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化是企业的现实选择_市场营销论文

民营化是企业的现实选择_市场营销论文

民营化是商贸企业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论文,民营化论文,商贸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探索新的资产经营形式,走民营化路子,是当前深化商贸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现实选择。在观念上要消除怕动摇国有商贸企业主导地位的疑虑,消除怕企业所有制度变化的疑虑,消除怕国有资产流失的疑虑,要在一企多制上有突破,要在重塑机制上有突破,要在扩大经营领域上有突破,要在现代管理营销上有突破。

关键词:商贸企业 民营化 经营权 主导地位 优化组合

大胆探索新的资产经营形式,走民营化的路子,是当前深化商贸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现实选择。民营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对国有企业资产的变革,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通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形成多种所有制经营的复合体;通过对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实现民有民营。其实质就是用现代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对传统国营形式进行嫁接改造,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民营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是民营化使企业产权明晰,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割断了政府向企业输血的“脐带”,增强了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企业在依法经营的前提下,既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又摆脱了政府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从而实现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二是民营化使资本人格化、经营自主化,责权利相统一,把经营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使每个经营者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关心企业兴衰,把自身利益的追求和价值实现同发展经济融为一体,可以产生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限扩张的欲望,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劳动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三是民营化使企业的风险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成为可能,经营者外有压力,内有动力,苦心经营,强化管理,参与市场竞争,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负盈不负亏的问题。四是民营化可以使企业的财产、劳动力、技术、商誉等资源在市场中优化配置,消除人浮于事和资产的闲置浪费,进而逐步消化企业包袱,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创造新的比较效益。五是民营化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发了企业的扩张冲动,通过艰苦的甚至残酷的原始积累,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增加投入,积极优化结构,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提高市场风险的抗御能力。六是民营化为经营者拓宽了成长的空间和施展才能舞台,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会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加快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队伍。七是民营化改变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随着基础的变化,必将促使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完善,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那么,如何加速商贸企业民营化的进程呢?

一是要消除怕动摇国有商贸企业主导地位的疑虑。市场经济要求平等竞争,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新变化,重新审视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彻底摒弃老大自居的优越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国家实施调控政策的少数重要商品外,国家不可能再通过大包大揽的特殊办法,赋予企业调控市场的职能,国有企业必将从行政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它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直接进入市场,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经营活动,合理调整和有效配置企业资源要素,使企业逐步成为“四自”的市场竞争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才能确保国有商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有的地位。二是要消除怕企业所有制变化的疑虑。民营化既不是私有化,也不完全是私营化,而是相对于单纯的国营化所采取的一种新的资产经营形式,进而实现资产的社会化,经营的自主化、民主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生产资料共同占用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构想,从哲学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占用生产资料,二是劳动者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民营化具有双重适应性,一方面它可以适应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说民营化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三是消除怕国有资产流失的疑虑。国有资产无论是参股还是重新分化组合,都能有效地防止其流失和闲置,使国有资产本身具有明确具体的监护人,实现保值增值。即使把一些小企业拍卖出让给个人,国有资产也没有流失,而是通过价值形态收回国有,形成新的国有资产,而且国家也可以利用出售的收入,进行更多的公益投资,壮大国家实力。

商贸企业实行民营化没有现成的方案和答案,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就目前而言,要实现四个突破。

第一,要在一企多制上有所突破。除个别国家政策保护企业外,骨干企业应全部推行一企多制,对现有经营结构因地制宜,优化组合,在内部划小核算单位,对部组、单体公司、分厂、后勤服务部门宜股则股、宜联则联、宜并则并、宜包则包。要借鉴小型企业国有民营的经验,推行“三不管”,即不管资金,不管库存,不管内部管理方式;“四自”,即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三不变”,即职工身份不变,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变,录属关系不变等有效措施,全部实行资产到人,责任到人,形成优势互补,能进能退,能生能死,责权利相统一的混合型管理体制。股份制试点企业要逐步增加积累,优化股权配置,同时要按照《公司法》,建立健全内部科学治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依法办事,规范运行。对行业性政策保护企业,要逐步向独资公司或控股公司方向转变,同时也要借鉴民营化的经营方式,加强经营管理。

第二,要在重塑机制上有所突破。原有企业转制分立的新体,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对市场反映灵敏,经营专一,市场目标集中,有利于发挥专业经营的优势。其关键是重塑经营机制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企业要实行内部股份合作、国有民营等多种民营形式,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享有民事权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对商品集散地的批发企业,要充分发挥场地、环境、设施的优势,引个体经营者进场,实行市场化经营。地域较偏的批发企业,可利用场地、库房、设施开展联合合作,拓宽经营领域,发展新型产业,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三,要在扩大经营领域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规模较大,设施较全,信誉较好的优势,实行开放、开发,以开放促开发。以外促内,以内保外,内外结合,利益共享,发展商商联合、商贸联合、工商联合、公私联合、内外贸联合。依托优势,依托资源,实行跨行跨业经营,多元化经营,综合化发展,积极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构筑大商贸,参与大流通,占领大市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第四,要在现代管理营销上有所突破。民营化后,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经营者成份复杂化。因此,要按现代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实行全员管理。无论是本企业职工,还是外企业进店经营者或个体经营者,企业都要在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心。统一开展优质竞赛活动,统一参加培训教育,统一劳动纪律,加强激励和约束,增强企业凝聚力。要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加强市场调查、预测、开发,制定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全方位、多渠道放开经营。加强消费与需求的引导,提供优质服务,以崭新的经营方式,良好的企业信誉,重塑国有商贸企业新形象。同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断研究探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方式和途径。

收稿日期:1997—05—22

标签:;  ;  

民营化是企业的现实选择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