

      在根据审计署数据规划完成审计数据的采集和转换后,由各审计机关的数据中心管理员将规范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分中心)。并为采集到的每一个电子数据设置电子数据编码,方便以后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编制、数据调用和共享。

      (二)数据结构分析

      在对审计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采集来的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进行结构分析,并从多种角度核对和汇总,根据相关业务数据勾稽关系、业务描述、法律法规和审计经验建立关联模型,形成审计数据体系。审计数据结构分析过程分以下步骤: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表间关系;

      (2)了解业务处理流程和实现内控形成的表间关系;

      

      (3)了解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表间关系;

      (4)了解不同来源数据表间关系。

      通过对上述4种表间关系的分析,才能透过基础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通过审前调查来确定审计重点,明确审计实施方案的主题。

      (三)审计数据分析

      要对采集到的电子数据进行研究,建立审计分析模型。根据审计人员分析数据的方式,可以将数据分析分为:查询分析、验证分析和发掘分析。

      1.查询分析。查询分析主要是审计人员对数据库或审计软件中的电子数据进行访问和目标查询,主要使用的计算机语言是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这种语言非常强大,是目前审计业务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相结合的最好方式,但对审计人员要求相对较高。从数据分析深度看,查询分析是在已知数据的基础上,对细节信息的读取。审计署定制的AO软件就是基于SQL语言的界面可视化应用,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审计人员不懂计算机技术的弊端。

      2.验证分析。审计就是从数据中发现事实。它是结合审计预审而言,通过对信息多视角进行快速一致性比对,从而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3.发掘型分析。发掘型分析是指从多类别的数据中发现其内部存在的逻辑关系,发现可能被忽略的联系。发掘型分析具有较大的前瞻性。

      4.构建审计中间表。审计中常用到的数据分析模式,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清洗、转换、验证后,根据审计目标再加工,从基础数据中筛选出符合审计目标的分析数据表,即审计中间表。它是针对具体审计目标生成的,其结构也较为固定,如被审计单位数据变动,审计中间表是无法随之变动的。而且在创建该表时,审计人员还得编制制表说明,以便以后的审计人员复用。

      (四)构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

      要构建联网审计系统必须构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就是实现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的基础,建立在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规划基础上,在信息化环境下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可复用、可扩展的审计方式。其分类对应审计数据中心规划的12个专业数据库,也对应《审计事项数据字典(试行)》的分类方式,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也可看成多个同专业类计算机审计方法的集合。

      1.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应用思路。由各种应用系统构成供市、县(区)两级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分析平台,包括综合应用系统(AO、OA)、各专业联网审计分析系统(公积金、社保、财政、地税等)和其他自行开发的应用系统,利用数据中心标准数据表开展综合数据分析和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

      2.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来源。一是利用外部成果。目前,审计署已经发布预算执行、地方税收、社会保险审计等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10部(详见表1)。二是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共享。审计人员在建立审计业务模型基础上,按照标准模式,完成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编写。在各专业(如社保、财政、地税等)联网审计分析系统中,加载共享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通过使用该系统,实现审计目标。

      计算机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履行审计职责、实现审计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对特定审计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思路和实现步骤,是审计人员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数字化审计系统的灵魂。

      

      (五)实施联网审计

      1.联网审计的范围及时间。在每年初制定审计计划的时候,即可对本部门所在地区(含下级辖区)各部门的电子数据实施联网审计,电子数据可以是本地区各行业的所有电子数据、跨年度的电子数据,也可以是指定部门、指定行业的电子数据,甚至是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模式。数据采集时间一般以每年年初各被审计单位已完成上年的账套结转时间点为佳。

      2.联网审计的目标。在实施联网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和审计经验,利用联网审计系统运用已有的或自行编制的审计师计算机审计方法,通过联网审计指标的设定和运行,对审计目标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总体把控,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确立本年度的审计重点和审计计划,并对集中性问题进行查证。

      3.联网审计的实施模式。联网审计主要可分为指标差异审计和数据变更审计。指标差异审计是根据规章制度和审计经验等确定的审计目标,将不符合指标要求的疑点数据筛选出来,供审计人员进一步查证落实。数据变更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上报数据与上报报表进行比对,将其中增加、修改、删除的数据进行记录,供审计人员现场实施审计时查证。

      4.联网审计的实施平台。一般是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通过计算机审计方法模块实现,计算机审计方法模块是由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通过联网审计软件系统控制管理,来源于审计署的部分适合于地方的审计模块和由审计师编制并共享的成果。审计人员随着审计经验的积累,审计方法可自行修改和调整,使得审计方法更加多样而灵活。

      5.联网审计的主要指标。

      ①服务于审计目标和范围

      联网审计的前提是审计能利用这一技术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所以联网审计指标须要有预审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率性和效益型。

      ②要确立核心指标

      联网审计的目的是在开展审计项目之前的指导性,只有报告影响大的重大事项才有关注的意义,这需要确立核心指标,而不是一般性存在的问题。

      ③指标要有延续性

      审计的目标、重点和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况的改变,指标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审计关注的各类问题都可以作为联网审计目标,目标的确定需有专家参与,确保其科学性。

      ④指标应是多方面的

      由于审计目标的范围、时间点不一,审计机关需要掌握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联网审计指标是针对这些方面而进行的多维度分析。比如,超过重要水平指标的资金量需要预审,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需要预审,管理不规范的事项需要预审。

