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劳动就业预测_压力管理论文

1997年中国劳动就业预测_压力管理论文

我国劳动就业的1997年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就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就业是否充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劳动就业无疑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劳动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6年来,全国城乡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2.2亿多人,城镇新就业人员达1.15亿多人,年均安置就业760万人。城镇失业率由1979年的5.4%下降到1995年的2.9%(不包括企业内部下岗、半下岗的富余人员及其他未登记的失业人员)。1996年城镇失业率约为3.1%左右。我国劳动就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口——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因此,今后必须把劳动就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

一、关于1997年就业形势的分析

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说,主要来自人口的自然增长、工业化进程和体制改革的推进。

(一)来自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增长的就业压力。所谓劳动年龄人口,指的是16~59岁的男性公民和16~54岁的女性公民。由于16年是一个人口——劳动力成长周期,因而90年代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又取决于1975~1984年的人口基数和出生率。据此可以推算出,1997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为2052万人,比1996年1765万人多出287万人。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约850万人,当年净增劳动力1202万人。

(二)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的就业压力。中国有12亿人口,8.6亿在农村。由于劳动人口逐渐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隐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显性化。据专家预测,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5亿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大军,在过去靠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实行“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解决了近1亿个就业岗位。自1988年以来,由于经济周期等原因,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愈来愈少,迫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半径扩大,由“离土不离乡”逐步转向“离土又离乡”。目前,常年流动的“农民工”约有6000万人左右,其中跨省流动、向大城市转移的即达3000万人。据分析,1997年这种就业压力不会有较大改变。

(三)来自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的就业压力。据专家测算,国有企业现在大约有3000万人左右的隐性失业或就业不充分。若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及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破产机制真正形成,则会将更多的失业人员推向社会,加大社会就业的压力。同样,城镇集体企业的冗员现象也相当普遍。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企业改制转型,现有近4000万职工中,至少也要给15%左右的人重新安排工作。此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不仅对社会就业的吸纳数量将进一步降低,而且还要从现有岗位上分离出来一部分人员,估计这部分人目前约有500万。还有离退休人员的返聘或再就业,也会同劳动年龄人口竞争就业岗位。据估计,现有离退休人员中有10~20%由原单位返聘或受聘于其他单位,人数约在280万~500万之间。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九五”期间以至更长时间内我国就业环境仍不宽松,大约需要每年创造500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1997年也不例外。

二、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突出矛盾,1997年要根据宏观经济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劳动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使经济长期繁荣,社会稳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根据近几年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测算,1997年和“九五”计划的后三年,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安排在8%左右,实际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10%。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会收到较好的综合效果。为此,1997年要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金,集中力量把市场前景看好、能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好,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围绕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城镇民用住宅建设,以此带动建筑业、建材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会扩大就业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二)在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要进一步做好改革、改组、改造工作,加强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要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国有企业要实现就业重点转移,即从过去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缓解社会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九五”期间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中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转产变型容易,适应市场能力强,吸收劳动力多。因此,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应予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纳社会上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在同样的资金投入条件下能够相对较多地吸纳劳动就业人员。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要注重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大力发展新兴的邮电通讯业、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等行业,以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社区服务业点多面广,收费低廉、服务态度好,填补了商业服务业的空白。可采用非全日制工、小时工、弹性工作、阶段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扩大就业容量。企业办的第三产业安置富余人员的项目,应给予贷款或借支一定数量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启动资金。鼓励和扶持劳动者自愿联营和个体举办第三产业,实现自我就业。

(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和向小城镇转移,缓解流动人口给就业带来的压力。根据近两年多项全国抽样调查,常年流动的农民工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左右。据此推算,1997年全国流动的农民工将达到6000万人。对如此巨大的流动人口,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主要是加大综合开发农业的力度,发展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二、三产业,拓宽流动领域、发展农村市场、兴建工业区和小城镇,就近就地转移为主。同时对跨地区、跨省市流动的“民工潮”和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区域之间的劳务输出,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组织,变无序为有序。

一是要下大力气综合开发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容量,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二是继续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组织联合企业集团,提高技术水平,走集约化道路,并带动各类小企业扩大规模,使乡镇企业再度辉煌。三是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把推进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扩大就业空间。小城镇建设,以农民合作筹资为主,政府适度投入,同时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离土又离乡。四是在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开发的同时,引导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的省、地、县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异地转移,跨地区流动,这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门路的又一重要措施。

(四)加强和完善以职业介绍和转业培训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基本实现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场所设施和管理机构,以及市场法规和中介服务(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采集、发布、传递、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职业介绍中心(所)1.8万个,86%的是政府劳动部门举办的,其它是由工会、社会团体、街道、个人举办的,虽各具特色,但各地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当前,应把县(市、区)作为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单位,1997年要努力实现县(市、区)普遍建立中心职业介绍机构的目标。“九五”期间,乡镇以上全部建立各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信息网络,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的人数应争取每年递增10%。为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制订规划,加强指导,完善法规,实行监督。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迫切要求,也是缓解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国共有就业培训中心2000多所,年培训能力100万人左右,再加上其它培训班等形式,每年组织就业培训近300万人。但远远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采取多方筹集培训经费的办法,实行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分担培训费用或联合办学等方式,发展职业培训教育。要坚持实行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双轨制”,两证作为求职、上岗的凭证。1997年要使90%的城镇劳动力得到不同形式的就业、转业培训,50%以上的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应经过就业培训,进城务工的人员就业培训率应达到65%以上。

(五)积极组织劳务出口,扩大进口贸易,减轻国内劳动就业的压力。一是通过国际贸易,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的生产,提高出口商品中活劳动的含量。二是创造条件,大力组织劳务输出,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劳务市场中占有较多份额。据测算,目前我国劳务输出占进出口贸易额的2%左右,仅相当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十分之一。1997年随着香港主权的回归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大陆的劳动力应该更多地进入国际劳务市场。

(六)建立和完善失业预警监测系统,把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宏观监控,防患于未然。失业率超过警界线时,国家应采取紧急措施,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减少过多的裁员。目前这项预警监测系统才刚刚提到日程,1997年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和劳动部门应切实把它建立和完善起来,为宏观决策及时提供信息。把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始终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在1996年3.1%左右的基础上,1997年力求控制在3.5%左右。

标签:;  ;  ;  ;  ;  

1997年中国劳动就业预测_压力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