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唐瑞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唐瑞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不管是何种疾病,要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都需要配合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众所周知的是,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高血糖疾病,具有多发性、遗传性等特点。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效果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1]。研究显示,相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率要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引发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进而使得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呈现异常,进而促使心血管疾病出现[2]。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多脏器衰竭、神经病变以及心血管病变等多种严重并发症[3]。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患者的心理压力也较大。因此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健康教育

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除了采用以往口头健康宣教的模式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例如,护理人员可以制作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健康教育手册中可以放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还可以包括患者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患者组织起来,一同观看与糖尿病有关的视频,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使其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了解。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要定期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测量,并向其发放糖尿病足防治手册。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患者对饮食进行有效控制,其次,要指导患者对血糖进行测量,并且自主观察血糖的高低变化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还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机制等,病情危害、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等等,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加强疾病控制与治疗。

2.心理健康教育

2.1认知了解

因为患者的生活背景以及文化程度等具有差异性,因此对疾病的了解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介绍糖尿病的起因以及相关防治知识,帮助其改正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其次,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性、科学性的评估,对引发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消极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

2.2心理护理的加强

因为糖尿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属于一种慢性病,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治愈,再加上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其生理与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治疗依从性指的是患者遵循医嘱的符合程度,糖尿病患者治疗之后,在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速度较慢,因此很容易丧失治疗信心,这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较大影响,进而会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护理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糖尿病治愈的相关方法,如果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就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将自我维护能力提高。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患者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良好心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来控制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3.饮食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构建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要以患者的血糖情况与饮食量为依据,嘱咐患者不要暴饮暴食。其次,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食物以蔬菜杂粮、优质蛋白为主,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的水果,而且要保证患者饮食的规律性,还要平衡膳食、保证营养,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以食疗代替药物依赖。

4.运动健康教育

运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促使患者的血糖降低,并且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注重运动项目的多样性,指导患者进行中强度与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项目,例如打网球、交谊舞、太极拳、跑步以及步行等,每周进行五次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为三十分钟左右,并且运动量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患者在运动之后出现了胸闷、大汗淋漓以及乏力等现象,则说明患者的运动量过大,需要适当减少。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持之以恒的运动,并且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另外,运动时护理人员需做全程陪护,以防患者在运动中出现不适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5.用药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剂量、服用时间、作用以及用药之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向其讲解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并且嘱咐其对注射部位进行有计划的变动。

6.低血糖健康教育

临床上,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患者的血糖波动过大,并且出现头晕、手抖、乏力、出冷汗以及心慌等糖尿病低血糖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血液葡萄糖检测,并且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对其血液电解质紊乱现象进行纠正,并且马上给予其静脉注射葡萄糖。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家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就要立即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7.结语

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与此同时,该疾病就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除了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外,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健康教育,能够将患者的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并且有效预防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晓晟,赵秀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2(28):113-114.

[2]刘玉荣,张春辉.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9(17):170-171+180.

[3]岳桓民.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8(20):113-115.

论文作者:唐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唐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