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循环经济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6)01—0029—07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
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
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В.Н.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如果地球免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航天员经济”)取代“牛仔经济”(“牧童经济”),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一,人与自然界应该是双向互动关系;第二,采取新的生态生产方式,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最小化;第三,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观念,形成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进而,波尔丁引入循环经济概念以实现他对经济发展的设想,他提出,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
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
2.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 Circular Economy、Recycle Economy、Circulate Economy、Circling Economy这些英文名称的中文翻译都叫做循环经济,可见,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本质和内涵的界定还是有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对“用于循环的资源”和“循环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大致区分为“狭义循环经济”和“广义循环经济”。“狭义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循环经济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也就是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广义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像波尔丁、魏茨察克、我国最初引入循环经济概念的曲格平、诸大建、吴季松、安毅等大多数学者都持这样的观点。
可以看出,“广义循环经济”所指的“用于循环的资源”要比“狭义循环经济”所指的宽泛得多,“循环的方式”也有不同。“狭义循环经济”突出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是将原来社会生产的开环处连接起来的经济循环。而“广义循环经济”里已经没有废弃物的概念,它强调所有资源应该实现在经济体系内的循环利用,不仅要求把开环的社会生产闭合起来,即包括“狭义循环经济”概念,还要求按照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改变整个社会系统,包括技术支撑、生产组织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伦理道德观念等等,实现经济、环境、生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因此,“广义循环经济”往往同时被称为生态经济。简单地说,“狭义循环经济”是对人们追求自然资源投入、抛弃废弃物观念和做法的批判;而“广义循环经济”不仅包括上种批判,还包括对当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全面批判。因此,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是“广义循环经济”提出了循环经济更深的理念和更全面的奋斗目标。
二、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
1.理论基础
自然界普遍存在食物链,这就是循环经济理论构建的最初灵感来源。根据自然生态学原理,产业发展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存在相互关联作用;产业链如同生物链,能量和物质在产业链中可以实现类似生物链的逐级传递,由低级到高级,又由高级到低级循环往复流动,要素在循环流动中耦合;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可能是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或原料。王如松认为,循环经济就是人主动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去高效、和谐地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
随着系统论和生态学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不再是构建在自然食物链灵感基础上的空洞理论,而成为有科学理论依据的交叉学科。
根据系统论和生态学观点,经济系统被看成是一个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以从生态系统中取得自然资源来支撑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的体系。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取得动态平衡,实现人、自然与科学技术相和谐、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每个子系统存在自循环,各子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也就是生态系统,反过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起反作用,对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破坏生态系统,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因此,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以应用系统分析作为分析方法,把生物链循环作为研究对象,寻找各种控制方法来实现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研究属于交叉学科,需要系统学、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由于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目前并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法论。但是新兴的工业生态学、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将为循环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开拓空间。其中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就是把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分成不同的子系统,以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子系统的特征、运行规律,再把主要子系统构成一个大系统,研究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行规律,以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科学依据的科学。该学科的目的在于科学地研究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2.基本理论模型
(1)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 西方环境经济学家发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由此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假说。通过实证研究,曲线转折点在人均GDP5000—10000美元之间。因此,认为环境与发展存在两难。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也就是指这种情况。
(2)原因: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通过自然资源的投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追逐物质财富的增长,它只注重人工创造的价值,不准确地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只注重人造财富的积累,不去计量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它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由财富,不去考虑自然资源的逐渐稀缺性,也不去考虑如何解决资源的质量下降和耗竭性资源的枯竭等问题,更将大量末端产品视为废弃物抛向自然界。结果,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的缓冲能力下降,自净能力下降,抗逆能力下降。因此,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是导致环境与发展陷入两难的症结所在。
使传统线性增长模式成为资源耗费型增长的原因来自于几方面。第一,视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用资源替代了劳动,结果使劳动力过剩、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第二,把人的需求的满足局限于追求物质财富,导致过度的物质财富生产,浪费的加剧。一个为美国国家工程院所做的研究发现,人们所购买和消耗的物资中大约有93%没有物尽其用,而且80%的产品经一次使用后就被弃置了。据保罗·霍肯估计,美国的商品生产或包含在商品中的原材料99%在销售后的6周内就变成了废物。第三,对待废弃物的唯一态度就是扔弃到大自然,结果地球越来越成为垃圾场,大量不可降解物的堆积逐步把地球推向承载极限。
(3)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波尔丁认为,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变“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的经济;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着重于生产量的经济;变“单程式”经济为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1997年,国际10倍因子俱乐部向世界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领袖发表的卡诺勒斯(Camoules)宣言,提倡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10倍。
