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充实课堂,“生本”点亮人生论文_李巧玲

“书本”充实课堂,“生本”点亮人生论文_李巧玲

(孙吴县第二中学,黑龙江省 黑河市 164200)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好多老师也都在积极地提升理论知识水平,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努力使自己的课堂高效。特别是在我校构建了“问题式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后,“读、议、亮、点、拓”五流程,“自主、自由、自信”三特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根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已基本形成。教师们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了,但在初涉教育改革之水时,难免有所偏颇,以生为本既是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尽可能让学生多读、说、写、做、练等,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创新精神。但不能离开书本,书本书本以书为根本,好多老师已经把教科书扔到一边去了,以生为本,所以书就可以休息了。只要学生主动学习,他们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想怎样表述就怎样和表述吧!物理学科又是要求非常严谨的学科,所以教材还是要吃透、吃准的。而且以生为本和以书为本两者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那就要看我们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下面就以我的《力》的章末知识梳理一节课为例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国际单位;了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即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知道弹力及产生的原因;会找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理解弹力的方向;理解弹力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 知道重力及产生原因;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理解g = 9.8N/Kg的意义,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计算重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亲身体验 “物体施、受力”的过程;探究“弹力影响因素”;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价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体验力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兴趣。乐于从生活走向物理,再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求知欲,激发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思路:

利用“问题式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零碎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在头脑里构成知识网络,同时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配以生活实例,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和单位、力的示意图;弹力产生原因;重力概念及计算。

2、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力的受力物体和方向的确定;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同桌互相使劲击一下掌,感受一下有没有力的存在。

生:有,疼。

师:我要用一根橡皮筋把小纸团弹射出去,怎么办?

生:把橡皮筋拉开后,就可以把纸团弹出去了。

师:这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出示重锤)

生:异口同声:重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下面我们就来复习力、弹力、重力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玩具引入新课,既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自主复习,回顾旧知

师:课件展示复习提纲。

生:先自主“读”书,按提纲回忆旧知。自己弄不透的知识点可以小组“议”,也可以与老师“议”。

师:到学习小组中巡视自主学习情况,同时释疑、“点”拨。

设计意图:养成学生自主读书的好习惯,提升自己会读的能力,增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情谊。但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适时点拨,不要“一言堂”要做到点到难点,点到疑点、点到亮点。然后由学生攻破难点,解决疑点,展示亮点。

师:下面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生:按课件提纲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师:要引用生活实例点拨: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中,作用在生活中的体现;②力的作用效果之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的两种情况(运动快慢变化和运动方向变化)③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5个;④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⑤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回答问答题时,要结合题回答不能只答这句话;⑥弹力的施、受力物体的分析及弹力方向的确定;⑦弹簧测力计原理中“在弹性限度内”和“弹簧的伸长量”;⑧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中“校零”和弹簧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⑨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表述方法有四种。

设计意图:知识点要求严谨的地方一定参看书本,使学生吃透,较难的知识点要结合实例分析透彻。像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表述方法,新课时一定都讲过,但学生很难归纳整理放到一起,形成知识框架,这就要教师“拓”展、延伸,授之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

3、回顾所学,融会贯通

师:自己闭上眼睛“过电影”把刚才梳理的知识点自主在大脑中回放一遍电影。

生:闭眼主动回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内化知识的时段,先知道,再理解,最后内化为自己的。

课后思考

这是一节生本教育课堂的设计,所以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学生看书、讨论交流、展示所学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讲解展示能力都得以提升。教师只起主导的作用,学生有困难我解决,学生有疑问我解答,学生学习方向有偏颇我引导,学生不能拓宽知识面我点拨。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舍本逐末,一直以教材为根本,读时自主看教材;议时借助、参照教材;亮时围绕教材;教师点时以教材为依据;拓时以教材为基础延伸知识层面。甚至有时我们质疑教材,完善教材,例如教材并没有提到弹力的方向,我们通过探究得出弹力的方向与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一致。

所以说生本与书本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更加高效,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能力的生成,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简介:李巧玲(1964.4.—),女,大学本科,山东成武人,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论文作者:李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书本”充实课堂,“生本”点亮人生论文_李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