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新课程理念论文_魏瑜平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新课程理念论文_魏瑜平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口中学,514413)

摘要:江山代有人才出,时代在不断更迭,教育教学理念同样如此。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大有裨益。初中生处于一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同时也存在着性格叛逆的特点。如何利用语文学科集能力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塑造于一体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引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是每一名语文教师所需要切实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已然势在必行,其对于转变中学语文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地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笔者秉承初中新课改指导思想,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新课程理念进行探究,旨在为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思路与建议。

一、明确新课改精神

1、要充分教好初中语文课程,就要深入理解新课改精神。首先,来了解一下新课改之于教师的教学变化。第一点,确定课程意识。在新课改指导精神下,教师由原来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第二点,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意识,教师由原来的“传道,首页,解惑”,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创新思维的培育上。第三,由课堂教学上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同探讨语文课本的精髓。第四点,这是基于师生关系来看,不要动辄批评学生,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进行退出,帮助其改变。同时,在学习中,多鼓励,多表扬。构建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课上是师生,课下为益友。

2、这就要提到新课改对于学生的一些要求。学生是新课改下的发展者,教育的受益者。要求学生在初中语文课躺上,发散思维,发掘自身潜能。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与成人有所区别,应当契合自身实际进行学习。在新科改模式下,对于学生,强调的是一个“自主”。这个自主表现在以下方面: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监督。除了一个“自主”,还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认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二、构建创新性课堂

1、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一个“新”字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在一个“新”字。要求教师能把控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点,构建出一个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对于语文教学,需要追求一个目标多元化,时代特色化,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举个例子,在进行《最后一次演讲》这一课教学时,因为这是一篇情节性极强的课文,可提升学生的正义感与情怀。可以让同学先阅读至一半,然后让大家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对课文主题进行讨论。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请同学上来按照课文内容进行尝试性演讲,表明自己小组的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之后,由教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评价总结,评出最优秀的小组。这个例子,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上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陈旧模式,体现出了新颖的特点。当然,具体教学情况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实践。

2、创新地布置课后作业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不仅要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作业,也是对于语文教学大有裨益的。我们也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初中语文教学上,有一篇古文:《小石潭记》。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熟读课文,仔细理解,将其以一篇故事性作文的体裁进行写作,还可以加入一些学生自己想象的情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布置这种作业,有比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读背默写,这不仅是对作品的一种升华,同时也促进了作业的趣味性,潜移默化地使得学生想象力和文笔都得到提高。

3、教师的讲课方式要进行创新

教师的讲课方式不能局限于以前的旧方法:把课文难点重点提出来,直接给学生公布答案。这样会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弱化。比如,可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将一些难点,多音字,生僻字等抛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同时合作解决难题。最后由教师给出点评,完善他们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此外,在一些著名作者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作品,以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

4、评价方法要创新

传统的评价方法仅限于一个孤单的分数,以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优劣高低,显然是有悖于教育原理的。语文教学是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开拓他们看待事物的眼界,对生活展开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思考。上文所提到的,一个分数在其面前显然是苍白无力的。这就需要教师以一种新标准,站在一种新高度来评价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提问,证明其求知欲很强,教师在这一点上应该予以表扬,以鼓励更多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方便教师为其解答。有些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有的学生写作功底扎实,文笔好,甚至有的学生写得一手好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看到,并且予以表扬的闪光点。足以见得,在评价学生的方式上的创新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是很重要的。

三、课堂主体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课程改革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重视这一点。避免自己“先入为主”。要想实现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那么,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机制就十分重要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实践摸索,在此,笔者仅给出一些建议。第一点,少责罚学生,避免给课堂施加压力,不要让其害怕犯错,导致不愿参与课堂。第二点,多一些褒扬,初中学生,不论是在心理或者生理上,都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给以他们适当的表扬是有必要的。第三点,以幽默的方式进行授课,幽默感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课堂上尤其如此,很多教学就是因为独有的幽默感而带动了整个语文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寓教于乐的优秀学习经历。通过这些,教师能很好的将学生融入课堂主体。

2、教师是主体的引导者

学生作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体,但是,毕竟因为他们的年龄和学习经验不如我们教师。所以,教师这个引导者的身份就十分重要了。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很可能没有头绪,以至思考方向不正确也不能及时发觉。所以教师需要在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加以指点,在一些语文教学中容易使学生困惑的地方加以引导。

四、总结

新课程改革已然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以人文本”、“素质化教育”始终作为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学承担了培育优秀的、有素质的、有情操的学生的重担,希望广大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互相取长补短,在实际教学中实践开拓,以提高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浅薄,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请读者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邓主芳.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1):92-93.

[3]田琦.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D]. 西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魏瑜平(1980.10-),女,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人,学历:本科。

论文作者:魏瑜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新课程理念论文_魏瑜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