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雅”课程建构及实施构想论文_奂春华,刘继芬

学校所在地鹿苑茶已有750年的历史,1991年获 “中国文化名茶”奖,同年获全国名茶品质认证。基于一校一特茶文化建设办学需求,基于学校“茶”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分析校情,结合域情,提出构建“和雅”文化课程立校的特色发展之路。课程理念来自“茶”的内蕴:品茶也,静谧、和谐、内敛、优雅之举。学校需要一份温馨、和美、雅致,课堂也要,孩子们成长更需要。(附:和雅课程体系建构图)

一、“和雅”课程理念

“和”和“雅”是安鹿小学特色定位,“和雅”即“和而不同,雅而有致”,“和而不同”具体是指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助、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雅而有致”具体指“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为此,确定“和雅”核心课程理念,塑造“和雅”教师团队,建立“和雅”特色课程文化,促使每一位学生和谐优雅地全面发展。

二、“和雅”课程建设目标

“和雅”课程建设思路是:“优化国家课程、提升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突出特色课程,做到‘三个关注’和‘三个结合’,即‘关注淳真和美、关注厚积薄发、关注温文尔雅’及‘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与学校发展愿景相结合’。努力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构建“和雅”的课程体系,创设适合每位孩子发展的自主自然的教育环境,充分挖掘和展示其自身才能和潜质的教育,以实现孩子的“优雅、阳光、出彩”。

2、努力开发具有开阔视野,深度剖析学校特色的课程,拓展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成就一支面向未来教育的专业型团队,以实现教师的“儒雅、健康、光彩”。

3、在坚持实施生本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探索课程规划、开发与实施等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点的课程特色,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校园的“高雅、人文、精彩”。

三、“和雅”课程结构

基于“茶”的内蕴,要实现“和雅”课程理念,从三个层面建构课程体系,即第一层面(精神层面)“淳真和美”,第二层面(知识层面)“厚积薄发”,第三层面(行动层面)温文尔雅。课程建构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其中校本课程分“特色校本”、“学科校本”和“其他课程校本”,“黄茶文化”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其他校本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充分利用地域特点和特有文化,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

学校课程设置突出对“和雅人格品质”与“创新学习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以学校育人目标为课程设计主线的“一核心、五领域”的“和雅”课程结构。

“一核心”:课程建设始终围绕安鹿小学的育人目标——“促使每一位学生和谐优雅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四德”(担当、合作、创新、包容)“四力”(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社交力)具有“四有”(有独立人格,有儒雅气质,有高雅情趣,有鉴美能力)的和雅出彩安小人。

“五领域”:根据学科特点,将国家课程和各个学科分类整合,形成五大领域:“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生活与探究”。

四、“和雅”课程实施构想

学校课程规划仅仅是学科课程设计的一个宏伟蓝图,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最终依赖于学校课程的实施。我们将精心设计,周密落实,力争做出效果。

1、实事做“实”,精细管理,有效运作“和雅”课程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对课程管理加强规范建设,才能有章可循,才能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作用。

(1)充分解读,科学定位三级课程

“和雅”课程体系是在充分研读“课程设置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建构的,兼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社团课程”。“国家课程”分设为五大领域:“品德与健康”(道法与体育)、“语言与阅读”(语文与英语)、“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信息)、“艺术与审美”(美术与音乐)、“生活与探究”(数学与综合),以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地方课程”主要根据地方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健康、环保等教育。“校本社团课程”彰显“特色校本”,考虑“学科校本”、其他校本社团课程,在“其他校本社团课程”中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充分体现个性差异,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提升综合素养。

(2)团队合力,搭建“和雅”课程管理机构(如图)

(3)智慧汇聚,探讨值得推广的课程开发流程 (如图)

2、特色做“特”,项目推动,培育“和雅”课程特色

在培养和发展儿童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推进三个特色项目课程:“十和十雅”课程;“三个一”阳光课程;“和雅”茶香评价课程。

(1)推出安小“和雅”课程:仪表“和雅”课程、上学“和雅”课程、课堂“和雅”课程、课间“和雅”课程、路队“和雅”课程、就餐“和雅”课程、集会“和雅”课程、言谈“和雅”课程、出游“和雅” 课程、环保“和雅”课程。

(2)践行“三个一”阳光课程:每天40分钟特色大课间;每天30分钟快乐大阅读;每天10分钟器乐演奏。

(3)构建“和雅阳光评价”课程:真正落实无差别化评价,激励师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在评价中欣赏他人,在评价中共同进步。学生评价形成“一卡、一章、一册”的过程性评价:

评价类型:茶香小组、茶香班级、茶香寝室、茶香少年

评价方式:日评、月评、阶段评、期末评,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

“一卡”即“安小少年点赞卡”,它记录学生当天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一章”指各项目的特色章,如经典诵读过关章、英语会话章等;“一册”:指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小学生和雅阳光评价手册》:对学习习惯、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情况作综合记录评价。

