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湿免疫病;血小板;系统性红斑狼疮
前言:在各类风湿免疫疾病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由于环境潮湿等外部因素诱发,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患者血小板减少是风湿免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属于继发性并发症。受到患者风湿类型不同影响,在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以及出血情况等方面,患者病情存在很大差异。在临床治疗上,最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为研究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的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随机选取57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57例患者为样本,性别:男/女=29/28,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7.19±2.31)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57患者病例资料,比对不同种类风湿免疫病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在57例患者中55例患者为中轻度血小板减少,2例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由于患者TROR、GPⅡb、GPⅢa等抗体对血小板结构造成破坏,患者BAFF细胞因子阻滞B细胞活化反应,导致血小板明显减少,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出血。给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中轻度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长期依赖激素治疗患者可增加适量甲氨蝶呤药物,重度血小板患者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同时给患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根据临床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及用量,患者出血情况无明显缓解,可睡前温水服用20mg/次来氟米特,提高止血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57例患者病情及临床治疗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24例(42.1%),干燥综合征19例(33.3%),炎性疾病6例(10.5%),类风湿关节炎4例(7.0%),炎性疾病、系统性血管炎、硬化症、银屑病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各2例(3.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5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有2例(3.5%)为重度,其余55例(96.5%)为中轻度。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减少,且治疗期间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轻微反应为正常范围内。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各类风湿免疫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出现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最多。一般情况下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属于轻中度水平,但重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病情一旦加重极易转化为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减少会造成患者出血,出血程度和血小板减少程度无显著关联。患者发病后,血小板水平低,出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情况,治疗血小板减少主要使用常规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如由于患者体内抗体介导的负调控因子,血小板减少主要使用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药物,但是存在细胞毒性反应。本文使用常规激素,配合甲氨蝶呤、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由于骨髓巨核细胞产板差,对患者免疫造成损伤,造成造血前体细胞严重损伤,让出血问题加剧。使用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相对较差。大部分中轻度患者血小板减少30×109/L~90×109/L,可使用甲氨蝶呤或者环磷酰胺治疗。重度患者血小板减少(<2×109/L),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基础上,增加甲泼尼龙冲击,控制在750mg/d~900mg/d,也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通过静脉输注方式给药。有研究显示,使用10mg/d~20mg/d来氟米特,可有效改善止血效果,让患者血小板水平得到提高。经分析可发现,来氟米特片能够对络氨酸激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也能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活性,对嘧啶合成产生阻碍作用,逐渐诱导淋巴细胞逐渐凋亡。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需要让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到常规水平,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经本文研究,57例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4例(42.1%),干燥综合征19例(33.3%),炎性疾病6例(10.5%),类风湿关节炎4例(7.0%),炎性疾病、系统性血管炎、硬化症、银屑病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各2例(3.5%)。在5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有2例(3.5%)为重度,其余55例(96.5%)为中轻度。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减少,且治疗期间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轻微反应为正常范围内,差异显著(P<0.05)。证实在各类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治疗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主要使用激素药物治疗,多使用一般性免疫抑制剂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可配合使用甲氨蝶呤以及环磷酰胺等。对于重度患者要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或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可辅助口服来氟米特,快速改善止血效果,进而提高患者血小板水平。
综上所述,在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发病率最高,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要慎重依据血小板减少水平,调整用药,进而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缓解患者出血情况。
参考文献:
[1]尚利敏,周子惠,刘萍,等.风湿免疫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7):1186-1190.
[2]陈亮.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08):140.
论文作者:黄芝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患者论文; 血小板减少论文; 血小板论文; 风湿论文; 关节炎论文; 疫病论文; 综合征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