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论文_郝小飞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论文_郝小飞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四川达州 635002;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需求量与日俱增,因而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伴随工业的飞快发展,其对电量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变电站作为电力体系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关于其的继电保护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广泛重视,这是由于变电站在工作时一旦出现保护故障除了影响变电站数据传递之外,还对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转有重大作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会为其安装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其可自动检验和修复变电站故障。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具有一定维修能力的专业人员,能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处理问题,进而降低额外的损失,确保电力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近几年,国内电力经营水平持续上升,各种技术特别是继电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故障发生频率减少,然而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目前,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研究文献还不多,还需电力专家学者的不断钻研和探索,为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提出更有效的处理措施。因此,本文笔者结合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发生的原因,将故障分为干扰故障、整定定值故障、隐藏故障、部件绝缘故障、CT饱和故障物种,并一一做出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特征,提出了一系列故障处理措施,希望通过优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维修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1常见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

1.1干扰故障

由于干扰因素造成的继电保护故障具体有:微机系统抗干扰性不高,在周边有通讯设备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容易受到通讯信号的干扰,从而使装置内部逻辑部件对外界做出不正确判断,并且引发错误操作,也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问题。

1.2整定定值故障

关于整定定值故障,通常体现为在电力调配不当或电力人员定值录入有误,从而使得计算有误导致系统运行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使用年限过长,零件老化导致整定定值故障等。事实上,整定定值故障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往往导致计算错误等问题。

1.3隐藏故障

结合有关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统计数据,隐藏故障是造成电力体系断电的重要原因,且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所以电力公司在日常工作中,要适当重视对隐藏故障的检查,充分关注易跳闸部件的工作情况,一旦发现隐藏故障,能及时进行处理维修,尽可能降低其对整体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

1.4部件绝缘故障

一般而言,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线路复杂、集成性高,一旦装置超过使用年限,会因静电在接线焊点处形成许多静电颗粒,从而导致在相邻焊点之间形成导电线路,进而造成保护装置绝缘故障问题。

1.5 CT饱和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的CT系统承担着对二次侧的异常保护作用,一旦产生电压异常情况,会触发保护器使二次侧发生短路,同时控制板上会显示故障位置,在处理完故障之后,系统将再次运转。然而在系统发生故障的瞬间,急剧增加的短路电流会使得CT饱和,进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难以正常运行。

2 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特征

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要关注如下几点:第一,记录好故障信息。在故障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遵循有关制度规范记录故障信息,对故障装置类别、特征等进行实时记录,由专业人员据此分析故障原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案;第二,将人员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对于机电保护故障起因,要全方位分析各要素,若还是不能判断故障起因,就要思考人员因素;第三,定期更换元部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若电力装置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设备老化损坏,进而引起继电保护故障,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检修故障时,根据设备运转情况判断元部件是否故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替换,从而扩大故障的控制范围,保证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转。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发生在对采集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计算后,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不能明确处理方案,这就需要故障处理人员遵循有关制度规范,实时掌握设备装置运转情况,将人员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做好故障处理的后续整理工作,从而便于以后故障处理工作的进行。

3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

总的来讲,通过有针对地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可合理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方式有分段处理、分析处理和电位变化处理以及检修人员判断处理三种,下文将作出简要介绍:

3.1分段处理

所谓的继电保护故障分段处理措施,是全面检测高频收发机,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通过分段处理方式检测设备运转情况。分段处理的实现步骤是:第一,在通道脱开情况下,连接75Ω负荷,同时检测装备收发状态,从而准确判断故障位置;第二,在连接通道后,测出通道的电平差,了解电缆工作状况,进而准确判断故障点;第三,检测有线信号传递通道,判断是否有异常;第四,在断开通道后,对内回炉进行短接操作,结合信号收发情况了解通道接入状态。总而言之,故障分段处理措施适合短期内继电保护故障处理,对保证变电站和电力体系稳定运转有重要作用。

3.2分析处理和电位变化处理

对于继电保护发生故障时,往往会伴随着跳闸问题,且在跳闸后完成自动重合闸。对于这类情况,检修人员根据长年工作经验,得知微机系统在出现故障之后,极易出现跳闸现象,且间隔时间21S,重合闸间隔时间也是21S,也就是两者是一致的,再结合110KV开关重合回路的理论,这类故障的起因是充电时间过长,电位变化处理则是这种故障的常见处理措施。所谓的电位变化法是结合二次回路上各控制点的电压和电流状态,并据此明确故障位置,其适合开关拒分或拒和指示灯异常情况,通过保护传动方式判断开路是否故障。事实上,分析处理和电位变化处理是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常用措施,关于要采用哪种方式,需要专业人员结合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如此方能保证故障的有效处理。

3.3检修人员判断处理

通常来讲,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起因各种各样,在检修人员处理故障过程中,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还要具备足够的检修经验,要保证继电保护故障的及时处理,需要检修人员在工作时关注不同类型故障的起因和处理方式,从而能在出现类似故障时迅速检测和维修。检修人员经验判断处理是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常用措施,特别是针对那种只有经验丰富的检修人员方能排除故障的情况。因此,许多电力公司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往往会聘请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检修人员,从而保证变电站和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行。

4结语

现行国内的变电站继电保护仍存有诸多的缺陷和漏洞,还需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在具体工作中,应有目的的提出故障处理措施,从而针对性、指向性的解决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影响不容忽视。不言而喻,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远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变电站将成为发展的主流。为此,电力企业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时,除了要考量其基本功能外,还要重视其装置的市场发展需求,将装置的社会适应性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论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J].李嘉杰.科技与创新.2015(18)

[2]继电保护装置寿命分析及寿命影响机理研究[J].易永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2)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方法与分析[J].聂学东.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

[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J].杨跃军.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

[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J].许文钊.科技资讯.2015(04)

论文作者:郝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论文_郝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