教师评价:与茶文化有机融合,设置有实干兴校教师、精进致远教师、敬业爱生教师、优雅娴静教师、无私奉献教师、互助友爱教师。

3、强项做“强”,五大渠道,实施“和雅”课程

我们本着“环境渗透、学科促进、活动体验、实践发展”的理念,从五大渠道推进“和雅”课程实施,促使师生健康快乐、和谐优雅的全面发展。

(1)环境渗透:以校园遍布黄茶为形象标志,校园内设茶韵楼、茶香楼、茶和楼,各处墙壁布置“黄茶”制作园;教室设置黄茶内蕴园地……让学生随时受到“和谐美好、静谧典雅、博采众长”的熏陶、浸润。

(2)学科课堂:各学科围绕“2.0版生本课堂”核心要素,学科课堂教学与学科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开展“快乐活力、和谐典雅”课堂模式探讨,积极尝试“四把”教学,构建“自主发现——合作分享——快乐练习——优雅成长”的和雅课堂教学模式,关照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构建和美雅致的学习氛围。

(3)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一:“安小读书讲坛”

开设“安小读书讲坛”,目的是为了促进大阅读能深度开展,让学生真正乐读书、勤读书、读好书,是以往“阅读与分享”的延伸,活动关注分享者与倾听者之间的阅读互补、阅读互动,由“一人分享”带动“全员分享”、由“一点分享”带动“全面分享”。

主题活动二:“精彩茶艺展示”

茶艺应成为半数以上学生必掌握的一项技能,在重大节日,学生要进行茶艺展示,在茶艺展示中,巧妙地将茶艺与文化重构,即茶艺与诵读重构、话剧与茶舞重构、彩绘与茶故事重构、生态与茶种植重构,通过展示,受到静谧、和气、典雅、圣洁的熏陶,形成优良的品质。

主题活动三:“茶花朵朵绽开”

利用“黄茶花”的特点开发年段班级活动微课程:低段开发话题为“我是美丽黄茶花(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为主)”——中段开发话题为“我是高雅黄茶花(欣赏、鉴美能力培养为主)”——高段开发话题为“我是出彩黄茶花(信念、远大理想教育为主)”。各主题容纳环境、社会、自然、环保等各种教育内容,为学生创新实践的舞台,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4)出彩社团:学校从“想学习、会合作、能创新、爱运动”等方面构建“和美社团”课程,组建“精湛茶艺”“曼妙茶舞”“ 茶韵彩绘”“五彩科技”“益智乐园”“精彩球技”“象棋大师”“生态种植”等必修社团,让孩子自己设计社团名称,提出社团精神,活动规则,设计社团口号,逐渐建设起多彩的社团文化。借助学校资源开设精彩纷呈的自选课程,如和雅殿堂(和雅之德、和雅之言、和雅之态、和雅之举)、生活小百科、趣味游戏、科学养植等自选课程,让孩子充分体验探索创造的乐趣。

(5)安小舞台:围绕“让人人有出彩机会、人人能和谐优雅发展”的理念,班级每月开设“和雅读书郎”“和雅小演员”“和雅演说家”“和雅数学小才子”“和雅英语脱口秀”评选;学校每学期举办“和雅文化节”“和雅读书会”“和雅智力比拼”等活动,为孩子提供多元的展示大舞台,为学生精彩的人生积淀经。

4、精品做“精”,多方联动,提升“和雅”课程品质

本着“让孩子和谐优雅成长”的原则,我校以资源共用、环境共建、教育互动等合作形式,把校内主题活动与校外实践课程有机融合,把社会实践与校外基地建设有效整合,努力构建“师生、家校、社校”共同体的“和雅”精品课程。

(1)黄茶校本课程:“黄茶”校本是学校的核心校本课程,目的是通过探索和研究,了解黄茶的基本知识,挖掘黄茶精髓,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品质。课程组采用梯级研究的形式,编印梯级探究教材,尝试梯级教学活动,实施梯级教学评价,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依次设置“茶文化”、 “茶技巧”、“茶礼仪”和“茶艺术”四大板块课程。

(2)基地实践课程:利用学校的“生态种植园”、“鹿苑黄茶基地”、“野外烧烤基地”、“沮河实地公园”开辟实践活动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生活技能和活动体验。如:每周组织“种植社团”的孩子在学校“生物种植园”参与实践体验;每年带孩子到校旁的黄茶园参与“黄茶采摘”活动,到“鹿苑寺黄茶基地”观摩黄茶编制过程;每年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野外烧烤基地”进行“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讲”的“野外生活我最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对面的沮河湿地公园开展环保调查实践,把孩子们从书本解放出来,有效增强“四德”“四力”的培养。

论文作者:奂春华,刘继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和雅”课程建构及实施构想论文_奂春华,刘继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