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石油工业的腾飞_石油论文

邓小平与中国石油工业的腾飞_石油论文

邓小平与中国石油工业的腾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石油工业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百万石油人对邓小平的去世,表现出特别的悲痛。他们不会忘记,祖国石油工业的腾飞,与小平同志的战略决策有直接的联系;这位世纪伟人,与石油工业和石油人有着特殊的缘分。

建国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石油工业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大大落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原油产量只能满足国家计划最低需要量的1/3, 大部分还是依靠进口的“洋油”。作为党的总书记并分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这种形势极为关注。1957年邓小平对新中国的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作了视察。他参观了生产现场、职工食堂和家属住宅,又召集了科级以上干部大会,对石油职工的艰苦创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非常关心转业到石油战线上的转业军人的生活情况,询问他们工作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和意见。这些还没有脱下旧军装的转业军人,向军队的老首长汇报了几年来为石油而战的体会和加快发展石油工业的愿望,也提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同志提出在玉门吃不到花生,小平笑了,他回到兰州后便给甘肃省委领导同志打招呼,很快就调运了一批花生米到玉门。他看到工人上班乘大卡车,就给油田领导人指出,天太冷,要想办法改善一下。很快,工人们便坐上了帆布蓬车。玉门工人没有辜负总书记的关怀,在随后不久开展的石油大会战中,玉门石油人开赴全国各个会战战场,发挥了骨干作用。

四川天然气和石油的发现和使用,有很古老的历史。解放后,邓小平在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时候,在军政委员会下就设立了石油勘探处,加紧了对四川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工作。1958年2月,邓小平又来到四川油、气田。 当邓小平得知自己故乡石油勘探的好消息非常兴奋。他在1958年初赴成都筹备中央工作会议的前夕, 专程到永川的黄瓜山气田和隆昌的圣灯山气田进行视察。2月1日,他在永川火车站一下火车,便乘车直奔黄瓜山气田。 他在简易棚子会议室里和气田的干部亲切交谈。小平知道矿区的水源困难,当有人端来两盆洗脸水请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洗去风尘时,他风趣地说:“我俩有一盆水就行了,一家人嘛!”大家都笑了起来。他详细观察了在会议室供取暖用的天然气炉,并由此询问天然气的民用前景。小平同志非常关心天然气的综合利用,问及1000立方米天然气能生产多少化肥,提取多少种化工原料,如何用天然气发电等等问题。他兴致勃勃地踩着雨后泥泞的土路到井场观看了黄5井的放喷天然气和黄10井的出油, 到机修车间和技术人员交谈。当小平同志乘火车离开黄瓜山气田时,气田党委书记把黄10井放出的两小瓶油样送给他留念。小平拿着油样,动情地说:“我总算看到家乡的原油了!”2月2日,邓小平总书记来到隆昌气矿,这里的圣灯山气田是全国最早的气田。他视察了气井放喷和用天然气生产炭黑的车间。在座谈时,他关切地从试验研究课题一直问到技术力量、设备条件,气矿领导和技术人员一一作了回答。当技术人员谈到他们生产的炭黑质量不仅在国内领先,而且可以与美、苏等外国同类产品相媲美时,小平同志高兴地说:这很好,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超赶国际先进水平。世界水平也不是不可攀的,最近跳高女将郑凤荣还不是打破了世界女子跳高纪录吗?他说,炭黑质量关系到橡胶产品和其他产品的质量,你们一定要创名牌,在国际上争先进。

通过对玉门、黄瓜山、隆昌等油、气田的视察和长时间的思考,石油工业发展韬略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回到成都后,他就打电话把石油部康世恩、地质部两位副部长叫来,一同听取四川气田领导的汇报,研究四川乃至全国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问题。邓小平指出:“石油天然气勘探要从战略方面考虑问题,四川省这么大个省,国家要建设,没有油怎么行呢?要选择突击方向,尽快打出石油和更多的天然气来”。他在这里首次提出要从战略方面考虑石油问题。几天之后,邓小平的“战略”大思路更为明确。

