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设计中提高结构安全性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阳

在建筑设计中提高结构安全性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阳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态势。基于建筑结构复杂化的特点,现阶段持续引进了很多新的建筑施工理念和新技术,这就意味着对建筑设计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其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师必须面对和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有效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提高;策略

前言:

安全性在建筑领域,是必须要被保证的重点内容。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就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现状来看,我国的建筑设计效果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技术手段的应用和设计过程的优化两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需要重点认识的问题是,这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性的提高。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一些有效性的策略极为重要。

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1.1建筑结构抗震性严重缺乏

就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大地震来看,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建筑抗震性能都不高,达不到国家的标准要求。因此,当前阶段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针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我国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然而,现在还有许多建筑公司和设计人员,仍然没有意识到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并对抗震设计不够重视。所以,在多数建筑结构设计中都没有抗震性测试的环节,这是引发建筑物抗震性不足的重要因素,如果灾害一旦发生,损失将会十分严重,使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

1.2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一些建筑公司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节约开支,获得高额的利益,就会在设计中实行对钢材的节约,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忽视。鉴于此种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建筑中的钢材性能不足、建筑物整体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得不到保证。鉴于此。在中国,对建筑钢筋的配筋率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不同的建筑物位置的配筋率应该不同。建筑设计公司和设计人员应对此格外注意,并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实时监督。为了节省费用,一些小型建筑公司将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冷轧变形钢筋在结构设计中进行应用,这种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脆性大,而韧性较小。地震一旦发生,建筑将会处于不利地位,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形成严重的威胁。

从建筑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材料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国家有关部门也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制定出了一些有效的章程制度。但是,一些设计单位却对这些规章制度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减少工作的现象,严重的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另外,一些设计师缺乏专业的技能,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在实践中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1.3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如建筑结构设计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基本要求无法满足,或者是在施工中所选用的水泥数量、强度等,与实际施工不相关,则一旦有地震发生就会发生坍塌,将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归咎一点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例如,柱、梁、墙等抗震结构材料的尺寸和加固设计不够合理、具体,以及抗震设计的施工细节不规范等。这些缺陷当发生地震时会增加建筑物倒塌的危险性,特别是那些超过标准的地震,更有可能造成倒塌。此外,部分建筑设计公司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操作时不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忽视了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变化等行为,使结构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严重威胁了建筑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提高的策略

2.1安全质量意识的提高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要想得到良好的保证,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实际工作时,使自己的安全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设计都熟练掌握,以认真、正确的态度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秉着对用户和自己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建筑结构设计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安全要求相结合。将各项工作的努力做好,消除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2.2选用优质建筑材料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想要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有关人员必须要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建材的选择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安排专业性强的人去购买和选择建筑材料,在选材上要注重材料是否出自正规的生产厂家,是否有生产和销售许可证,此外还要系统分析施工材料的性能,不能为了价格便宜而忽略了材料的自身性能。当所选材料进入现场时,施工单位还需对材料做进一步检查,以确保性能等和规定要求相符合,方可将其运用到设计当中,同时对材料进行良好的储存,避免其性能受损严重。

2.3 积极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势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积极推进设计手段现代化工作。积极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不但能够提高设计的自动化水平,进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人力投入成本,而且因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极高的精准性,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设计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减少失误的发生,从而确保设计的准确和质量,为建筑安全提供保证。

2.4保证建筑抗震设计

对于一些处于特殊环境的房屋建筑,相关人员在其实际设计当中需要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免建筑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出现严重受损。在房屋建筑的设计阶段,相关的设计人员就需要参考国家制定的房屋建筑防震要求等进行参考,保证建筑设计的防震性,并且需要严格按照防震标准等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房屋建筑符合相关的要求,并且杜绝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存在。此外,在这一环节的设计当中,相关的施工单位也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隐患。

2.5保证建筑设计合理性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当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按照具体的标准开展相关工作,并且将其与当下最为先进的设计技术等紧密结合,加强该项工作的信息化特点等。在实际设计环节,相关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并应用基础性的理论之外,还需要不断学习新型技术的应用方法等,也要应用科学的软件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建筑设计中出现大量繁琐的人工设计,也可以有效提高设计环节的准确性等,这对于保证建筑自身的安全性存在极为明显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设计与建筑安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面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必要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预防和解决,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加强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曾凡林.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08):71-72.

[2]刘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5):223.

[3]宿宗英,赵丽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资讯,2010(20):81.

[4]齐建民.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科技资讯,2015,13(13):73.

[5]周其艳.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83-84.

[6]申钢.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3,32(20):87-88.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在建筑设计中提高结构安全性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