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论文_迟久棋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论文_迟久棋

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摘要:目前,建筑安全事故频发,深基坑支护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大危险源,必须保证基坑施工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故深基坑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当前深基坑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建筑;施工;稳定性

引言

施工单位按照合同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操作,为项目改造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图纸审核是施工施工操作的基本工作,从合同图纸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改造,才能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消除潜在性的质量隐患。为了改变传统施工模式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做好充分的管理准备,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方案,发挥施工操作部门对建筑施工的控制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施工操作目标。

1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深基坑指的是在地面以下下挖5m以上的空间,并且通过合理的利用以及开发最终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由于其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广,能有效地拓展地下空间满足大众需求,因此在目前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采用。随着深基坑工程在基坑开挖的深度、基坑的变形要求、周边环境的保护程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面临的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深基坑支护的选型和支护方式也越来越多,深基坑的设计、施工、管理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课题。

2建筑深基坑施工原则

2.1质量原则

深基坑是高层建筑的必要构成体,对其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与改革,是建筑过程精品,全面优质的必要过程。为了摆脱传统建筑质量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实施施工操作控制,提高深基坑施工质量水平,为城市生态化建筑创造有利条件。施工单位要结合深基坑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工况认真施工,较真实施,动态管理,对深基坑突发质量安全状态积极响应应对,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竣工验收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2.2标准原则

现代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超深地下连续墙、超深大直径扩底桩等基础形式出现在深基坑工程中。由于深基坑结构的特殊性,施工单位要对建筑质量进行综合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案,将质量标准化、安全措施标准化,确保基础施工结构符合合同质量标准,尤其是在两墙合一等需要细致控制预留预埋接驳器的工程中,较好的办法是采用固定措施、固定工序,将认为操作误差降到最低,同时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合同标准进行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案,在建造过程中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案。

2.3效益原则

新时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大型公共建筑比如机场、火车站的兴建同时伴随有大规模的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中常常存在长度较大的工程桩、墙,这些基础工程施工机具性能优异价格不菲,重视施工质量施工操作,尤其是重视渐变导致的累积误差,比如成槽成桩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在变化初期就要及时调整采取可行的一切手段纠偏才能保证成槽成桩质量,为后续工艺提供良好基础。某工程采用52m地下墙,其成槽泥浆性能稳定成槽后2小时,通过测绳检验,槽底沉渣只升高不到100mm;钢筋笼下放等后续工作非常顺利,反之同一工程相邻标段追求眼前效益,在泥浆配置方面过于节省,导致塌槽事故不断,甚至通过救援手段才避免导致事故发生。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前提是重视施工每一个细节,质量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投资。“质量优先”是建筑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理念,只有依赖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落地生根,融入每个施工人员心中,才能追求最大化的效益。

3深基坑支护类型及施工技术

3.1钢板桩支护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步入改革阶段,建筑行业经营面临诸多风险隐患,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优势,必须坚持“质量优先”的发展原则。现阶段,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建筑工程施工缺少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工程质量建设不达标,限制了项目规划与改造有序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板桩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把这种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被广泛应用于挡土和挡水。目前钢板桩常用的截面形式有U形、Z形和直腹板型。钢板桩由于施工简单而应用较广。同时由于钢板桩在地下室施工结束后需要拔出,因此应考虑拔出时对周围地基土和地表土的影响。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作业应注重以下细节及参数的控制:选择合理的导管数量。浇筑作业时选用导管数量根据槽段长度而定,当槽段超过4m,使用的导管数量至少为两根,当槽段长度不足2m使用一根导管即可。同时,当使用150mm导管时应将间距控制为2m,使用200mm导管时间距应为3m。另外,所用导管内径应为粗骨料的8倍左右。把握导管插入深度。导管进入深度应控制在2~4m,当进行顶面浇筑作业时插入深度可适当减小,将降低灌注速度。保证浇筑作业质量。浇筑作业时应固定好导管,避免其做横向运动,而且浇筑应连续进行,确保浇筑的均匀性。另外,浇筑的顶面高度应超过设计标高0.5m以上。

3.3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指柱列式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冲)孔灌注桩作为主要挡土结构的一种支护形式。柱列式间隔布置包括桩与桩之间有一定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柱列式灌注桩作为挡土围护结构有很好的刚度,但各桩之间的联系差必须在桩顶浇注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帽梁加以可靠联接。早期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对图纸、技术等方面审核不足,导致施工质量与预期标准不符合,限制了整个项目改造流程。城市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要实时调整现有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3.4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具有整体刚度大的特点和良好的止水防渗效果,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粘土和砂土等多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层软土需将墙体插入很深的情况。地下连续墙发展到既是基坑施工时的挡土围护结构,又是拟建主体结构的侧墙,如支撑得当,可较好地控制软土地层的变形。现阶段,施工单位对工程检验工作尚未健全机制,阶段性工程竣工之后,未能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检验处理,一些潜在性的工程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例如,检验部门对施工流程缺少检验,施工质量标准达不到合同规范指标,影响了工程操作流程的可持续性。

4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基本策略

4.1深基坑施工的管理

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邀请5位专家对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在专家论证通过并且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方可实施。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审批过的施工方案施工,决不允许私自优化设计或施工方案,杜绝偷工减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后,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第三方检测,锚杆(索)要进行拉拔试验,灌注桩和水泥搅拌桩要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最后在施工工期安排上尽量避开雨季开挖,减少基坑的裸露期,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4.2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支护需要加强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时监测施工现场与周边建筑,明确了解岩土变位、支护结构的特征、变形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超过设计监测预警值及时上报,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布置监测点、测斜孔、钢筋应力计等,并确保布设的质量及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的频率满足要求等。其次,当地质情况、地面荷载、管线布置等与设计情况不符时,必须要及时上报设计单位要求设计人员到现场解决。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为重要。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支护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与相关要求施工,加强基坑监测,通过全方位的控制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为建筑工程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旭红.谈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245-247.

[2]徐光权.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08:137-139.

论文作者:迟久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论文_迟久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