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语境中处理知识点,注重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 很多老师在处理阅读课文中的知识点的时候,要么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要么忽视对知识点的讲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实,对知识点的处理最好是放在课文中进行,因为语言离不开环境,在语境中处理知识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归纳对比,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在许多短语中to不作为不定式的符号,后面要跟动词原形,而to 在look fordward to, stick to ,devote oneself to, be used to等短语中却用作介词,其后要跟上动名词或名词,在适当的时机要对此进行归纳对比,便于学生掌握记忆。再例如,许多学生在做完形填空的时候,感到最难把握的就是就是多个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如果在平时课文教学中注意归纳对比,把单词分散到课文中,同时注重对同义词用法的总结,日积月累,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 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注重对课文中情感态度的挖掘 一般来说,新课标对阅读课文的目标设计要求要包括三个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师平时要注意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并且把它运用到阅读课文的目标设计中去,注重对课文主题的深层次挖掘,尤其是对情感态度的挖掘。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意识。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四、 关注细节、精读精练,杜绝非智力性缺失 2005年江苏高考题阅读理解有一个题目:考察学生对英美人士姓和名的理解,本来是较简单的题目,只要具有相关的常识,即可解决,但学生的得分率相当的低,追根究底,本人认为就是学生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类似的情况,无论是在平时考试,还是在高考中屡见不鲜,因此,在处理课文的时候,应该加强对课文细节的理解的训练,同时还要精心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同步阅读,精读精练,杜绝非智力性因素的影响,避免无谓的失分。五、 课堂复习检查要有时效性、注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如前所述,对课文处理过后,一般还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在对课文进行梳理过后,可以马上让学生复述课文,可口头进行,也可书面表达。最 好是口头和书面表达相结合。再比如,学习了某个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翻译句子,造句子,也可让部分学生到黑板前板书,这样就可以检查信息的输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只有注重输出,才能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对英语课文处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课堂流程的设计,又要注意对课文主题和情感态度的挖掘,同时还要注意对细节的把握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信息的输出,只有多方面的考虑,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得阅读者得天下,教师在课前应该精心准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达到教学目的。
论文作者:吴 晖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点论文; 目的论文; 主题论文; 要注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