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论文_寇彩燕,王娟娟,杜鹃,蒋笑涵

观察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论文_寇彩燕,王娟娟,杜鹃,蒋笑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甘肃 金昌 737109)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的6月-2016年的6月我科所收治的75例脑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增加恢复效率,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和生活能力,促进致残率降低。

【关键词】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致残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262-02

脑血栓发病后对患者心理、机体造成的影响巨大,也为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临床证明,早期康复护理对存进患者的机体能力改善意义重大[1]。本文重点分析了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在2015年的6月-2016年的6月我科所收治的75例脑血栓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全面临床检查,其病情符合脑血栓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②患者临床资料相对完整,为首次发病,均处于脑血栓发病后急性期。③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次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中有患者38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2.6±6.2)岁。对照组中有患者37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2.7±6.3)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对比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被送至入院并明确诊断后均施以积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在患者发病后48h经确认其病情不进展且生命体征稳定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及掌握的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以确保各项康复训练有序开展且全面、有效。②脑血栓的病情较重又发病突然, 患者在发病后还可能伴有诸多后遗症,导致为数不少患者面对打击而产生负性情绪,甚至有部分患者对治疗及康复治疗产生抵触情绪[2],此类患者更需重视心理干预,将各个阶段的诊断情况与治疗效果及时、明确告知患者,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康复训练期间可集中多名患者一起参加,增进病人间沟通,利于交流康复经验、相互鼓励,强化康复意识;还需注意,康复训练需要分阶段来进行,常常会遇到平台期,患者会觉得劳累、枯燥,不如刚开始治疗时那样积极,会产生一定的惰性,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帮助患者坚定决心,鼓励患者亲友多陪伴、多探视、对患者多加关怀,不让患者的精神感到空虚,从而更积极的参与康复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患者还处在急性脑水肿阶段时,要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卧床并注意合理摆放肢体,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按摩、放松受压的肌肉,保持翻身频率在2h左右,在体位变换后将患者的肢体用柔软的靠枕垫起,以预防压疮、足下垂或关节挛缩;此时,应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被动及主动肢体功能训练,被动锻炼在患者入院后开始,协助患肢抬举、屈伸,还可利用工具轻刷发病后患肢,刺激肢体做出伸屈表现,此阶段锻炼时间及频率应保持每天3~4次,每次在10min左右;此时若患者的意识清醒,可指导其主动锻炼,以床上活动手指与脚趾为主,护理人员在旁协助进行抚摸、伸屈等运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看护下缓慢的进行翻身锻炼。④患者处在发病后稳定期时由康复师参照Bobarth疗法制定训练计划,此时以握手、起坐训练、桥式运动为主,握手训练时将患手拇指压于健侧拇指上,将两手的其余四指保持对应交叉状,健手带动患手做上举运动,两手在处于30°、60°、90°、120°时均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保持此状态5~10min;起坐训练时在使患者处于侧卧位时协助患者将健侧腿放在患侧腿的下面,利用健侧前臂来撑起,以此重复来进行起坐练习;桥式运动时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并将两脚接触床面,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按住两侧膝盖,指导患者尽量的将臀部抬高并和床面保持一定距离维持一段时间。⑤患者处于发病后恢复期时主要帮助患者进行平衡训练、起床训练、站立与站姿训练,若患者下肢的肌力已恢复至Ⅳ级,可适当增加行走训练及日常生活锻炼。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致残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为7.89%(3/38),对照组患者的致残率为21.62%(8/37);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脑血栓在我国发病率、致残率甚至死亡率均比较高。脑血栓发病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十分容易诱发多种后遗症的发生,其中以机体功能障碍的发生最为多见,对患者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外严重[3]。对于脑血栓患者,施以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针对病情和个体差异开展康复护理,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基础,最大程度促进机体能力恢复为目标,是医护人员主要的职责所在。现代康复理念认为, 若要确保康复护理的有效性需要在发病之初就开始进行,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可促进脑血栓患者异常的神经元及机体能力恢复、再生,同时还可避免机体肌肉发生萎缩,此时康复护理的效用在某些方面起到的作用甚至是临床用药无法取代的[4]。

我们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入院后早期的体位护理到稳定期被动训练在到主动训练,循序渐进引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足以说明,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增加恢复效率,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和生活能力,促进致残率降低。

【参考文献】

[1]谢云,徐进.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06).

[2]曾小群.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2):150-151.

[3]王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3,26(5):247-248.

[4]孙明会.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03).

论文作者:寇彩燕,王娟娟,杜鹃,蒋笑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观察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论文_寇彩燕,王娟娟,杜鹃,蒋笑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