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_张孝燕

张孝燕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安徽/马鞍山243000

血管内科护师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出院时,两组的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在遵医行为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一方面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老年人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并且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治疗[1]。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为年龄较大、病情比较严重,再加上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遵医行为不高,血压控制较差,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3.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中32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为(75.4±10.4)岁,平均病程为(4.5±3.2)年;观察组中33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为(75.5±10.6)岁,平均病程为(4.6±3.4)年。两组的病程、年龄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主要接受常规护理,即简单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且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等。

1.2.2观察组

1.2.2.1个别指导

通常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责任护士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比如指导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正确对血压进行测量,给他们讲解血压的相关知识,叮嘱他们掌握血压的正常值,定时对血压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病情比较严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并且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支持和关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对患者的不良心态进行纠正,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1.2.2.2集中讲座

责任护士定期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织在一起,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预防并发症、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等,让患者认识到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血压的影响,使患者对高血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高。

1.2.2.3生活指导

责任护士应该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饮食,坚持低脂、低盐的基本原则,指导患者尽量食用容易消化、清淡的、富含营养的食物,戒烟戒酒,严禁食用冰冷的、辛辣的、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并发症。同时,还应该指导患者适当参与一些户外运动,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比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散步以及慢跑等,控制好运动量,以轻度呼吸加快和稍微出汗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空腹运动,避免发生低血压事件。

1.2.2.4服药指导

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种方法,老年患者因为年龄较大,记忆力明显减退,服药依从性不高,所以加强健康指导和用药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一般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时间给药法,即将患者的病理生理节律作为基本依据,对给药剂量和时间进行调整,与患者的疾病节律变化和生物周期特点相结合,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对于每天3次给药的患者,需要安排三个时间段,分别是7:00、15:00以及22:00;对于每天2次给药的患者,需要安排两个时间段,分别是7:00和22:00;对于每天给药1次的患者,通常可以选择7:00服药,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观察两组的收缩压变化,同时调查两组的遵医行为。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组间收缩压对比,采用X2检验组间遵医行为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4.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变化对比

两组出院时的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5.讨论

护理干预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为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提高,对血压进行控制,使并发症减少,从而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2]。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针对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对血压进行监测,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对疾病发展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同时,护理人员通过行为、态度以及语言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使患者的烦恼和顾虑解除,使患者的痛苦减轻,积极主动配合治疗[4]。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遵医行为高,且收缩压控制好,效果显著。由此可见,临床上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稳定血压水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建秀,陈水琼,叶翠华,胡燕萍.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9(9):119-120.

[2]邓丽金,郑丽维,郑智慧,危椠罡,陈丰.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1,16(3):1-4.

[3]宋学香,姚辉,张雪红. 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19(4):413-415.

[4]张士翠,付菱.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12(3):1114-1115.

论文作者:张孝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_张孝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