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旗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399

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活血化瘀法,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内科 临床应用 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uoxue huayu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method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3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00%),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only 3.33%,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6.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nal dise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ethod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血瘀常见于临床中,是一种病理产物,主要由身体内的淤血导致,包括停滞在脏腑中的血液以及血管中的血液[1]。这些淤血会直接或间接的对患者身体的脏腑器官产生作用,如血行不畅、离经之血等停滞在血脉、脏腑中会出现瘀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身体组织或脏腑,进而影响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以气血津液经络为主要指导,在内科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60例血瘀症患者,探究分析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血瘀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60名患者均符合活血化瘀的治疗条件,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9-68岁范围,平均年龄为(44.12±0.23)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其中腹痛患者10例,胃脘痛患者8例,头痛6例,心悸3例,胸痹3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8-69岁范围,平均年龄为(43.32±0.33)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其中腹痛患者11例,胃脘痛患者9例,头痛4例,心悸4例,胸痹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吸氧、吸痰等。

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中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因在临床上,气滞血瘀患者具有疼痛位置不确定且游走全身的特点,基于此特点,结合中医辩证治疗理论,应当对患者应用理气活血的治疗方式来调节患者的血气运行体系,从而在治疗患者淤血症状的同时起到调节患者血液循环系统运行功能的效果[2]。同时,由于寒凝血患者具有手足冰凉和容易受寒等特点,因此,应用温经活血方式,提高患者血液循环系统的舒畅程度。

具体如下:由瘀血内停、气机阻滞导致的腹痛,腹痛是瘀血内停症的疼痛,疼痛位置固定,常见舌质紫暗,脉象细涩,临床采用少腹逐瘀汤实现活血化瘀的目的;胃脘痛的位置固定,进食后严重,按压后疼痛更严重,患者常见脉涩,舌质紫暗,由阻滞脉络,瘀停胃络导致,使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以实现通络化瘀、理气和胃的疗效;由血瘀引起的头痛迁延难愈,患者舌苔薄白,舌质紫暗象细涩,采用通窍活血汤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心悸:心悸常在心痛时发作,表现为心中不安、憋闷,时常发生心痛,主要因血瘀阻滞心脉引起!临床可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治疗;由心血瘀阻导致的胸痹疼痛位置固定,疼痛牵连肩部、后背临床治疗以血化瘀、通脉止痛为主。

1.3观察指标

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包括呕吐、乏力、恶心等情况。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3个月内病情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3个月内病情偶有发作;无效: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 甚有加重迹象,3个月内病情频频发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瘀主要由于血离静脉、血运受阻所致,是病理变化的一种产物,多出现于患者脏腑器官、组织细胞中,血瘀可能影响脏腑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内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发挥通常经络和散结消瘀的功效[3],中医理论中认为,长期的瘀血极易导致头痛、痛经等疾病,虽然瘀血病变部位不同,但均可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疗法。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在以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过程中,尽管每种治疗方式的基本原理都是通则不痛,但应注意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根据不同位置的淤血,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例如由于寒凝所致的血瘀,应以温阳散寒为主;对于气血虚弱者,应注重补血补气。另外,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挥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一般药效较为猛烈,医护人员需要控制好药物的应用类型和数量,避免身体虚弱者过度活血化瘀,损伤患者正气。此外要明白活血化瘀有其局限性,应严格把握活血化瘀的禁忌,如对孕妇,切不可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

综上所述: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活血化瘀法,临床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而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作为中医内科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郑春艳.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体会.临床研究,2016,24(6):157.

[2]董娟,张又蓉.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3):67-68.

[3]刘爱霞.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6):1117-1118.

论文作者:张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