可见,提高资源效率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指标。这里魏茨察克明确指出,“资源效率”或“资源生产率”不同于意义模糊的“资源保护”,它意味着通过新技术以及与新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新途径实现用“一半的资源消耗创造双倍的财富”,资源消耗减少和财富增加是同步实现的。
(4)解决方法:1990年,戴利提出了“戴利三原则”, 基本揭示了循环经济解决环境与发展两难的途径和方法:第一,再生性资源:所有再生性资源的收获水平小于或等于种群生长率,也就是说对某种生物性资源的利用,不应超出这种生物种群的再生能力。第二,污染:要求所有可降解污染物的排放低于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第三,非再生性资源:要求将来非再生资源开采的收益分为收入流和投资流,投资流应投入于替代的再生性资源。
后来,在部分企业和国家实践基础上,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以及社会生产的客观规律,归纳出循环经济主要遵循的3R原则:首先,减量化原则(Reduce),主要是针对输入端的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和流程来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排放。在消费中,人们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减量化原则的核心是通过预防和全过程治理的方式来替代末端治理。其次,再利用原则(Reuse),主要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充分注意物质的循环利用。在生产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消费中,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以便于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给需要此物品的人。最后,资源化原则(Recycle),主要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的负荷。资源化既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又可变废为宝,实现废物的综合再利用。资源化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也就是将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把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的新产品。与此相适应,消费者也应增强消费再生物品的观念与意识,来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企业层次、区域层次、社会层次,因此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去建构循环经济体系:第一,从企业内部循环的维度,发展生态工业和持续农业;第二,从生产之间循环的维度,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第三,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
3.其他相关研究
(1)循环经济模型的形式化。比如,诸大建认为,循环经济考虑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因此构建了循环经济模型:I(经济对环境的影响)=P(人口)·A(消费水平)/T2(循环经济的技术,其特征是可再生的而不是开采性的)。在此经济模式中,经济系统追求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规模,在提高人类生存价值的同时使得环境影响越来越小。
再比如,吴季松在提出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方程的前提下,探讨了循环经济的经济含义:
其中S:可持续发展指数;R:经济生产中不可再生资源投入总量;P :人口总数量;UR:产业资源利用率;ER: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比例;EnR :非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包括资源循环型和智力型产业)比例。
当S-S当代≥0,就是可持续发展。一国人口越多,S越低;自然资源总量R越大,S指数越高;目前工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决策、产业结构、 生产技术和工人素质使资源利用率提高,S指数越高;一国非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成份越高, 可持续发展指数越高。循环经济就是尽可能降低经济生产中不可再生资源投入量R, 提高非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例EnR,提高产业资源利用率UR,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指数S提高。
(2)循环经济评价标准研究。陈锐、牛文远谈到, 循环经济有两种评价方法:清洁生产审计和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后者就是指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到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情况。
另外,循环经济的运行效果还可以通过发展指标来间接地衡量,这些发展指标包括: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提出了真实GDP或者绿色GDP来评价发展情况,真实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其中,自然部分的“虚数”,即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与资源配比不均衡,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等等。
1972年,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主张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 加进去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
1995年9月,世界银行在其《1995世界发展报告》中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4大组要素共同构成。
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作为评价发展水平的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可由其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能力——生存支持能力、发展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和智力支持能力——共同作用与综合作用所产生的“合力”表达。当前探索与建立一整套成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监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监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
(3)分类研究。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区、 不同国家等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都不相同,因此,循环经济研究的深入离不开具体地区、行业、部门、企业的分析。
比如,陆钟武根据循环物质的技术和经济特性把工业物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的物质应该尽可能充分循环;第二类,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一定合算,包括建筑材料和包装材料、溶剂等要研究循环技术,使其适宜循环;第三类,几乎无法进入大循环的,油漆、炸药等,要寻找代用品或替代方法。然后他分析了三个层面上的物质循环:小循环——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中循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大循环——工业产品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门,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根据各个层面通过循环提高资源效率的差别,认为应该最重视大循环,因为在经济规模基本稳定情况下,大循环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作用很大。
李健、顾培亮从循环经济角度,把制造系统定义为“一个以追求利润-环境双效为目标的技术经济系统”: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管理系统的支撑下,形成一个不断追求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售后服务,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系统。该系统运行有效的条件是:首先,具有先进的制造理念和技术:绿色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微加工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系统;再制造技术;可重构制造系统。其次,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敏捷制造;有创新精神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素质人员,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精益生产、准时制生产;供应链管理。
奈民夫·那顺等人根据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的特征和要求,对牧区、农区、林区、城镇的产业类型模式分别进行了循环经济可行性分析。同时还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体系,农作物秸秆产业化体系,发展沼气产业化体系,蚯蚓产业化体系等。
4.政策建议
根据对循环经济特征的理论分析,专家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社会从物质层面、体制法律支撑、经济奖励、税收优惠和相应的社会中介组织实行全方位变革,并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诸大建认为:从循环经济的环境维度出发,要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从经济维度出发,要实现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从就业维度出发,应该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过渡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
