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4700)
(新疆塔城地区疾控中心 834700)
塔城市自1988年实施计划免疫冷链运转以来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但自今年9月以来在我市城乡部分小学相继发生了较多类似麻疹病例,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与漫延,我市疾控中心积极组织对部分发病单位进行了应急疫苗接种,但在接种一个月后仍然未能终止发病,为了评价其麻疹接种效果更能客观地反映我市学龄儿童的实际免疫水平,我们在调查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的同时,采耳垂血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抽样方法:
为了解我市学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并为今后控制麻疹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了整群随抽样方法对5所学校的300名学龄儿童进行统一的血清采集。
2、采血方法:
在对每个儿童进行接种情况调查的同时,采耳垂血0.3m1,分离血清,置于-20℃保存备检同时送地区疾控中心检验。
3、检验方法和判定结果
采用ELISA方法测定麻疹IgG抗体,试剂购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抗体滴度以>200为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果:
1.5所学校学龄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
全市5所学校供检测300名学龄儿童,实际监测血清份数为287,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1%,处于较高水平的300名学龄儿童的麻疹抗体GMT为1:668.3
(见表1)
2、城乡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的比较,在被检测的300名学龄儿童中,城镇儿童199名,阳性率为98.9%,GLMT1:5741,农村儿童101,阳性率为85%,GMT为1:444.6;城市学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高于农村学龄儿童(见表2)
表2:城乡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的比较阳性率X2=22.69 P>0.01
3、不同性别学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比较(见表3)
阳性率X2=1.53 P>0.05
4、不同民族漟龄儿童麻疹抗体不平比较:
在被监测的300名学龄儿童中汉族儿童201名,阳性率为98.4%,GMT1:698.2少数民族儿童99名,阳性率为85.5%,GMT1:612.3,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以抗体滴度>1:800为高保护水平比较,汉族学龄儿童高于少数民族学龄儿童(见表4)
不同民族学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比较
阳性率X2=19.04 P<0.01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说明,我市MV抗体阳性率达94.1%,GMT=668.3,抗体滴度1:800的儿童占检测人数60%以上,表明我市学龄儿童总体形成免疫屏联,被抽查的城镇三所学校学龄儿童MV接种率高达98.9%,抗体阳性率也高于农村,农村据进一步调查,个别被抽查的乡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突出接种笔下接种及无效接种现象,造成城乡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差异的原因是:城市经济及群众卫生保障意义较强接种人员队伍不稳定,计划免疫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差,不能保证接种质量影响了免疫效果,同时客观上还存在个别乡村供电不正常,疫苗贮放不当致使疫苗效价下降等因素而至导致免疫失败。
汉族学龄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原因是: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对计划免疫工作认识不够以及生活习惯宗教传统家庭因素等有关系。
这次麻疹抗体监测麻疹疫苗接种率高达98.9%,300名在校儿童实际监测血清份数287,麻抗阳性率为94.1%,麻疹抗体的GMT为1:668.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血清学诊断以及患者临床症状和体证可以排除麻疹。
建议:
①加强冷链管理,确保常规及加强免疫的正常运行,对供电不正常的乡村要及时更换冰排,保证疫苗效果。
②加强对防保人员及村医生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
③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检查除查疫苗接种率外,应同时检测抗体水平,了解真实工作量,并可为今后制定计划免疫,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而达到控制消除麻疹的目标。
论文作者:木拉提,,巴哈尔.托乎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抗体论文; 学龄儿童论文; 麻疹论文; 水平论文; 阳性论文; 儿童论文; 塔城市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