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战略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持系统论文,战略地位论文,企业竞争情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决策支持系统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决策支持系统(DSS)以来,DSS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它是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IS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各级管理者的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事务处理工作。DSS则是要为各级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能力。
1980年Sprague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即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数据库DB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部件(模型库MB和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该结构明确了DSS的组成,也间接地反映了DSS的关键技术,即模型库管理系统、部件接口、系统综合集成。它为DSS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81年Bonczak等提出了DSS三系统结构,即语言系统(LS)、问题处理系统(PPS)、情报系统(KS)。该结构在“问题处理系统”和“情报系统”上具有特色,并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影响,但它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ES)容易混淆。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辅助决策。其模型库中的模型已经由数学模型扩大到数据处理模型、图形模型等多种形式,可以概括为广义模型。决策支持系统的本质是将多个广义模型有机组合起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而形成决策问题大模型。决策支持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从运筹学、管理科学的单模型辅助决策发展到多模型综合决策,使辅助决策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专家系统是定性分析辅助决策,它和以定量分析辅助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决策能力。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决策支持系统成为许多企业所关注的新领域。企业的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决策支持系统正在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想在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中领先,任何企业都必须认真考虑对自己决策支持系统的创造和运用,考虑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中的地位。
2 正确把握竞争情报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情报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情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们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了解以及在长期经营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情报又是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提炼和结晶。这些情报对于企业运营和竞争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企业中可能有大量的数据,也有不少信息,可是却没有系统的情报。有些企业有不少情报工作者,但是他们的情报仍然是片断的、零散的、分布在企业中各个地方,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情报管理,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工具,有效地进行情报创造、捕捉、整理、定位、传播、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理念、方法和工具的总称。
任何成功地进行了情报管理的企业都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工作:积累高质量的情报资产;将这些资产运用到商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目的在于运用情报,产生积极的行动并获得预想的结果。
2.1 企业竞争情报管理目标
企业进行竞争情报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也不是引进一个新软件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系统商业流程的建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并获得整体的效益。
企业进行竞争情报管理的目标应当是:建设一个竞争情报处理的基础设施以及一套完整的竞争情报管理体系,使得整个企业能够有效率、有效益地建立、开发和运用企业所有的情报资产。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企业员工的竞争情报能力和组织的行动能力,积累企业的竞争情报资产,来帮助企业实现如盈利水平、市场份额、灵活性和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目标。
2.2 企业竞争情报管理战略问题
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网络化和90年代的信息化浪潮,现在许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引进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各种应用软件。但是,这些企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企业的竞争情报缺乏管理。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竞争情报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报究竟有多少。企业缺乏竞争情报管理系统长远规划,不清楚竞争情报管理系统与现有的信息系统的关系。许多企业注重在实施信息系统过程中,或者在与外国企业合作中获取情报,但是往往获取的效果很差,以至于在信息系统实施完毕或合作到期时,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掌握对方的竞争情报。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流程上进行企业的竞争情报管理?如何通过企业的竞争情报管理系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企业高层领导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传统的管理学中并未认识到竞争情报是企业的资源。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竞争情报管理的作用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竞争情报被认为是只能从个人头脑中产生的,而组织只能给创造竞争情报的个人提供一个良好环境。然而在9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组织情报创新模型,为探索企业竞争情报管理奠定了基础。组织的情报创造是一个隐性情报和显性情报的相互转化过程。企业领导应当有意识地引导这种组织的情报创新,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竞争情报运用水平,从而增进企业的竞争力。
2.3 挑战竞争情报管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竞争情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展得更快,出现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许多国际著名IT企业如IBM、惠普等,都在竞争情报管理系统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开发了他们的竞争情报管理工具,这给企业进行竞争情报管理提供了方便的实现手段。这一阶段,随着一些厂商的宣传,竞争情报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企业的注意。
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来自于市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引进一种竞争情报管理工具,或者开发一个专家地图系统等。对中国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学习和掌握竞争情报管理的理念,将竞争情报管理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解决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轻视情报、缺乏情报资产、无法将情报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实际问题。
3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以模型库为主体的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它对计算机辅助决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数据仓库和OLAP新技术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了新途径。数据仓库与OLAP都是数据驱动的。这些新技术和传统的模型库对决策的支持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在OLAP中加入模型库,将会极大提高OLAP的分析能力。
90年代中期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数据开采,是从数据库、数据仓库中挖掘有用的情报,其情报的形式有产生式规则、决策树、数据集、公式等。对情报的推理即形成智能模型,它是以定性分析方式辅助决策的。
数据开采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决策树方法、神经网络方法、覆盖正例排斥反例方法、粗集方法、概念树方法、遗传算法、公式发现、统计分析方法、模糊论方法、可视化技术。
把数据仓库、OLAP、数据开采、模型库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更高级形式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中数据仓库能够实现对决策主题数据的存储和综合,OLAP实现多维数据分析,数据开采用以挖掘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情报,模型库实现多个广义模型的组合辅助决策,专家系统利用情报推理进行定性分析。它们集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将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发挥各自的辅助决策优势,实现更有效的辅助决策。
综合体系结构包括三个主体。第一个主体是模型库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结合,它是决策支持的基础,为决策问题提供定量分析(模型计算)的辅助决策信息。第二个主体是数据仓库、OLAP,数据仓库的建立必须经过数据仓库设计、数据抽取、数据处理几个处理过程,根据主题的需要完整地收集数据,这样的数据仓库才能满足决策和分析的需要。这样从数据仓库中提取的综合数据和信息,才能反映大量数据的内在本质。第三个主体是专家系统和数据开采的结合。数据开采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挖掘情报,并将其放入专家系统的情报库中,由进行情报推理的专家系统达到定性分析辅助决策。
综合体系结构的三个主体既可以相互补充又可以相互结合。它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决定是采用单个主体辅助决策,还是采用两个或是三个主体的相互结合辅助决策。利用第一个主体的辅助决策系统就是传统意义下的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第一个主体和第三个主体相结合的辅助决策系统就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第二个主体的辅助决策系统就是新的决策支持系统。在OLAP中利用模型库的有关模型,可以提高OLAP的数据分析能力。将三个主体结合起来,即利用“问题综合和交互系统”部件集成三个主体,这样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辅助决策系统,其辅助决策能力将上一个新台阶。由于这种形式的决策支持系统包含了众多的关键技术,研制过程中将要克服很多困难,这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收稿日期:200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