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马倩娅

中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马倩娅

马倩娅

(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 214400)

【摘要】目的 探究中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3 月-2015 年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 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结果 引起老年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其次为高脂血症、饮食因素。经过临床积极对症治疗后,54 例患者中仅出现2 例患者因严重心、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3.71%,其余患者(96.29%)均好转出院(治愈37 例,好转15 例)。 结论 老年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老年常见疾病,临床应早期给予其明确的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中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25-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使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1]。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自身合并症会对临床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之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老年胰腺炎患者若得不到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有可能导致死亡,因此临床在面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时,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深入研究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现回顾性分析2011 年3 月-2015 年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 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 年3 月-2015 年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 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中男25 例,女29 例;年龄45 岁-81 岁,平均年龄(68.9±2.3)岁。患者发病因素,因胆道疾病致病44 例(81.48%);因高脂血症致病5 例(9.25%);因饮食因素致病4 例(7.40%);另有致病因素不明1 例(1.85%)。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呕吐为主。

1.2 治疗方法

本组54 例患者在确诊后,应给予其禁食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对腹胀明显的患者应立即给予胃肠减压治疗,目的为有效地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2],方法为胃管插入后连接负压装置,并持续性地抽取患者胃内容物。解痉镇痛治疗的方法:给予患者阿托品、度冷丁肌肉注射治疗。抗感染治疗的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给予甲硝锉静脉注射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可给予三代头孢、替硝唑治疗。抑制胰腺分泌治疗的方法:给予轻度患者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的静脉滴注治疗,给予重症患者则增加善宁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给予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氨基酸、白蛋白。此外对于存在血糖升高的患者,应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本组54 例患者中另有7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于治疗后期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6 例开腹胆囊切除术、1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笔者将此次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进行了如下分级:将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恢复正常的患者称为治愈;将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血、尿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明显降低的患者称为好转。

2 结果

引起老年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其次为高脂血症、饮食因素。经过临床积极对症治疗后,54 例患者中仅出现2 例患者因严重心、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3.71%,其余患者(96.29%)均好转出院(治愈37 例,好转15 例)。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胰腺管内的压力升高、胰腺过量的分泌促进活性胰腺酶溢出并进入胰腺间质,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这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发生机制。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患者自身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且发病后的并发症较多,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为研究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对5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将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具体如下[3]:(1)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难以明确诊断。对于这类患者,临床在接诊时,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往的临床经验显示,对此类患者实施影像学 CT 监测,不仅可以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还可以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地调整治疗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2) 老年患者因其自身因素,常会伴有并发症。例如老年患者的腹部肌肉萎缩,因此对于腹部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老年患者的腹膜炎症反应不明显;老年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机体内的器官功能发生退化,这就导致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患者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休克反应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不良现象,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老年患者病情较重,甚至患者发生死亡。本组54 例患者中2 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发生死亡,死亡率3.71%,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因此临床应对老年患者实施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方可遏制病情的恶化、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老年常见疾病,临床应早期给予其明确的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卫红.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胰腺炎病因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207-208.

[2] 徐艳琴. 青、中、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预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65-66.

[3] 郭冬.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分析[J]. 当代医学,2014,(4):40-41.

论文作者:马倩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中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马倩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