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400
【摘要】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等基础治疗措施,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从退热时间,刺激征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及脑电图复常时间上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让人满意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并进行使用。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69-01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科常见传染性疾病,由腮腺炎病毒导致。通常腮腺炎病毒长时间存于小儿唾液当中,在小儿腮肿前6d开始,到小儿发生腮肿后的9d,病毒可在唾液中分离出来[1]。因此在15d期间,腮腺炎病毒存在高度的传染性,且具有易感性特点。临床特征有发热、腮腺肿大,并可并发脑膜炎,简称腮脑,其发生率为10%-52.6%,占病毒性脑膜炎的13%-31%,仅次于肠道病毒性脑膜炎,居第二位。本院就针对流行性腮腺炎,采取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在本院就诊时间是在2011年1月一2015年1月,这些患者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男54例,女46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11.6士1.3)岁;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腮腺肿大等临床表现;领下腺肿大41例、舌下腺肿大5例,伴心肌损害9例、胰腺炎9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1例,巴氏征阳性15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平均发病时间,病情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的诊断标准[2]:发病前两到三周有确切的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所有病例有明显一侧或两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38℃以上)、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挤压腮腺无脓性液溢出;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脑脊液蛋白量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细胞计数20~500×106/L,细菌培养阴性;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明显伴嗜睡,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脑电图异常(脑膜受累)。
1.3治疗方法
这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对症、降低颅内压治疗,还要应用甘露醇输液来控制脑水肿,补充电解质、热量等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1m l/(kg•d)(最大剂量不超过20m l),加入10%葡萄糖250~500m 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5日,一般以5-7天为一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退热时间及热程:治疗组分别为(2.30±0.31)、(5.61±1.11)天,对照组分别为(4.12±1.03)、(7.12±2.12)天,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腮腺肿痛、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治疗组分别为(1.98±0.65)、(1.31±0.91)、(1.79±0.63)天,对照组分别为(3.91±0.62)、(2.89±1.88)、(3.21±1.01)天。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 0.05)。血清淀粉酶及脑电图复常时间:治疗组分别为(4.31±1.21)、(5.21±1.31)天,对照组分别为(5.62±1.34)、(7.32±1.21)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及感染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是冬春季节常见多发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发病率增加,并发脑膜炎也增多。其发病机制目前考虑为腮腺炎病毒的血溶-细胞融合糖蛋白所致[3]。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脸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以往采用传统中药,加上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措施。
痰热清注射液是我国近年研制的新一代中药,具独家知识产权的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科学组方,严格按照中药指纹图谱生产而成。其中金银花,连翘的清热解毒,抗菌,抑菌,润燥的作用已得到公认,且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黄芩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有较广的抗菌抗病毒谱及解热作用;熊胆粉中主要含有胆汁酸类的碱金属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之功效;山羊角具平肝风,清热解毒作用;全方五味相互配伍,共同起到清热解毒,抑菌解热的作用,并且还有通络、醒神开窍、脑保护作用,对脑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还有通络、醒神开窍、脑保护作用,对脑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痰热清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中,它的临床应用比较安全,目前仅见皮肤过敏性药疹,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少见,虽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但值得临床关注,建议过敏体质者慎用痰热清注射液。
由此,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脑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本病早期常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琴.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炎患者6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5):17-18.
[2]蒋明听.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J].当代医学,2013,19(26):159-160.
[3]李悦,张妮.2006-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6):713-715.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注射液论文; 脑膜炎论文; 脑膜论文; 流行性腮腺炎论文; 腮腺论文; 腮腺炎论文; 作用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