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摭谈论文_孔宪刚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摭谈论文_孔宪刚

玉林市建筑设计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拥有极大的优势,但因为第三方兼容问题,导致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简单介绍了BIM技术,并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分析了BIM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对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结构设计;应用

2017年以来建筑行业面临洗牌,近期住建部再次颁布重要文件推动BIM技术应用与发展,推动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应用,BIM技术落地应用已成为新风口。就建筑结构设计来说,BIM技术的地位在目前来说还比较尴尬,设计对BIM的认识尚存在误区,这些都是BIM应用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BIM简介

BIM技术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一种数字三维技术,本质上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当中的一种,但与其他的技术如CAD等存在较大差别。因为BIM本质上是在三维软件中集成建筑信息的一个数据模型。建筑项目当中的参与方都能够利用该模型来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共享,能够使建筑项目当中的各个专业进行协同。

当然建筑信息模型是BIM过程的产物之一,它的核心并非模型本身,而是模型中存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热工、机电、材料、价格等。归根接地就是信息,而这些信息贯穿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也可以说BIM也是一个过程,是利用数据模型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一个过程。

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有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大量数据信息的产生,而这些信息,不同的专业其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虽然信息表达的内容的一致的,但可能表现方式不一样,就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冗余。而信息冗余会造成潜在的协调错误,此时就需要一个具有唯一性的信息模型——BIM模型。

二、结构工程师眼中的BIM

BIM在最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建筑工程中运用BIM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如果抛开当前行业中的繁荣景象。从深层次看,BIM在实际应用中所留下的痕迹很少,大多还处于概念阶段,真正依附BIM所产生的价值还未出现。

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来看,BIM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信息模型,一个是模型的管理和应用。从信息模型来看,自从三维分析出现以来,结构工程师便已经接触了各种建筑结构三维模型。在结构分析时,三维模型是必要条件,材料、支撑关系等这些结构信息也十分丰富,已经满足结构分析的需要。现阶段结构工程师实质上并不一定习惯BIM模型。因为BIM模型与结构工程师习惯用的三维模型是不一样的,要使用BIM模型,可能还需要进行学习和摸索,而且,当前还缺乏较为成熟的接口方案,在结构工程师习惯的信息模型和BIM的信息模型之间转换还比较困难。所以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来说,BIM技术不得其心,虽然适应程度高,但却发挥不出BIM技术的优势——协同作业。关键还是缺乏既精通结构设计又精通BIM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构设计中的BIM技术

(一)建筑结构设计

按照GB/T50083规范当中的说法,建筑结构设计是按照相关设计标注,在保证建筑安全、适用、耐久、经济以及施工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进行总体布置、技术与经济分析、计算、构造和制图,并寻求设计优化的过程。

(二)BIM技术的优势

当前已经出现一些第三方软件,可以实现结构分析模型与BIM模型之间的转化。如MIDAS,在设计时先利用BIM软件REVIT进行初步结构设计,然后利用第三方软件转换成结构分析软件适用的格式,修改后再次转换并导入REVIT。虽然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但也基本解决了结构工程师的不习惯问题。实质上,BIM模型本身就在结构分析上具有优势,首先就是基于BIM软件结合业主的要求,进行高效率的建模,并从模型自动生产图纸与报表,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实现自动更新。其次,基于BIM进行信息共享,改善设计流程。第三执行全面的建筑分析,包括结构可靠性、建筑性能、成本概算等。

(三)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流程及要点

1、项目概况

某占地21650㎡的姊妹办公楼项目,高度107.1m。地上25层要求在结构柱网并且满足现代办公楼和现代建筑的理念。优化设计中改进了结构内柱,将建筑结构改造成跨度16m的一般结构梁和25m跨度的最大结构梁的楼面空间。要满足上述要求关键要创建一个可操作性强、灵活通用的BIM建筑模型。

2、应用流程

在应用BIM技术时,首先要搭建一个BIM模型,该模型在这个阶段还只是一个概念模型,由设计方完成,它可以设定level和grid。当这个模型达到一定深度,就可以共享,此时结构工程师就可以下载这个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结构设计。此时设计出来的模型只具备结构信息元素,可以有自己的level和grid。此时建筑方就可以剔除模型中的所有结构元素,只保留建筑构造,以便同时进行深化设计。

3、应用要点

首先,对异形构件进行分析,抓其主要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来选取模型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划分,包括类型或实例参数。例如可以将变截面位置、梁跨度和梁上洞口等的参数划分为实例参数,截面尺寸、变化细部尺寸等可构建类型参数。其次,对参数的几何意义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参照线,比如Crank-R表示右侧变截面,Crank-L就是左侧变截面。第三,对各项参数的物理特性以及关联性进行分析,其中建筑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当中已经对物理特性进行了一些限定,可做参考。第四,利用第三方导出到结构分析软件,方便结构分析和设计优化。结构工程师利用REVIT软件构建的结构物理模型基本满足项目要求,但是在利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结构分析时,发现导出的模型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信息丢失。一些构件交汇点出现多个重叠的节点,只能通过在第三方软件中调整,无疑加大的工作量,而且这样的修改可能会与REVIT软件的模型不能同步更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利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优势显著,但是阻碍也很大。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需要解决第三方兼容问题。BIM技术并非多么的高级,它的优势在于协同,只要上述两个阻碍被解决,BIM技术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楚雪.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流程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李轼,王科亮,刘媛.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3:34.

[3]申钢.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3,20:87-88.

论文作者:孔宪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摭谈论文_孔宪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