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调集约化后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论文_柳智慧

基于县调集约化后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论文_柳智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个行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电力行业,因此人们对于供电质量和用电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这就要求用电安全也越来越可靠,电力部门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我国电网企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总结出调控一体化的新型电网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将调度、监视和控制进行适当的结合。本文针对县调集约化后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地区电网风险管控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1]。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县调集约化;风险;管控措施

前言:如今我国的各个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都有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我国扩大了对电网规模的建设,电网结构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电网建设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发展新阶段,对电网的专业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南方的供电公司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控一体化模式,随着2018年曲靖地区撤销县调,调度业务集中到曲靖地调,实行县调集约化管理模式。但是不同的地区电网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有必要研究新模式下电网监控风险管控,保证电网建设的稳步发展。

一.关于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概念分析

调控一体化新型管理模式,是把以往的调度和设备结合起来,并且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电网控制,将调度工作与输电和变电设备进行有效的结合,给提高电网企业工作效率带来更有效的措施。调控一体化新型管理模式增加了对地区电网的管控工作,并且对提高电网的管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还将维修故障的流程做了相应的简化,对电网安全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曲靖电网实例及县调集约化后调控一体化现状

曲靖地调2016年来实行了调控一体化模式,采用电网调度、监视、控制一体的操作,2018年实施县调集约化管理,将曲靖电网7家县调管辖的100余座变电站集中到地调统一调度、监视、控制,届时,曲靖地调变电站监控量达到180余座变电站,业务量大幅增加。通过“调度集约化管理”,曲靖电网变得“可视”和“透明”,故障查找和定位将更快速和准确,进一步提高电网调度应急反应能力和供电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曲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但县调集约化后,由于曲靖地调变电站监控量达到180余座变电站,监控业务量、监视信号量大幅增加,加大了电网监控风险,并且在这一模式之下,对电网监控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监控风险源头

1.监控风险源头

(1)监控人员对电网设备生疏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和电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两者不断相结合,变电站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步实现了智能化,然后对于这些新设备,很多的监控人员接触的时间短;又加之县调集约化后,对新接手的100余座变电站设备及信号设置等不熟悉,对各县区电网的网架不熟悉,会不经意间疏漏一些重要的监控信息,给电网监控带来一定的风险与隐患。

(2)事故预想演练少

随着调控一体化无人看守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变电站运行模式,监控人员对事故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很多的监控人员对事故预案的演练比较少,所以一旦发生故障或者事故,监控人员不能及时的解决和应对,将会降低事故发生的处理效率。

(3)监控信号过多

在县调集约化后调控一体化模式下,集中监控的变电站数量从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因此监控信号也会在数量上增加,这就给监控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电网信息量的增加会给电网的状态和事故处理造成很多的麻烦,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的事故,大量的信号弹窗,会使监控人员无法及时的获得电网的运行状态,给电网的运行买下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监控信息未能实现闭环管理

在监控的过程中发现异常需要及时的通报给运行人员,运行人员进站检查后,将相关的缺陷或者隐患汇报给调度员,同时上报运行所走缺陷处理流程,对于一般缺陷,运行人员很长时间才会去处理,或者处理后未将处理情况汇报给监控人员的情况,这就导致信息的反馈不能形成闭环管理,将会给电网的监控带来不利影响。

2.操作风险

(1)监控员业务管辖范围增大

随着科技技术和电网发展相互结合的趋势不断的增强,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后需要和企业的需求,电站的建设和电网的建设都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导致监控人员的工作量变大,需要管辖的范围也会增大;加之实施县调集约化管理后,曲靖地调变电站监控量达到180余座,业务量大幅增加。在管辖的过程中,难免会遗漏一些问题,造成不当的操作风险,影响电网的安全。

(2)电网监控事故处理时间长

电网监控事故处理的流程一般分为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进行自主处理事故。当监控人员发现问题的时候,向相关部门报告,等待的这段时间会影响事故处理的效率,造成事故处理不及时,影响电网运行。第二阶段主要是监控人员协调调度人员和运行维修人员一起处理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之间的沟通不当,还可能导致不优化的操作,影响事故处理的效率。

四.电网监控风险的管控措施

1.规范优化监控业务流程

根据县调集约化后的电网实际情况,制定对调度的运行和变电运行的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补充完善对电网监控和调度制度,细化和规范监控的管理工作,避免监控工作中出现一些风险[4]。

2.提升监控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监控人员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操作结合起来,并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同事之间的配合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强监控人员对于事故的演练训练,增强监控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反应能力,提升监控人员和调度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能力。

3.减少告警信号量

在进行监控系统操作的时候,一旦出现干扰信号,可以采用延时的方式进行筛选,从而实现监控效率得意提升。比如在油泵打压过程中有信号进行警告的时候,并且出现了一定的次数,只要不超过一个特定的数值,就代表正常。如果超过规定的数值,再发出警告。

4.增强信息反馈的闭环管理

监控人员在监控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及时的通知相关的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同时在等待的过程中要详细的记录问题所在,方便以后监控人员对后期的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很好的信息跟踪,实现信息处理和管理。

5.优化自动化系统技术支撑功能

首先需要对一些相关人员的只能权限做出一定的限制,只给一些相关的监控人员进行警告信号的确认权限,然后对每次的警告信息进行分类,根据信息的严重性进行有效的分类,从而提高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遥控操作要避免失误操作造成的风险[5]。

五.结语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得知,实施风险管控对提高监控能力和减少工作风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不断的发展,为了使电网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本文通过在县调集约化管理后电网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促进县调集约化管理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潇,黄炜昭,张宏钊,邹俊君,谢欢欢.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9(17):32-33.

[2]刘颖,胡楠,杨壮观,同东辉,胡畔.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监控视频中工作人员检测与识别[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41(05):544-548.

[3]冷喜武,李平,霍雪松,张誉龄,张琦兵,封波.智能电网监控运行大数据分析系统统一建模方法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9,22(07):48-54.

[4]夏拥,王奇奇,张晗,周震震,陈彦州.跨区域电网备用监控中心及状态评价中心业务规划与管理提升[J].电力设备管理,2019(06):29-31+34.

[5]阮志杰.电网调控业务自主并行处理虚拟调度员的研究与开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0):50-51.

论文作者:柳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基于县调集约化后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论文_柳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