2月27日、28日连续两个下午, 刚刚新上任的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和原石油工业部的负责人在中南海居仁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召见。在召见中,石油部领导向小平同志汇报了工作。小平仔细听取了汇报,最后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地提出了他的石油发展战略。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要天然油和人造油并举,以天然油为主。建国后在发展天然油和人造油问题上是有争论的。有些人认为中国煤炭储量丰富,风险少、把握大,应该重点发展人造油。多数同志认为人造油成本高,难以大量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沉积岩分布广泛,一定会找到丰富的天然油藏,应坚持以发展天然油为主。小平提出用“两条腿走路”和“从长远看,当然要靠天然油”的论断,为这场争论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小平同志反复讲了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和战略布局问题,提出石油勘探工作应当从战略方面来考虑,把战略、战役、战术三者结合起来;提出石油勘探要选择突击方向,在建设西部天然石油基地的同时,要把石油勘探的重点放在东部地区。他明确指出,在“二五”期间“东北地区能够找出油来,就很好。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总的来说,第一个问题是选择突击方向,不要十个指头一般平。全国如此之大,二十、三十个地方总是有的,应该选择重要的地区先突击,选择突击方向是石油勘探的第一个问题。不然的话,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他强调要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条件好的东部地区加快石油勘探工作。他多次讲到在东北松辽、苏北、华北和四川等地区加强勘探,这些地方打出油意义重大。西北地区,如柴达木在“二五”期间可不上,塔里木可以不忙,“搞油和打仗一样,过分分散就不利。”小平同志还指出,发展石油工业必须立足自力更生,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等等。邓小平总书记关于石油勘探重点东移的指示和决策,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石油部根据小平的指示,在1958年3月, 迅速成立了东北、华北、鄂尔多斯、贵州4个石油勘探局,5月又组建了松辽、华东石油勘探局,拉开了战略东移的序幕。

小平刚刚离开四川,川中又传出好消息。1958年3月中旬7天时间里有3口井喷出大量原油。随后,石油部在川中展开了大会战, 会战指挥部就设在小平的出生地广安县的协兴乡。小平曾说“四川这么个大省……没有油怎么行呢?”“四川有1吨石油,也算有了石油工业了! ”经过多年的勘探与开发,四川气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如今天然气年产量已达到73.83亿立方米,源源不断地向川、滇、黔3省的700多个企业和140万户居民供气。原油年产量也突破了20万吨大关。小平的故乡广安县也已成为油、气生产基地,年产油12万吨,有气井44口,天然气年产量达2.8亿立方米,上万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

根据小平“战略东移”的决策,从1958年春开始,几个月内,石油部、地质部32个各类勘探队开进东北松辽盆地,加紧了这一地区的石油勘探。在过去勘探成果的基础上,1959年4月11日松基3井开钻,8 月29日完成固井,9月6日第一次射空,从9月7日始经过20多天捞水,于9 月26日上午喷出工业油流。松基3井的喷油,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后又钻探井91口,试油63口73层,算明储量22.68亿吨, 证明这是一个特大油田。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说:“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决定将石油勘探重点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不可能在50年代末发现大庆油田”。几乎与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同时,1959年9月27日,紧靠大庆油田的吉林扶余3号构造喜获工业油流,发现了扶余油田。一年半后,1961 年4月,在山东省东营地区的华8井也喷出工业油流。1962年9月23日, 距华8井不远的营2井喷出高压油流,日产原油555吨,创全国纪录。 全国第二大油田即胜利油田由此发现。紧接着,1961年春夏,在苏北和江汉地区也发现了含油砂岩,展现了这两个地区找油的良好前景。再后来,1963年12月,位于渤海之滨的黄骅坳陷喜获工业油流,发现了大港油田。半年后,1964年7月,位于辽河三角洲的辽河盆地首次钻遇油气层, 发现了辽河油田。在正确战略决策指导下,一股又一股油流从地层深处喷出,一个又一个油田在东部地区建成。

