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莞地区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大致有13个,本文针对这一地区村落布局出现的一些可循的典型或特殊的规律进行探讨。
关键词:明清;东莞;村落;建筑布局
前言
广府系村落最常见的建筑布局形式,可以笼统的称为梳式布局,但实际上每个例子都存在各自不同的情况。在笔者考察的十几个村落当中,从建筑排布整齐划一,道路主次分明的梳式布局,到建筑自由分布,几无规律可循,各种情况均有,而且各种形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或者同一个村落里同时出现几种建筑布局的肌理。总体说来,村落的建筑布局,完全规整的梳式布局和完全自由的布局都比较少见,大多数情况是相对比较自由的梳式布局。正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分类的困难,所以笔者笼统的将布局的方式分为梳式布局和自由布局两种,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分类本身并不严格,仅为方便论述需要而已。
村落建筑布局形态上的布局方式不同,是深层次因素的因素。影响村落选址及建筑布局的因素多且复杂,周围地形地势、交通工具、风水迷信等等,下面结合几个实例加以说明。
一、规整的梳式布局
梳式布局,在《广东民居》上有详细的描述,是指大部分的村落建筑都类似,像梳子一样按一个方向排列成行,整齐划一。村正面往往有池塘和禾坪。寮步镇溪西村是这种形式的一个典型,同时也是东莞目前保存较好的梳式布局特征的村落。
寮步镇溪西村原名芦溪村,据族谱《尹氏家乘》记载,祖先是到南方任职而就地安居的官宦世家,定居后进而成为东莞地区的望族。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尹氏的部分子孙分居到芦田西溪开始建村,经过三百多年形成现在规模。
西溪,史称芦田西溪。芦田是历史上民田的名称之一,是指河、湖、溪流附近芦苇生长的低洼地,已改造作农田,但仍按照芦课征收,所纳税比一般农田低,故一直保持芦田之称。古时,该村临溪而建,地处尹氏祖居地-鹧鸪坑的偏西方,故史称芦田西溪,简称西溪。古村周围地势较为平坦,村落建筑沿东高西低的缓坡布局。村落坐东向西,呈不规则的半圆形,四周被高六米左右的青砖围墙环绕,在围墙上建有八个谯楼,现在只保留了北面的两个。围墙内的面积为36.8亩,村前面有一个和村面积几乎等大的池塘。西溪村处于低洼地带,经常水浸,砖墙同时具有防洪功能,建筑规整布局也有助于排涝。
现存的西溪村(图1图2),虽然很多建筑遭到改建、重建,大部分肌理仍然保留。若复原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建筑排列整齐,街巷纵横清晰。全村共有横巷七条,纵巷11条,其中祠堂后面的第一条横巷宽2.8米,其余横巷均宽1.1米,纵巷宽1.8米,纵巷之间相隔13.8米。祠堂大部分集中在村落前面的第一排,后面是193间住宅建筑整齐排列,无论祠堂还是住宅均为硬山顶的三开间或两开间合院建筑,三开间和两开间建筑的面宽分别为13.8米和6.9米,住宅建筑的进深统一为8.3米,
图1 寮步镇溪西村现状总平面图
图2 寮步镇溪西村鸟瞰照片
虎门镇白沙村的水围村(图3)作为一个特例同样也具备建筑整齐划一的特点。水围村,其原名为 “逆水流龟村堡”,因北面有溪水迎面而来,故得名。四周有一条护村人工河,宽18米,故人们又称该村堡为水围村。建于明末崇祯年间,虎门白沙人郑瑜所建。当时社会动荡,顺治入关,崇祯自缢,郑瑜催督七省钱粮,但不愿再北运师资敌,假称漕运之钱粮船只均沉于水,实际上是用此财帛资助张家玉抗清,同时用于在其故里修筑“逆水流龟”村堡[1]。
全村呈正方形、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889平方米,边长为83米。古村取形于龟,村堡正门前面是一道水泥桥,以前为木桥,是出入村堡的唯一通道;村堡四周有角楼,北面高出围墙有一个谯楼。正门门框是由红沙石建成,门额上刻有“里闾堡聚”四个古朴大字。门边有一副石刻对联,上联是“前蝶岭,后龙潭,山水钟灵凝秀气”,下联是“左联峰,右虎海,云霞蒸蔚焕文章”。村内房舍整齐列,入大门后就是村堡内南北走向的直巷,巷宽2.1米,直巷两旁并列四条横巷,各宽1.5米。村内24座房屋统一格局,分布在直巷两边。该村布局严谨,极好的反映出规整的梳式布局的特点。
图3 虎门镇白沙村逆水流龟村堡
左图为平面复原示意图(笔者根据现场测绘复原)
右图为村堡外围的围墙照片
二、相对自由的梳式布局
