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三年级是道“坎儿”论文_徐萍

浅谈小学三年级是道“坎儿”论文_徐萍

(遂宁市船山区仁里小学校 遂宁 629000)

从事语文教学20余年,常常听到同行说:语文学习三年级是道“坎儿”!下面谈谈怎样来迈过这道坎。

一、 了解学生

家长只有充分地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三年级孩子一般都在9-10岁,这个阶段会随着生理、心理、学习上的变化出现一些问题。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孩子们会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意识的发展出现明显的性格变化,开始对周围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比如说,一二年级的孩子对老师一般都是完全服从态度,但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普遍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对身边的老师、同学进行好坏优劣的主观评价。从学习角度,一二年级的学习侧重简单的识别、认知和模仿。但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学习开始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从学习、生活习惯来说,三四年更为重要,因为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就要更多依赖自己的自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二、把握好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相对于智力而言,学习能力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学习能力是后天形成的,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三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了,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比如: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他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但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表扬和鼓励,他的兴趣和劲头就会下降。适时的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但这种学习动机是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上面,当别人给以鼓励时就干劲十足,当得不到这种鼓励时就可能会压根没劲儿。三年级的阶段,应该逐步引导他正确认识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学习干劲,而不轻易为环境所左右。我们家长应该主动承担让孩子正确对待鼓励的引导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因为家长与孩子有更多亲密接触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让他明白鼓励与批评都是为了他的进步和成长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把握好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永动机”,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三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由于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孩子在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如果在中年级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缺乏特别教育的情况下很难明显改进原来的习惯,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很多,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至少要养成下面几中习惯:

1、培养孩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小学生放学比较早,放了学可以让孩子在外面玩一会儿,然后回家开始学习,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这个时间,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看电视时把声音关得小一点,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电器、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会儿问孩子学校的事,一会儿批评孩子书包弄得太脏、文具放得不整齐,一会给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来做些没有声响的工作。每到学习时间,就会主动坐下来学习,自然地养成定时、专心的好习惯。

2、教育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家长若不加指导,孩子自己是很难做到的。由于精力充沛、好奇心和好胜心强,孩子们常常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儿,一边玩一边做作业,许多孩子甚至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这样肯定难以优质高效地完成作业。家长要从具体的时间安排抓起,要让孩子早睡早起,早晨起来后晨读,下午放学后做作业、复习功课,晚饭后阅读等,都应该给孩子规定一些具体任务,并使这些活动为孩子接受,逐渐成为习惯。

3、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教学所得的主要方式,做一个好学生必须有学习责任感,而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具有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一个好学生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放下一切主动地去学习,应该自己完成的作业决不让别人代替。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孩子不读科普读物、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各种书籍,不读各种儿童读物和报刊,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孩子除了教科书什么书也没读过,那么他的学习会越来越槽,最后变成个落后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

5、关注孩子行为习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视力达标率出现下滑的一个明显时期,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业量增加,学习任务加重,近距离用眼时间在显著加长;二是部分学生读写姿势不当,一二年级因为学习时间短,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等到三年级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视力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三是由于户外运动等外出时间的减少,远眺机会减少,眼睛得到放松的机会也日渐减少;四是部分孩子开始在饮食上有了自己的选择,因为偏食、挑食问题,出现了营养不均衡状况;五是部分孩子因为迷恋电子产品,长时间游戏、上网、看电视都会导致视力下降,而在这些问题中,手机游戏又是最主要的问题。“建议家长针对这些问题对孩子的用眼习惯、坐姿、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尤其要注意增加户外运动量,增强孩子体质。

只要老师和家长合理引导和减压,三年级孩子就不是一道“坎儿。”他们会顺利迈过这道“坎儿”。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宴俞生 主编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杨树芳主编

《让学生一生受益的100位名人成长记录》 孙兢主编

论文作者:徐萍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三年级是道“坎儿”论文_徐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