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渡船”:查多布里翁墓外回忆录的解读_夏多布里昂论文

“两个世界的渡船”:查多布里翁墓外回忆录的解读_夏多布里昂论文

两重世界的摆渡者——解读夏多布里昂的《墓外回忆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忆录论文,布里论文,两重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旧世界已结束,新世界正开始,我看到了曙光的反照,却看不到太阳的升起了。我 所能做的只是坐在我的墓穴旁,然后,手举着十字架,勇敢地走下去,走向永恒。”

—夏多布里昂《墓外回忆录》语

一百五十年多年前,夏多布里昂手举十字架,勇敢的步向永恒,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 个白色的大木箱,里面放着《墓外回忆录》的沉甸甸的手稿。箱子里也寄放着他流芳百 世的愿望,作为他在政治生涯中未能如愿的最后补偿。尽管岁月流逝,但是夏多布里昂 留给后世的影响,正如他所期望的一样,是深远而永恒的。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男爵,法国伟大的作家和政治家,法国文学史上 浪漫主义的先驱。19世纪是法国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在法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 页。按照文学史上的划分,19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艺术的主流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 主义。浪漫主义运动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其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后半叶。一般人们认 为,浪漫主义可分为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斯达尔夫人和诺缔埃是积极浪漫主 义的代表,夏多布里昂和拉马丁等人则属于消极浪漫主义。贵族出身的夏多布里昂因为 在贵族执政时当过高官,遭到过马克思的尖锐批评,因此在中国对他的介绍也就相对的 少。在夏多布里昂辞世150多年的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他及其他的作品, 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墓外回忆录》,以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这位伟大的法国作家极 其文学创作。

一、激情岁月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9月4日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一个乡绅 家庭,1848年7月4日逝世。身后留下了以《墓外回忆录》为代表作的无数作品。

夏多布里昂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少年雨果便曾经将他作为心中的 偶像,他曾说过: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夏多布里昂的文笔绮丽优雅, 文风惊艳凄迷,异常华贵,曾被尊为“法兰西文学的第一笔杆子”。的确,那时的欧洲 ,夏多布里昂这个名字是神秘与才华的代名词,当拿破仑在用武力占领欧洲的领土时, 他则利用浪漫与梦幻征服了欧洲人的心灵。

夏多布里昂从小便表现出对文字的极度敏感,到了青春期,由于他学会了如何在诗、 小说中寻找女人的意象,被姐姐认为是“善于把词句搅合在一起、炮制出春药和魔法的 巫师”。在文字、欲望与幻想之间穿梭,后来成了这个总是陷入忧伤的少年一生的生活 方式。因为厌恶纪律,他没有成为海军;因为惧怕克制的生活,他没能成为教士;他曾 经短期地成为洋洋得意的中尉军官,但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为了逃避国内的动 荡,23岁的夏多布里昂登上一条可怜的帆船去新大陆寻找机会。

这块依旧蒙昧的大陆,让他那原本就习惯想入非非的大脑寻到了寄托之处。深受卢梭 影响的夏多布里昂迷恋于原始风情,并与一位当地姑娘产生了短暂的恋情。回法国后, 他开始酝酿小说《阿拉达》的写作。1800年,这本描写北美洲原始森林中发生的强烈的 激情的薄薄的小说让夏多布里昂一扫年轻时的晦气,书中原始社会的简单,与部落姑娘 单纯的激情,经由作者浮华语言的雕啄,让读者如痴如狂。各个书店都挂着此书的招贴 画,而其中的人物已被塑成了腊人。面对公众的欢呼,这个一直渴望别人承认的36岁的 人意识到,软弱无力的忧伤与没有阻碍的幻想也同样具有力量。

接着他又出版了同样色彩的《勒内》与宗教著作《基督教真谛》。这些著作无一不搀 杂了浓郁的个人情感,不可遏制的激情通行无阻地畅行其中。对于笼罩在血腥的革命阴 影下的战战兢兢的法国与欧洲人民来讲,伏尔泰式的理性显然无法抚慰脆弱的情感。而 他们却可以躲入夏多布里昂营造的神秘空间之中,那里有葱郁的森林与美丽的姑娘,而 宗教情感亦弥漫其间,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休息呢?

二、回忆如画

1809年,夏多布里昂开始了《墓外回忆录》的写作。这本不断中断、又不断开始、绵 延了40年的回忆录成为了他最杰出的著作。他的《墓外回忆录》,与卢梭的《忏悔录》 一起,堪称法国自传体创作的两座丰碑。

那时候,波琳娜·德·波蒙刚在他的怀中死去,他永远失去了把他当作偶像的女人的 挚爱;同时,他的小说《纳戚人》、《殉教者》已不再有多少读者,夏多布里昂感觉到 这些作品已花容尽失;他的政治前途也变得暗淡,教皇和波拿巴不再宠信于他,同僚们 也联合起来反对他。夏多布里昂经历着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痛苦和彷徨中,他希望在 逝去的岁月以及缠绕着他的梦想中去寻找一个精神的避难所,去感受昔日的辉煌和荣耀 。于是他耗尽后半生的心血来写作《墓外回忆录》,这部书的创作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 最后一刻。当他徘徊在现世和永恒之间时,他对永恒心怀恐惧,却愈用诗一般的语言来 赞美它。夏多布里昂决定只有在他走向永恒之后,才将这部作品公之于众,于是命名为 《墓外回忆录》。