梳式布局在广府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在东莞地区,梳式布局也是最多的布局方式,但是严格梳式布局的村落还是比较罕见的,即使村落用地比较平坦,道路的设计也依然会有弯曲变化,相应的建筑朝向也多有变化,大部分是相对自由的梳式布局。石排镇塘尾村、横沥镇半仙山村、大朗大井头村、企石镇江边村等村落都还保留了这种布局方式。这其中石排镇塘尾村保存比较完整。
一些滨水村落的建筑布局多为自由的梳式布局,其中寮步镇横坑村和茶山镇南社村最为典型,两者都是整个村落布局均无明显朝向,纵巷与水流方向垂直,并且随着水流方向发生偏转,因而建筑形成的肌理和地形结合的也就更加紧密。
1.石排镇塘尾村
塘尾村(图4)的建村年代不详,村围中现存的古建筑为明清时期建筑。塘尾李氏可往上追溯到宋代,即由南雄珠玑巷南迁至东莞的朝仪大夫陇西公。以陇西公为一世始祖,发展到六世,“时值宋季,兵焚,馆于外家,遂卜莲溪[2],则莲溪之始,栎蓭公亦如曹之始六祖也”[3]。据族谱记载,宋末李氏六世祖李栎蓭遭权贵排挤,只身由东莞白马逃来塘尾,被黎姓人家收留并许配以女儿,后塘尾村渐渐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在发展到十世祖景通公之下分二房、三房、五房,十二世祖梅蓭公之下分长房、四房、六房、七房。至清末,四房逐渐繁盛,占据了村落中心位置,长房已经不见踪迹,其他几房分布于四房两翼。
以古围墙为界,全村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呈不规则形,坐北朝南,地势东北高、西面和南面低,西面和南面有三个水塘,既是生产用鱼塘又作为排水池。村落的西面和南面较为开阔,是大片的农田和水塘。村内南北走向的纵巷七条,东西走向的横巷四条。塘尾古村现存祠堂(厅、堂)20座,书房(家塾)27座,古民居约180座,村落内主要的古建筑朝向在南偏西6度,到南偏西15度之间不定,详细情况请见表1,另外村落中的道路也相应的略有曲折,使得空间增加不少趣味。
图5 石排镇塘尾村鸟瞰照片
塘尾村祠堂的布局比较特殊,李氏宗祠是村落中最大的祠堂,但它的朝向和选址都非常特殊,“本围大宗祠坐乙向辛兼卯酉,祠位在西北角”[1]。祠堂坐东朝西,同坐北向南古村落呈90度夹角,而且位置并不在村落的正面水塘边,而在村落的右后方,即西北角,门口正对着围墙。对于李氏宗祠的选址和朝向问题,村中的老人介绍说是当年建祠的时候,风水先生选定的,其中到底有怎样的原因,现在也说不清了。李氏宗祠,五间三进,占地77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初,具体年代不详,最近一次大修是在1999年,内供奉的是六世祖李栎蓭和七房分房前的六代先人。村落中其他18座祠堂都为各级分支祠堂,大多数以个人的名或字命名[2]。
位于村落正面,处于最重要位置的两个祠堂是纪念分房前的两个先人的祠堂,景通公祠和梅蓭公祠。李氏分房,二房、三房、五房出自景通公一支;长房、四房、六房、七房出自梅蓭公一支。两个祠堂在村中处于显著位置,同位于古村正面的水塘边,一左一右对称布局。这两个建筑的规模,虽低于村内最大的宗祠-李氏宗祠,但高于其他祠堂(厅、堂)。两个祠堂同为三间二进,面积、形制、风格都相近,而在选材和装饰工艺上,梅蓭公祠都要胜出一筹。概是因为这一支下的四房、六房、七房的发展繁盛,超过景通公一支二房、三房、五房的发展,建祠资金更加雄厚。在受制于礼教等级制度,规模、形制无法突破,便在材料和工艺上下了功夫。另有不同的是梅蓭公祠祠内东北祭有康王神像,故此祠又称康帅府。
其他16座祠堂,它们所属个房情况见表3-3。它们都是清代中后期的作品,这些祠堂的建筑质量和上述三座也有较大差异,也没有占据重要位置。这类祠堂建筑形制十分简单,四合院、三间两廊或为双开间建筑,有些祠堂从建筑形制上看和本村民居没有区别,稍加改造便可以承担居住功能,只是空间略显规矩。这类祠堂建筑外观也十分朴素,隐没于里巷之间,和周围住宅建筑融为一体。
另有三座祠堂,李氏宗祠,景通公祠、梅蓭公祠,共19座祠堂(厅、堂)。李氏宗祠供奉初来塘尾定居的六世祖李栎蓭,景通公祠供奉十世祖景通公,梅蓭公祠奉十二世祖梅蓭公。
2.茶山镇南社村
茶山镇南社村始建于宋代,初为陈、黄、麦、钟、戚、席诸姓聚居的小村。南宋时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南雄州推官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徙居此地,繁衍发展,至明朝中期,村落初具规模,并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修筑围墙,设东、西、南、北门楼4座,谯楼17座,围墙周长302丈5尺,形成了以围墙为界的村落布局。
