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形式记性胆囊炎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200例患有疾病胆囊炎的患者,作为有效的对比分析对象。其中100例采用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方法,10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指标,分析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根据手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恢复,确定术后疼痛指标系数,记录术后的下床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进行详细的记录。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术后各项指标显示,各项指标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等均比传统手术方式所用时间低。两组治疗方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采用腹腔镜胆道切除手术的患者后续并发症较低。结果: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腹腔镜切除术后患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较低。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临床急性胆囊炎症的有效治疗,具有良好的推广性治疗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治疗
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胆囊下的急性炎症,受囊壁充血循环的阻碍影响,胆囊容易出现梗阻或感染,造成急性胆囊炎症的发生。近年来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呈严重的急性发展趋势,手术治疗是有效解决急性胆囊炎治疗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的创伤小、疼痛低,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本文将针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形式的急性胆囊炎治疗效果进行准确的分析,研究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和术后恢复的方法。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200例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分布在2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患者的发病时间在24小时至7小时范围内。急性平均发病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其中单纯性胆囊炎患者有1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30例,化脓胆囊炎患者40例。患者入院后,有表现出右上腹疼痛问题,阵痛加重问题,部分患者出现胃寒问题,体检时右上腹压痛,巩膜皮肤呈现黄色,部分肌肤呈紧张症状,存在反跳痛。对所有患者进行上部B超或CT的检查,确认患者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问题,胆囊壁存在增厚的现象,患者的胆囊积液增加。研究中100例患者行腹腔镜切除胆囊的手术,100例采用常规方式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总体均衡效果,是具有可比较性意义的。
1.2 方法
术前需要对患者实际的身体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分析手术的安全级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查,确定患者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肾肝功能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可能存在错误的水电解问题、酸碱平衡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对患者给与有效的抗感染处理对应方案,确保患者各项功能的有效及时检查。
手术中,一组采用腹腔镜完成,采用三孔或四孔的方式,建立气腹,窥镜置入体内后,分析腹腔内的情况,了解胆囊炎症及周围粘连程度。采用胆囊周围粘连分离的方法,尽可能的暴漏胆囊的三角区域,确保胆囊壶腹部位置。如果胆囊存在张力过大的问题,需要行有效的胆囊底部穿刺手术方法,沿着壶腹部的内外侧进行三角腹部的切开,现楼胆囊动脉及胆管,分辨胆囊管,胆总管的相关关系,实行有效的切除胆囊。如果不及时分离胆囊管,可以采用顺逆结合的方式,切除胆囊。手术过程中需要对胆囊切开,防止腹腔的污染问题。采用胜利盐水进行冲洗,如果渗出较多,需要采用常规的方式在肝下放置引流管,经3小时至4小时后,拔出引流管。手术中需要根据炎症情况给与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另外一组采用开腹手术的方式,对患者上腹进行直径向下的切开处理,使胆囊暴露,采用顺行或逆行的方式,切除剥离胆囊,对结扎血管进行止血,对其进行有效及时的冲洗腹腔,然后方式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根据实际两组的患者记录指标,对术中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肠鸣音恢复实际的时间,腹痛评分情况,使用止痛药的比例等。术后患者下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进行判断。根据实际患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对腹腔感染问题、切口感染问题、胆汁渗漏问题、低蛋白出血问题等症状进行合理的分析。
1.4 统计分析
两组患者实际的手术情况均符合数据标准性意义,计量数据具有标准差表示意义,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标准性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切除手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术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显示,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方法。两组患者的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体征情况均较为稳定,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反馈较传统手术组反馈的指标更好。术后两组患者均产生并发症,然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并发症感染患者有10例,发病比例在10%,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30例,并发症比例在30%。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标准性意义P<0.05。
3 谈论
急性胆囊炎在临床腹腔症治疗上是常见的病症,随着年龄的增加,往往发病比例增多。女性发病较男性多,术后并发症多。如果术后胆囊积液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胆囊穿孔或坏死,直接危及生命。因此,采用更好的临床反馈方式可以提高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开腹方式相比,更具有良好的手术价值意义。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需要医生的手术技术娴熟,这有助于提高胆囊腹腔镜切除的准确性,确保术后并发症比例的减少,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恢复条件。临床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患者是否适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术前及时进行手术前的检查和分析,确定手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成功性。
参考文献
[1] 张宝林,高庆冉,荆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12)
[2] 王志刚.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 四川医学. 2011(11)
[3] 于爱军,张学军,邬淑雁,赵鲁文,张延红,李雪,刘金龙.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J]. 山东医药. 2011(08)
论文作者:苗青、韩璐、陈伟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炎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