      ⑤需要根据不同对象设立联网审计周期

      联网审计的重心是动态化的监督,它可以实现多年度多账套会审,通过对比分析、趋势分析来起到监督作用,但同时部分行业有其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在开展联网审计之前对审计目标进行业务性的研究分析。

      五、网络审计的具体应用探析

      1.行业数据式分析平台的应用。各科室、各区县审计机关通过审计专网,采用客户端远程登陆的模式连接市局数据中心,与市局数据中心的数据式行业分析系统(OLA)交互。目前,该系统主要应用对象主要为:全市本年度建设的地税、社保、公积金三大行业的部门财务数据及全市(含区县)的业务数据。业务人员已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功能,查出被审计单位多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提出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不足与改进意见,并要求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2.区县账套式财务分析平台的应用。区县账套式财务分析平台采用数据分中心集中存储的模式,以A02011联网版为工具,实现了在大数据规范聚积基础上的多维度审查。目前,该系统主要应用对象为:各县区所有一级财政预算部门及各区县下辖所有乡镇的财务数据。各区县一级财政预算单位及乡镇的财务账套已完成采集并集中存储在区县联网审计服务器上,完成了电子账套的规范性验证,各区县已将该平台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并分任务开始了计算机审计方法模型的编制工作。

      

      3.审计管理系统(OA)与联网审计平台的结合。基于“金审工程”一期OA系统的成果应用,结合宜宾联网审计理论研究与部署实施,实现了审计实务的全流程信息化,为宏观管理与具体实施架设了“桥梁”,加强上下分工与协作。

      六、应用网络审计方案取得的成果

      (一)“市县(区)一体化”建设模式将联网审计作用最大化发挥

      宜宾市审计局在分析了现阶段与被审计单位直联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以注重被审计单位数据完整采集和审计机关内部资源共享为重点,通过审计专网,实现数据资源、分析系统的最大化利用。在本地化、标准化的《审计数据规划》总体框架下,实现各专业审计数据、业务和财务数据、市和县数据之间的存储、处理、应用和交换的共享,从而实现市、县(区)两级一体化。宜宾市审计局先期对地税、社保、公积金等业务方向联网审计开展应用研究,后期将逐步扩大到财政、金融、投资、农业、外资、经济责任等专业方向,从而逐步实现多行业全覆盖。

      (二)宜宾市级行业数据分析平台为全市联网审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指挥调度作用

      针对区县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基本上为市级以上的部门统管,宜宾市审计局采用建设行业数据库,分行业进行数据采集和集中存储(本年度建设目标为地税、社保、公积金三个行业),在各区县设立权限对市局数据中心进行视图访问。联网审计系统通过对各级、各行业、各单位多年的数据集成,可以根据审计需求,对被审计领域的经济趋势走向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汇总。有利于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把握情况。在原有审计工作主要关注具体违规事项的基础上,提高审计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益性,实现审计工作向绩效审计和审计服务的方向发展。

      (三)区县账套式分析平台以宜宾县成果为基点,逐步推进市县(区)计算机审计成果产出

      宜宾市审计局以联网审计试点县为基础和试验田,确立“安装部署、试点突破、运用拓展”的区县账套式审计发展步骤,通过上下联动、技术攻坚、全面推广等方式稳步推进区县联网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宜宾县利用前期建设的23个联网审计模型取得的成果对全县26个乡镇开展预审,仅用10天即高效的完成了预审工作并向县政府提交了预审专报。预审发现乡镇滞留专项资金疑点3179.92万元,修订完善制度文件加强管理7件。宜宾市审计局将把宜宾县成果通过网络部署在联网审计平台中,形成联网审计应用成果,并将审计思路向其他各区县进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基层审计机关知识结构单一、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可以使每一个地方审计机关依托审计模块实现大规模、跨行业、跨地区拓展应用,实现个体单兵作战转化为集团军作战方式。推广宜宾县建设模式、成果产出方式,其他区县比、学、赶、帮、超,区分不同审计类型下达各区县年度方法模型编制任务,努力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信息化支撑。

      七、开展网络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设联网审计系统。市级基于数据式审计,以行业联网审计平台(OLA)为依托,重点解决对重点行业业务数据的审计分析;县区一级基于帐套式审计,以县区联网审计系统为依托,实现部门、乡镇财务数据的采集、存储、展现和审计分析。

      二是在本地化、标准化的《审计数据规划》总体框架下,通过审计专网,实现各专业审计数据、业务和财务数据、市和县区数据之间的存储、处理、应用和交换的共享,从而实现市、县(区)两级一体化。

      三是建设联网审计系统须基于“数据标准化、事项字典化、指南规范化、方法体系化”的理论研究,对审计署发布的相关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进行本地化完善,在本地化的一系列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联网审计系统:

      四是多行业联网审计的建设是中长期目标,需要针对政府性资金的管理体系,做好总体规划、逐步研究、分步建设。本课题先期对财政、部门预算执行、地税、社保、公积金等业务方向联网审计开展应用研究,后期逐步扩大到金融、企业、投资、农业、外资、经济责任等专业方向,从而逐步实现多行业、全覆盖。

      五是进一步研究“联网”的内涵。“联”——应该注重我们审计机关内部资源共享,通过审计专网,实现数据资源、分析系统的最大化利用,数据取得的方式多种多样,是否“联”被审计单位的网不重要。

标签:;  ;  ;  ;  ;  ;  ;  ;  ;  ;  ;  

网络审计在行业审计中的应用研究_大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