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论文_郭威

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论文_郭威

林州云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沥青路面具有平整、耐磨、不扬尘、不透水、耐久等优点,在汽车通过时,振动小、噪声低、略有弹性、平稳舒适,是高等级路面的主要材料,被城市道路广泛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机械化施工的程度越高,对施工组织、机群的组成、混合料的摊铺以及压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沥青路面;翻修;市政道路

引言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技术就是将原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铣刨及病害处理后,重新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该技术在国内外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工期短、造价较低、对周边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并能改善沥青路面的服务功能。

1施工准备

1.1人员配置

沥青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1.2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1)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2)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3)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1.3施工及检测工具的准备

(1)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墩锤、烙铁、手锤、测墩、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

(2)检测工具:3m直尺、测平车、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

1.4材料的准备

(1)沥青材料。首先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不得串混。为防止材料离析,还要将场地硬化,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沥青材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应按规定分摊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并应加以标记。

②临时性的贮油池必须搭盖棚顶,并应疏通周围排水渠道,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

(2)集料要求。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对粗集料料场,重要是检查石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以确定石料料场。细集料的质量是确定料场的重要条件。进场的砂、石屑及矿粉应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①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合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选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

2沥青混凝土路面翻修施工技术

2.1旧沥青路面铣刨

采用2台铣刨机从同一半幅的两端同时进行,铣刨4cm厚现状沥青混凝土面层,将路面铣刨后的松散粒料清除干净。具体铣刨方法:①铣刨前先用洒水车湿润路面,旧路面沥青混凝土统一采用铣刨机铣刨,自卸汽车随后装料,配备专门人员进行车辆指挥;铣刨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铣刨厚度,避免过浅或过深;②铣刨机铣刨后,采用清扫机清理废料,将铣刨面清理干净,边角位置采用人工清扫,尾料用小型农用车运至弃渣场。

2.2新混凝土沥青路面摊铺

2.2.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对路面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及补救措施,在干燥洁净的基层顶面进行同步沥青碎石封层的施工。施工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具备气温高于15℃、天气晴朗等条件才能进行施工。

2.2.2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

1)拌合。本项目将从机械与材料的选择、操作工艺及检测手段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以满足本合同段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拌和生产的混合料要按标准进行抽样检查。对每批进场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及进场骨料的规格、材质等进行检测。沥青混凝土的厂拌设备应为大型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拌合生产全程用电脑实现自动控制。厂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控制在140~165℃,摊铺温度保证在110~130℃。必须注意,不能使用过度加热或已炭化、起泡、含水的混合料,集料颗粒要与结合料充分结合,不能出现粗细分离或结块花白等现象,否则不能在施工中使用。

2)运输。混合料由自卸汽车送往施工现场,并将其倒入混合料摊铺机的料斗里,由摊铺机自动摊铺。汽车运料斗的底板及内壁均应涂一层油水,以防车斗粘料。运输车斗应有覆盖措施,做到保温、防雨及防止环境污染。

2.2.3沥青摊铺

(1)沥青混凝土摊铺。摊铺前先清理基层,找平基线,严格按照摊铺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摊铺作业。在施工组织时,必须事先根据沥青拌和楼的产量和混合料送抵摊铺场的平均运送距离,调配摊铺所需车辆。保证沥青混合料不间断地送抵摊铺地点,以保证面层摊铺质量并提高摊铺速率。同时,对有裂缝的位置,沿裂缝全长覆盖0.5m宽抗裂贴。施工时还应处理好路面纵向接缝和横向工作缝。为尽量减少纵向接缝,本工程摊铺左右幅错开进行,并保证摊铺机连续摊铺施工及匀速前进,以使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连续。同时,还应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高度。在摊铺施工过程中,横向缝可做成冷接缝,冷缝位置采用切割机切割顺直;在第二次摊铺时,先在接缝处均匀地涂刷粘合材料,以保证接缝质量。

(2)沥青混凝土碾压。碾压机械设备要根据沥青混凝土拌和楼的产量、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及试验所得到的碾压数据进行组合、配备。碾压时重点控制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温度,如初压时混合料温度太高容易出现堆料、起拱等问题,使终压时难以成型;而初压时温度太低又会出现密实度差和表面不平整的问题。碾压时用DD110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压路机驱动轮要紧跟摊铺机前进,并用YC26E型压路机进行终压。压路机从路边顺着行车的方向来回逐遍碾压,慢慢过渡碾压至路的中心线,并保证重叠1/3~1/2轮迹,碾压到没有明显的轮胎痕迹为止。凡是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均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压实。

(3)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查。采用路拱板、直尺以及水准仪对路拱和平整度等指标进行检查,保证高程、路拱横坡等全部符合要求;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结束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路拱、密实度、平整度及接缝处理的质量,待面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参考文献

[1]孙岚.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8(6):20.

[2]林洁.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8(4):50.

[3]姚生,王永元.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9-20.

[4]顾萍.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9):172-173.

论文作者:郭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论文_郭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