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失效机理与薄弱环节研究论文_魏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失效机理与薄弱环节研究论文_魏翔

国网山西检修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由于智能变电站具有智能电子元件多、信息类型复杂等特点,进而降低了的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某何种程度上给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隐患。随着我国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智能变电站发展应用的普及,加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迫在眉睫。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失效机理;

智能变电站中新技术应用下,其继电保护的结构、实现方法以及运检模式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均有所改变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失效机理与薄弱环节也相应变化。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要求,要求继电保护不发生误动、不拒动。建立分析模型作为当前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必要环节,主要包括模拟法、解析法两种。所谓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加侧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指标的分析,通过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元件、整体系统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1 智能变电站及继电保护内容阐述

所谓的智能变电站主要是指通过使用先进可靠、集成与环保的智能设备,在变电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的要求下,能够自助实现变电站数据信息的采集、测量、保护、计量以及监测,同时要求该类型变电站能够具备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以及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一般来说,智能变电站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特点,其对智能电子设备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使用,能够影响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主要是针对智能变电站系统安全建设与运行所提供的保护供电设施。在智能变电站的具体运行中,对于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异常情况,继电保护通过发出报警信号、必要的隔离措施,进而对运行的电力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主要受到智能变电站总体框架、网络通信技术、智能电子设备、电子式互感器以及IEC61850标准等五个要素的影响,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靠。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挑战与优势

继电保护是保障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最后一道屏障。智能变电站中新技术的应用给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运行带了更多新挑战与问题。

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导致新的风险点产生,对风险点认知不足会给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相较于传统站,智能站内设备众多,二次虚回路联系密切而且无法直视,给运检人员带来了更多挑战。

但是另一方面智能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又具有很多优势:

(1) 站内智能电子设备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集成度更高,更有利于对设备状态与继电保护状态的监测;

(2) 全站基于IEC-61850-2标准建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望实现在线运检;

(3) 利用软压板来代替了硬压板,安全隔离措施更加完善也更便于实现;

(4) 可实现对二次回路的实时监测。

为了更好利用智能变电站的这些优势,需要解决此前的问题,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因此,研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失效机理以及薄弱环节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 继电保护失效机理探讨

此前的研究简单的将继电保护失效的原因归结于元器件故障或者装置内部模块的故障。除此类故障外,最主要的就是信息交互失效导致的继电保护失效。针对信息交互失效导致继电保护出现运行失效的六类失效现象,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检阶段分析其原因:

(1) 过程层网络失效:过程层网络在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需要谨慎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阶段中,不存在导致过程层网络失效的原因;在施工阶段,由于搭建网络存在问题、配置错误或者性能测试不齐全均可会留下导致过程层网络失效的隐患;在运检阶段,交换机故障、通讯参数配置错误、光纤连接错误或者网络攻击均可能导致过程层网络失效。

(2) 虚回路失效:虚端子的连接直接关系了保护是否能正确动作。一般虚端子完成后就不会再修改。在设计阶段中,设计院虚端子模型配置错误或者虚端子连接设计错误都有可能存在;在施工阶段,厂家连接错误的虚端子或者CID文件生成错误都导致虚回路失效。

(3) 软压板失效:智能站内软压板替代了原有的硬压板,软压板的投入正确直接关乎着保护是否能正确动作。在设计阶段中,不存在导致软压板失效的原因;在施工阶段,由于软压板功能调试不全面、定值错误或者最后压板定值核对出错均可会导致软压板失效;在运检阶段,安措制定遗漏、错投退软压板均可能导致软压板失效。

(4) 检修机制失效:检修压板的存在给信息的传递设置了一道“闸门”,只有同样投入检修压板的设备才能互相交互信息;在设计阶段中,不存在导致检修机制失效的原因;在施工阶段,由于检修压板状态与所发报文检修位核对失败会导致检修机制失效;在运检阶段,交换机故障、通讯参数配置错误、光纤连接错误或者网络攻击均可能导致过程层网络失效。

(5) “报文有效性判断”功能失效:报文有效性判断决定了保护装置是否会使用该报文,一般而言只会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导致其失效。仅在施工阶段,由于对“报文有效性判断”没有进行充分测试才会留下导致“报文有效性判断”功能失效的隐患。

(6) 信息异常:一般信息异常主要是采样不同步、装置对时参数或者额定延时的影响。仅在运检阶段,出现双AD采样不一致、报文乱序或者失步报文等信息异常会导致继电保护失效。

4智能站继电保护薄弱环节研究

将信息交互失败现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信息交互失败,第二类是期望外信息交互,针对这两类分析失效机制影响中间的薄弱环节。

信息交互失败现象中,按影响程度排名: (1) 过程层网络失效的影响因素无疑是最严重的; (2) 装置的同步对时出现问题的影响相对较大; (3) 虚回路失效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4) 软压板的误操作影响适中; (5) “报文有效性判断”功能失效和检修机制失效的影响较小。过程层网络、虚回路以及安措的布置与恢复是导致继电保护信息交互失败的薄弱环节。

期望外信息交互现象中,按影响程度排名: (1) 虚回路失效与软压板失效的影响因素无疑是最严重的; (2) “报文有效性判断”功能失效的影响相对较大; (3) 检修机制失效的影响相对适中; (4) 软压板的误操作影响适中; (5) 过程层网络失、安措执行与恢复与装置对时失败的影响较小。虚回路、报文的质量以及安措的布置与恢复是导致继电保护期望外信息交互的薄弱环节。

5 结论

本文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挑战与优势,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失效因素及其机理,确定了智能站继电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助于运检人员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把控,提升继电保护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斌.智能变电站要点及其运行维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 (32) :83.

[2]樊懋,肖龙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J].科技风,2018 (35) :199.

[3]温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8 (35) :241.

[4]陈水耀.继电保护失效检测及检修策略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05) .

[5]龙翩翩.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失效模型与在线运检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魏翔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失效机理与薄弱环节研究论文_魏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