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行为分类新探_会计与审计论文

违纪行为分类新探_会计与审计论文

违纪问题分类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个人违纪与单位违纪。单位违纪又可称为集体违纪。个人违纪有财会人员违纪、实物负责人员违纪、业务经办人员违纪等,其主要问题是贪污、侵占挪用公款公物。个人违纪的发生与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审计时对内控制度有问题的被审计单位,应重点注意各类相关人员是否存在违纪问题,对审计中发现有个人违纪问题的单位,则应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完善内控制度的意见或建议。而内控制度对单位违纪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不能因内控制度完善而放松对单位违纪问题的审查。在一定时期对一定区域的审计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可以明确今后的审计对策。个人违纪居多,则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单位违纪居多,则应强化监督查处力度。

2.会计人员违纪与领导违纪。会计人员单位领导违纪同属于个人违纪类,这两类人员又有其特殊性。实际上,一个单位的违纪问题,绝大多数要通过会计和领导,但会计与领导个人的违纪问题,往往手段更隐蔽、后果更严重。所以,对这样的违纪问题,不但要做现实的处理,还要做好历史资料的整理、保存,留待以后考核会计人员及领导人员时使用。

3.个别单位违纪与整个系统违纪。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一旦发现某个或某些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纪问题,具有整个系统违纪的迹象,则应对该系统该类问题进行全面审计,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对那些统一安排、统一行动的违纪问题,不仅要追究各个单位的责任,更要严肃追究系统主管部门的责任。

4.主动违纪与被动违纪。大多数违纪问题是主观故意的,称之为主动违纪。也有一些违纪问题是上级部门统一安排的、有关部门指使的,这些称之为被动违纪。如上级主管部门为了完成利润指标,统一要求所属单位不提取折旧、做虚假销售;税收工作人员在年末前为了明年任务好完成,授意所管企业当期应缴税金先不缴,隐匿起来,待需要时再上缴;银行为了完成储蓄任务,与开户单位"沟通",将各种公款转为储蓄等等。对被动违纪问题的主要责任单位(人),要给予严肃的处理处罚,还要以此为线索,查一查是否还令其他单位发生违纪。主要责任单位有可能不在本级审计机关的管辖范围之内,应向上级审计机关反映。还有一类违纪问题,是由于会计人员不熟悉业务造成的,也可算做被动违纪。对此应加强财政、财务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在审计处理时要有所区别。

5.账面反映明显的违纪与隐匿的违纪。这两类问题的增减变化,往往可以说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违纪主体的一些情况。隐匿的问题由少增多,一方面说明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挖掘违纪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违纪人员企图逃避监督的心理也在不断升级。反之,明显的违纪问题由少增多,往往说明监督乏力,违纪的风气上扬。隐匿的问题减少,可能是违纪主体变换手法,采取更隐蔽的伎俩,审计技术有待提高。明显的问题减少,可能是由明转暗,应注意深入细致地检查。总之,应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调整相应的审计对策。

6.初发的违纪与屡犯的违纪。按违纪问题在同一被审计单位出现的次数,可分为初发与屡犯。对屡犯的违纪问题,既要在审计决定中严肃指明是屡犯的违纪问题,在审计处理处罚上从严从重,还要深入分析屡查屡犯的原因,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初发的违纪问题,也不可掉以轻心,既要给予相应的处理处罚,还要采取措施杜绝再次发生类似的违纪问题。

7.普遍存在的违纪与偶发性违纪。有些违纪问题在许多被审计单位都存在,称之为普遍性违纪问题;有些违纪问题只有个别单位偶尔发现,称之为偶发性违纪问题。如若没有发现某被审计单位有普遍性违纪问题,则应注意是否在审计中有遗漏,是否有类似的"变形"违纪问题。如若发现了偶发性违纪问题,应及时分析产生该问题的诱因是否广泛存在,查出该问题是否有特殊值得总结的经验,对于指导其他审计项目是十分有意义的。

8.可逆性违纪与不可逆性违纪。按违纪问题能否进行恢复性的处理,可做出这种分类。如挪用扶贫专项资金买车、建楼,可将车、楼卖掉,恢复原资金用途,这是可逆性违纪问题。如损失浪费等违纪问题,则是不可逆的。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对可逆性违纪问题,首先要进行恢复性处理,再辅以相应地制裁性审计处罚。对不可逆性违纪问题,除了进行严肃的审计处罚外,还要在防止以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上下功夫。

9.单发性违纪与双向性违纪。有些违纪问题必须由两个以上单位参与方能形成,称为双向性违纪问题。在某单位发现了双向性违纪问题,应"横向延伸"到对方单位,对同一个违纪问题的参与双方,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处罚,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审计的威慑作用。

10.审计独立发现的违纪与有领导交办、举报线索查出的违纪。对于有外来线索才查出的违纪问题,审计人员应分析如果该问题没有线索,应从哪些渠道入手,用什么审计方法能够查出来,以便在其他审计项目中扩大审计视野,减少审计风险。如经分析某类问题没有外来线索,审计不可能独立查出来,或者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够查出来,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可能查不出来。那么就应该进一步开辟举报的渠道,或者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标签:;  ;  

违纪行为分类新探_会计与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