在这部史诗的自传体巨著里,他分析亲身经历的半个世纪的历史,这是法国从旧制度 下农村的君主制社会转向工业时代变幻和开放社会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半个多世纪。这 是一部那个时代的百科书,它涉及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情等各个方面。启 蒙时代的哲学家,如狄德罗、卢梭、伏尔泰等,他们主要通过写作,以他们的思想和理 论影响社会。相反,夏多布里昂则以他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他参与的事件,描写他 亲眼所见的景物,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世人。他的作品就如同一幅幅历史长卷,给人以栩 栩如生的感觉。他曾在贵族的军队中负伤,流亡到英国,为了感受探险家的光荣和垦荒 者的命运,他旅行到了美国……因而,后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浪迹天涯的踪影: 跋涉于美洲的大森林和巴勒斯坦的沙漠,走遍欧洲各国的首都,凭吊迦太基的遗迹;在 漫无目标的路途中遭遇风暴和枪战,在陌生的远方感受奇妙迷人的风情和异邦文化;现 身于教堂宫廷,隐没在偏僻乡间。他的回忆如画,感想如潮。书中的主人公进退维谷, 或忠于自我,或归俯异族的文化,异族的宗教。

夏多布里昂不愧是浪漫主义的先驱,千古流芳的语言魔术师。在《墓外回忆录》中, 他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奇妙的境界,既是语言,又具有音乐的韵律,让人如醉如痴。正如 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他时常叫来他的文学挚友,让他们读着他刚写成的部分,悉心倾听 他们的意见,他们“凝神屏气听着象音乐一般流淌的文字,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他 的文字无意在效果和含义之间作出选择,但是给予人的却是“字词间的快感和肉体的亲 近感”。而且他在写作中大胆地尝试使用一些新词,赋予一些老词以新意,对法语的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矛盾人生

今天,联系夏多布里昂一生的经历,来重读他的《墓外回忆录》,不难看出夏多布里 昂一生充满着矛盾。

夏多布里昂生于一个变幻的年代,其间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及无数的政治风浪。他历经 辉煌,经常出入路易十六和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宫殿,派驻驻外使馆(伦敦、罗马、柏林) ,王朝复辟时期四任贵族院议员,甚至一度执掌外交部,但他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他 有着深深的保皇党的倾向,但对复辟深感失望,因此常常难以适从。他向望自由,又渴 求秩序。当希腊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外国霸权主义威胁时,他站在浪漫派作家的前列, 慷慨激昂的支持他国的自由事业。他同情革命,赞成平等。他对共和党人有好感,是因 为他赞成他们的一些主张;但是,大革命的经验告诉他,主权在民的神话往往掩盖着无 穷的弊端,必须警惕哗众取宠的口号,他不想将人权变成极端个人主义;所以,他更喜 欢谈论具体的自由,认为保障个人的自由比保障全民的集体权利更重要,一谈到具体的 自由,他决不妥协。他不能容忍书报检查,从不间断地予以揭露。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正统派,毕生都与保皇派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同时,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众多的自由文学 人士,他们因为有着对自由平等的共同的向往和追求而成为诚挚的朋友。贵族派的自由 主义决定着他的政治取向,他和不同的政体分合聚散。国王和共和国,法国和世界,传 统和现代,夏多布里昂不排斥任何一方,他不随波逐流,唯一不改的是他的自由主义的 初衷。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不无刻薄地评价夏多布里昂:“他出生得太晚, 接受教育的环境又那样奇特,以致他对革命和对革命起了部分诱发作用的十八世纪哲学 思想都不能信赖。他又没能出生得晚一点来熟悉十九世纪的科学,从中取得新的信仰和 新的观点……”尽管,夏多布里昂注定成为新旧时代过度时尴尬的旁观者,或者说是一 个永远无法成熟的孩子。但这个从来不安于寂寞的人对于名声、爱情、异性的肉体实在 过于饥渴,当他偶然间发现可以通过抒情来获得这一切时,他开始获得某种虚弱的信心 。他通过《基督教真谛》来取悦教皇,通过写作来帮助拿破仑。当这一切收到回报时, 这个孩子开始自我膨胀起来,以致于希望人们将之与拿破仑并列,比如他会这样写道: “未来,人们将这样提及,执政官,诗人”。而当回馈消失时,他立刻陷入了无边的忧 伤与痛苦。他厚颜无耻的追逐女人,毫不吝惜的挥洒用文字与情感制作的春药与魔法。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爱所有的女人”,也像莫洛亚在其传记中写的,“在虔诚的正经的 大作家下面,生活着一个嬉皮笑脸的、谈吐随便、神态放荡的夏多布里昂”。

莫洛亚在《夏多布里昂传》中,将之描述为一位情感上的浪漫主义与理智上的现实主 义者的矛盾结合。然而,对于通过《墓外回忆录》来认识夏多布里昂的后来者来讲,他 的政治立场或是经历已经不再重要,他已经被浓缩成浪漫主义开创者的代名词。他的软 弱、激情或是滥情、幻想、好名、不合时宜的性格特征,成了浪漫主义这个词语背后的 真正注解。

夏多布里昂矛盾的一生,个体和社会的矛盾,现实和历史的矛盾,情感和理智的矛盾 ,也许从夏多布里昂自己的结束语中,能得到最好的诠释:“我经历了两个世纪的交替 ,如同置身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我陷身于浑浊的水中,不得已远离我出生的旧岸,带 着希望,我游向陌生的彼岸。”

标签:;  ;  ;  ;  

“两个世界的渡船”:查多布里翁墓外回忆录的解读_夏多布里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