张磊等人认为,循环经济发展条件包括:法律驱动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现代创新机制。
吴季松认为,循环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先导,循环经济的市场与消费应该区别于传统工业经济:首先,要素市场应是国家宏观调控、引导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不完全市场;其次,循环经济的商品市场不应该是绝对自由竞争,而是提倡、培育绿色消费的市场。因此,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包括:用循环生产来解决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循环经济的贫困阶层政策;由于市场垄断而压制技术进步,因此鼓励占有市场份额不再起决定性作用。
刘萌芽等人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具有配套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更具体的政策建议:企业内要建立“绿色激励机制”,政府要建立“绿色财税制度”,市场要建立“绿色价格分配机制”。首先,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也是污染的主要源头,循环经济要从企业抓起。3R原则在企业实现有以下条件:(1)资源的稀缺性必须通过市场供求反映为高价格,否则企业没有压力实施减量原则。因此,应取消对自然资源的价格管制,并将部分垄断级差收益当作资源的再生费用留给企业;同时,重构资源的产权制度,对可能或已经留下“公地悲剧”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2)政府必须通过征收排污费等措施将企业生产过程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否则企业缺乏发展节能、清洁技术的外在压力。(3)企业内建立以降低社会成本为目标的“绿色激励制度”,加大企业环保盈亏的共享。(4)企业建立“绿色信息”公开制度,内部加强环境会计和“环保绩效考核”,便于投资者根据企业不遵守环境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做投资决策。
其次,区域内循环经济,要求实现区域内企业之间技术上的“范围经济”必须以合理分配“范围经济”收益及获得这种收益的投资成本为前提和基础。(1)实现产业和产品群的“仿生”集聚,必须具备相应的“栖息地”——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即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法律环境构造、监督考评体系建立与实施。(2)加大园外排污收费力度,园内外企业歧视性政策。
最后,利用分配机制驱动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实现:主要指“最终产品”——垃圾的循环。(1)大力教育消费者,逐步形成“绿色消费”习惯, 强制进行垃圾分类、企业废物回收、按国际标准实施“绿色标记”制度。(2)组织“绿色消费”结构调查,对各收入阶层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及垃圾丢弃量进行统计,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调节。(3)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从事经济效益小, 社会效益大的产品回收公司予以补贴。(4)对价格偏低未能反映社会成本的产品开征“生态消费税”,并用于补贴绿色替代品、绿色工艺的开发。(5)根据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弹性”(“绿色”消费量变动百分比与绿色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实行“绿色差别定价”等。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
在企业层面上,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制造法。又如20世纪9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饭店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实施3R法,并将之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在国家层面上,欧盟国家、北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指标。1996年10月,德国颁布新环境法律——《循环经济法》,核心思想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圈内。该法规定,生产中首先避免产生废物,要求工商业者从“摇篮到坟墓”地照管产品,意味着研制新产品时要考虑废物的清除问题,产品必须寿命长、维修便利、可拆除或重新利用。
我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辽宁省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广东省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为我国第一个根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工业园区,扬州市、贵阳市、上海市、北京市开始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城市。
四、对循环经济的有关评价
1.实现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以及社会革命的可能性途径
吴季松认为,生态经济,也就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整个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即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种理想化的目标对于刚刚步入起步阶段的循环经济来说还是相差太远,但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的深化最终会向目标不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的技术水平、社会的知识结构、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途径。魏茨察克在《四倍跃进》中也向我们描述了效率革命带来的光明前景。
2.存在的问题
正如很多人批评的那样,循环经济只是给人们勾画了未来的草图,图画所展示的真正图景是那么模糊,甚至不可信。有学者指出,虽然可持续发展战略概念已经提出近二十年,至今没有一个国家依据这一战略成功构筑以重建循环平衡、稳定人口增长、防止地下水位下降、保护森林和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生态型循环经济。不少学者从哲学等角度批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最多只是“减缓”生态恶化,而根本不是解决问题。
除去对循环经济的偏见,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
第一,技术的可行性。虽然魏茨察克展示了实现效率革命的许多新技术,但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来说,似乎还远远不够。从局部技术改进到全面技术升级,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相当程度的技术革命。
第二,社会生产体系演进的操作难度。如何实现生产技术的更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转移,生产组织方式的更替,消费模式的改变,社会分配机制的变更,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变化,地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调整等等,这里涉及广泛的利益以及利益实现方式的转变,无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制度、观念、习惯势力等造成的障碍。比如,李健等学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认识问题就包括:(1)对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认识不足;(2)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只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3)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穷问题是主要问题,这一问题没解决,谈什么循环经济;(4)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魏茨察克认为,提高资源效率的技术得不到应用的原因有:人们习惯上认为新技术总是高成本,所以不愿意改变思维模式,发掘新技术;市场垄断力量为了维持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压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因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些市场垄断力量的被淘汰。
第四,解决其他系统性问题的局限性。研究循环经济的学者坦言,虽然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为了回答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完全解决“增长的极限”问题,甚至可能只是答案的一小部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发展问题不仅遇到来自自然界的挑战,更来自于人类社会自身的挑战,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带来的不稳定。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不能因为发展循环经济而模糊了人类社会当前最主要的矛盾。K.施泰尼茨指出,在生产和利用使用价值时,应对整个社会劳动体制、社会化的再生产工程进行实质性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国家要通过极大的节省释放出“环境空间”和自然资源,同时需要其他条件让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获得发展:至少对最贫穷的国家免去债务,提供支持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技术,平衡由于不公平的贸易和消极的“进出口交换比率”产生的亏损等等。也正是这些系统性问题的存在,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更加受挫。
收稿日期:2005—11—09
标签: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