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仕超

陈仕超

(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5533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于本院就诊的86 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部按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便秘患者采取具有促进肠胃蠕动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便秘;药物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385-01

慢性便秘是因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的病症,其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症多发于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1-2]。慢性便秘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也极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于本院就诊的86 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于本院就诊的86 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龄为55-71 岁,平均年龄(62.4±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20 例;患者年龄为56-73 岁,平均年龄(63.1±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腹部按摩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患者在早餐1h 后、每晚睡前以及便后30min 进行全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次按摩以10--15min。进行按摩时患者要尽可能放松腹部。将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在脐周处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之后按摩位于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按揉穴道的力度要适中。按摩以稍感腹部温热为佳,若出现不适则要立即停止。

观察组:本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药物治疗: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对患者进行便秘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便秘的认识。对患者使用马来酸替加色罗进行临床治疗,1 日2 次,1 次6mg,排便顺畅后则可停止用药。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主要便秘类型以慢传输类便秘,故本次研究则以增加患者胃肠蠕动为主。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治疗后患者粪便柔软、不硬结,无腹泻症状且排便通畅则可判定为痊愈;治疗后患者排便恢复正常,但粪便较干且粪便表面存在裂缝则可判定为有效;经之后患者便秘情况并未有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迹象则可判定为无效;痊愈+有效=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 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慢性便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其不断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曾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便秘与肛门直肠病存在较大关系[4]。药物治疗以及手法按摩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常用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腹部按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使用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慢性便秘患者在腹部按摩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且不会为患者带来明显不良反应。陈萍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药物治疗慢性便秘可有效改善便体质量,但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此类型患者应联合使用渗透药剂以及膨松剂进行临床治疗[5]。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为慢性便秘患者采取具有促进肠胃蠕动效果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玺,孙乃学,王学良,等.西安城乡几种常见老年病流行病学调查[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14,34(21):101-102.

[2] 高芳坤,于普林,郑宏,等.北京城乡几种常见老年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24(9):121-122.

[3] 徐彰,柯美云.慢性便秘的药物治疗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4,13(5):389-390.

[4] 郭晓峰,柯美云,王智凤,等.慢性便秘的动力障碍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J].胃肠病学杂志,2013,42(17):212-213.

[5] 陈萍,卜雪娇.72 例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3(7):276-277.

论文作者:陈仕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  ;  ;  ;  ;  ;  ;  ;  

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仕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