村落呈不规则形,村落中心是一条狭长形的水塘,被三座桥分成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肚蔗塘四个水塘。村落的西北和东南各有一个小山包,马头山和樟岗岭,村落的民居建筑都背靠两个小高地,面向中心的水塘,沿缓坡布局,所以水塘北岸的建筑都坐西北面向东面,水塘南面的建筑都坐东南面向西北,南北两部分建筑都大致呈梳形布局。村落北部的民居建筑年代较早,土坯房较多;南部民宅的建筑年代较晚,多为清代中后期所建,墙体多为青砖,建筑材料相对讲究,彩绘精致,建筑质量较好。
村落中的重要建筑大多沿水边布局,在长条水塘的两岸排列了十六座祠堂,而其中有十一座是在北岸。南社谢氏的祖坟也布置在水塘边,位于水塘东北侧高地上,坐东北面西南。
3.寮步镇横坑村
据村史记载,寮步镇横坑村于元仁宗延佑年(1314年)开邨,有马、策、叶、林、何、刘、蔡、黄、卢等姓居住于村内。自钟氏横塘支五世祖守呆公(颖川)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迁居于此之后,钟氏一族日趋兴盛,至嘉靖时已成村中望族。
目前所见旧村格局主要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大中大夫钟渤(东冈公,横塘支八世祖)辞官还乡后,“建宗祠,立乡馆、筑道路”,南门、松园的石路和数口水塘大致就是此时兴建的。旧村原分北门、南门、松园三坊,从南向北依次横列,共建有围门四座。据《颖川钟氏东莞横坑族谱》记载,各围门均有木阁,对外设炮眼,其中建于何屋岭上的一处称魁星楼。数个水塘改造后已经连为一体,称横丽湖。
横坑,因村前水塘横连,旧称横塘。横坑旧村占地11.8公顷,村前水塘约7.8公顷。大部分建筑遭到改建,但村落肌理及基本格局基本保留。其村落的布局和其地形有很大的关系,整体看,村落像一把以村中高地“后底岭”为轴心的扇子,面向横丽湖展开在缓坡上。村落中大部分的建筑坐西朝东,在后底岭和横丽湖之间分布,由几条纵巷控制,略呈梳状布局。村落中的大部分祠堂沿水边布置,据村中老人介绍,沿水塘布局的祠堂原来有二十余座,目前尚存十二座,而年代最早的横坑村钟氏宗祠并没有建在水边,而是在靠近村落的中心位置,祠堂门外牌坊一座。
三、自由布局
另一种布局方式是自由布局,村落建筑并没有主导的朝向,建筑较为松散,各自按照自己的地形地势选择朝向。桥头镇迳联村则这种布局方式的典型。这样的布局方式目前笔者在东莞地区仅看到这一个实例。
迳联村建于南宋嘉熙年间,罗映奎(南宋嘉熙二年戊戍科进士,即公元1238年)第四子千九郎立村,当时称迳背村、迳贝村。村落南北各有一个小山包,称猪母岭和蒲瓜岭,整个迳联村在两座小小的山丘之间,依山势而建。村落东西各有一个水塘,东边的水塘在东门外,西面半圆形的水塘被围墙包围在村落当中,迳联罗氏的宗祠就在西面的水塘边,罗氏宗祠是迳联村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
村落原有围墙环绕,围墙上设置门楼和谯楼,现只保存了东、北二门。东门外水塘边有四行单间的建筑,排列有序,是整个古村中最整齐的一处民居,其他民居、祠堂都是依山就势分布在山坡上。
小结
东莞地区村落建筑布局形式可以分成规整的梳式布局、相对自由的梳式布局、自由布局三种方式。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多且复杂,而其中地形是一个关键因素,大多数村落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布局方式比较灵活,内部空间较为丰富,外部轮廓也比较自由。大多数的村落在建村的过程中,或在村落的使用过程中,修筑了大量的防御措施,包括围墙、门楼、谯楼等,有的甚至还有人工河和吊桥。不少村落有仿生象征的说法,借以表达美好的愿望。
参考文献:
[1]程建军,风水与建筑,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3]吴庆州,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4]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楼庆西,李秋香,南社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6]王健,广府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论文作者:幸晔1,石拓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村落论文; 布局论文; 建筑论文; 祠堂论文; 水塘论文; 宗祠论文; 围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