大庆等一连串东部油田的发现,使石油人振奋, 全国人民高兴。 1959年12月底,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八年计划问题,石油部负责同志在会上汇报石油工业情况,当讲到松辽等地石油勘探的新局面时,邓小平总书记插话说:“这样搞完全正确。要集中力量,不要把力量分散!”石油部提出用大会战的办法,尽快拿下大庆油田,邓小平总书记当即表示同意,要部党组正式向中央写一个报告。报告于1960年2月13 日写出上报,仅7天,中央就作了批转,指出“大会战, 这一办法是好的。”会战一年,取得重大成果,但会战是否继续进行下去呢?邓小平在1961年1月又明确指出:“大庆会战,石油部要抓20年,不要抓1年。双重领导,以石油部为主。”中央依据当时历史条件,认为集中力量搞会战在工业战线有推广价值。1961年7月23日, 邓小平首次视察正在紧张会战的大庆油田,这也是第一位中央首长来视察大庆。他视察了井场、油库、泵站,还看了职工居住的简易土房“干打垒”。 他特别问到杜6井的天然气怎么样?要大家既打油又找气。小平非常关心职工的生活,询问大家是否吃得饱,吃得好?并当场解决粮食价格问题。他看到沿油井排种的庄稼时说:“这个地方靠铁路,有火车站,草原很平,汽车到处可以跑,土地肥,到处能种地,这个地方太好了!青海、玉门、新疆没有这个条件,四川也没有。”“你们要好好种地,成立专业队,实行单独核算”。“农副业生产的东西,也要实行等价交换。”指示要搞好农副业,种菜、养猪,养牛羊,井边还要栽树绿化。他特别关照:“希望你们注意劳逸结合。”1964年7月17日, 邓小平又第二次视察大庆,这时我国石油已经实现自给。大庆人不仅拿下了大油田,还创造了“爱国、创业、求实、 奉献”的大庆精神。 他视察了铁人王进喜领导的1205钻井队,和这位著名的劳动模范在井场亲切交谈。小平同志要求大庆人保持和发扬大庆精神,为石油的增产、稳产而继续努力。在其后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两次落难,他的关于发展经济、发展石油工业的意见和实践,被诬称为“修正主义路线”和“唯生产力论”,一再受到批判。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他的心还一直关注着祖国的石油工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第三次崛起的邓小平在1978年9月14 日第三次视察大庆。他一到大庆就询问油田面积扩大了没有?储量增加了多少?当大家告诉他原油产量已经上升到5000万吨时,他非常高兴,又问能稳产多久?油田领导说能稳产到1985年,使这位74岁的老人感到欣慰。他嘱咐一定要把油田管理好,要重视石油化工建设,掌握好引进的设备,加快生产,还要把“三废”处理好。他格外关心油田的科技教育情况,说要组织好职工的文化科技学习,要重视科技,重视人才。他关心地问油田职工的工资情况,当听说职工平均工资为44.6元时,他感慨地说:“太低了,应该高。”还说:“大庆贡献大,房子要盖好一点,要盖楼房。”“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油田”。

1979年8月8日,邓小平同志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亲临大港油田视察。他早就主张,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加紧石油勘探,在这样的地区开发的油田,其意义更大。他对位于天津市附近的大港油田抱有很大希望,在视察中,当他听到大港油田生产凝析油和轻质油时指示说:“大港油田原油性质好,特殊,不能一般对待,要综合利用好。”他希望大港油田要多找储量,产量要大上,要长时间保持稳产。视察结束时,邓小平高兴地挥毫题词“为把大港油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田之一而努力。”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石油战线更加快速发展。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东部地区崛起的十几个大型油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充足的石油资源。1985年,原油年产量达1.25亿吨,后来又增至1.3亿吨,成为世界第6产油大国。历史作出证明,邓小平的石油韬略是英明的,中国的石油工业在其指引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创了一个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时代。

进入90年代,在邓小平亲自培育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审时度势,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又作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决策。没有1958年的“战略东移”,就没有东部一系列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就没有石油工业的腾飞,就没有现在“发展西部”的条件。正像当年西北地区的“老石油”为东部发展准备了条件一样,现在的东部油田在稳定自己的同时又为发展西部作出贡献。大庆油田实现了多年高产、稳产,西部塔里木、吐哈等地区找到并开始建起现代化新油田,陕甘宁、四川等地拿到了储量丰富的整装大气田,实现了天然气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海上原油产量也跨上了千万吨台阶。百万石油人可以向敬爱的小平同志告慰的是:面向21世纪,石油工业呈现出一派持续稳定发展的可喜局面,并走上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石油国际经营之路。

标签:;  ;  ;  ;  ;  ;  ;  

邓小平与中国石油工业的腾飞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