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很多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施过于简单,只提供形式上的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层面的活动不够,且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其中。针对这些问题,可提供开放的、积极的交流空间和充分发挥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在老年活动中心的作用,为积极老龄化奠定“健康”基础,搭建“交流”平台,提供稳定的“连续性”保障。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年活动中心;交流空间;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
1.1我国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特点
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然而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依然滞后。与边富边老、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富先老、未富快老,养老服务压力更突出。当前“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高龄失能老人”困境凸显,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少子老龄化时代的养老困局亟需破解。城市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养老机构床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养老人群的需求,社会养老设施建设良莠不齐、居家养老设施不健全、老年医护资源紧张、养老机构床位数缺口巨大、养老服务水平较低等难题亟需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更严峻,城乡之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下养老与收入差距显著,农村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1.2.1人口红利缺失,劳动力相对短缺
老龄化引起劳动力供给减少,“用工荒”现象频繁出现,劳动成本上升,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系。发展人工智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前景广阔,但目前技术环境下,AI有很大的局限性,尚不能弥补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大面积缺失。就养老而言,无论是儿女、护士、保姆还是护理机器人,看护照料的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
1.2.2财政负担压力大,养老金缺口隐患
职工养老金增速递减,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加,领取养老金人数迅猛增长,缴纳养老金人数急剧减少,20世纪90年代,平均5个人养1个人,2018年底2.66人养一个人,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显然难以填补。今年4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当期养老金结余将于2028年出现赤字并不断扩大,并在2035年耗尽。
1.2.3医疗保险压力
医疗与看护消费日益增长,隐形社会成本持续上升。当人步入60岁时,是慢性疾病的多发阶段,许多老年人深受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困扰。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严峻,失去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的农村老年人现状堪忧,医疗条件的相对落后和匮乏不是远虑而是近忧。
1.2.4冲击传统养老模式
当前“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空巢青年”与“留守儿童”现象普遍。生活、医疗、教育成本攀升,年轻劳动者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善待老年人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化成为必然趋势。
2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存在的问题
2.1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过去,老年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没有特别要求,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于精神生活的多元化追求变得越来越紧迫,个性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现阶段社会经济下老年人的养老内涵之一。可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作为老年人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目前适合老年人文化追求的内容比较缺乏,一般广东地区很多时候都是一些传统且含金量不高的娱乐活动为主,如麻将、牌类等,品位较高的文化服务却很少,只有人文艺术、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比较常见的活动,导致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状态,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供老年人服务的专业人员匮乏
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提供的服务的主要在基层,不仅需要提高社区老年服务网络的常识和能力,还需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例如:老年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和心理等专业技能[1]。目前,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主要提供的服务和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职业资格人才,如健康管理师、注册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社区老年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下降。
2.3社区服务体系形式化严重
现在许多机构腾出地方专门挂上一块像“老年活动中心”或“星光老人之家”的牌子,但是基础设施陈旧,提供的护老及养老服务过于单一,缺乏专业、个性化且有效的服务,最后导致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只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去形式化,建立一个有针对性且有实效性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之一[2]。老年活动中心应该是要真正做到服务老年人,而不是只提供形式上的场地,缺乏真正高质量的服务内容。
2.4老年人服务质量过低与所需产品短缺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群体”的大量增加,给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到了新的高度,但当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根本无法适应现阶段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无法满足中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主动健康、就近养老、和谐终老等各种便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都体现出新时代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特征[3]。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社会老年人产品的缺乏,许多老年人都抱怨享受不到“服务与购物的乐趣”,这些方方面面的个性化养老需求,都是中国老龄化社会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交流空间与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的作用
3.1交流空间提供和谐平等的交流场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交流空间显得尤其珍贵。面对面的精神碰撞更真实、强烈,更能触及心底。而老年人时间充沛、阅历丰富,他们内心更期待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一个开放的、积极的交流空间,可让老年人们和谐平等的相处、学习、交流,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3.2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身体健康,精力充足,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老有所为”,他们的服务对象都是他们的同辈群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很少存在障碍和鸿沟,能够展开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也因此能够从这样的社交活动中获得友情、愉悦、团结感、归属感[4]。其次,志愿者服务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尊重需求。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护理、精神慰藉和文娱培训等服务,使得服务对象的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服务对象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给予肯定和尊重作为回报。志愿者服务也能为政府、社会和服务机构减轻经济负担、增加社会效应,所以他们也会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尊重和表彰,这使老年人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
结论:
老年活动中心作为老年人社区养老的主要活动场所,其中的交流空间更是老年人和社会紧密连接不可或缺的纽带,而专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则是这个纽带中非常重要的服务提供者。现阶段政府重视,社会各方力量积极配合,因结合我国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及国内外优秀经验,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基础建设中适量增加开放的、积极的交流空间,与此同时储备老年社会工作志愿者人才队伍,通过一定的鼓励机制,这个队伍可以快速壮大,提供高效、有质量的老年人服务,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软硬兼备的服务保证。
参考文献:
[1]于一凡,娄乃琳.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功能配置研究[J].住宅科技,2018,38(10):23-27.
[2]于一凡,娄乃琳,罗贤吉.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规模与面积指标研究[J].建筑学报,2018(08):58-61.
[3]陈珊珊,李健红.厦门“城中村”老年人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J].华中建筑,2016,34(06):119-122.
[4]刘西国.社交活动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J].人口与经济,2016(02):40-47.
论文作者:唐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老年人论文; 老年论文; 活动中心论文; 社区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