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玉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可行性及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诊治的患儿126例,将入组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儿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呼吸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给予重症监护室患儿舒适护理可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护理
重症监护室是病情危重患儿集中治疗的科室,科室内患者一般病情较为危重,病死率较其他科室高。在该科室内,部分患儿由于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因此,呼吸机被广泛应用于病情危重患儿的治疗及抢救中,极大的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但呼吸机辅助通气属侵入性操作,往往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等,因此,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给予合理的护理至关重要[1,2]。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为工作要点的综合性护理方法,由于其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3]。为进一步分析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护理过程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以126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诊治的患儿126例,纳入标准:①满足重症监护室收治条件;②具有机械通气指征,运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③意识清晰;④首次接受机械通气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机械通气患儿;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③出现休克患儿;④痰多且粘稠者。将入组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儿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在分组时要求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疾病严重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完全匹配。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等,入组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对症处理。观察组患儿行舒适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病房内患儿病情均较重,且患儿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容易出现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护士应该与每位患儿进行交流,对于年纪较大的患儿,可以与其聊天、做游戏,并鼓励患儿要勇敢,积极的战胜疾病,在缓解患儿负面情绪的同时也增进了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依从性,对于年纪较小的患儿,可通过抚触、轻拍等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安抚患儿。②环境干预:充分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人工气道的湿度控制在36℃以上,尽量保持病房内环境的安静,减少各种仪器的噪音,以将患儿的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③睡眠干预: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患儿睡眠的充足,在患儿睡眠前给患儿洗脚、擦身,将灯光调暗,如患儿的失眠状态仍未缓解,则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镇静处理。④生理干预:可适当的调整呼吸机高度以及胶布和寸带的松紧度,并经常对分泌物进行清理,保持口部皮肤的干燥,如患儿口周出现过度干燥情况,可将湿纱布覆盖在患者口唇上,为防止患儿出现疲劳、褥疮等情况,可给予气垫床,并定时帮助患儿翻身、拍背、按摩。
1.3观察指标
①呼吸相关生命体征改善清理:分别于机械通气前后患儿的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比较。
②护理质量:由本研究组制定调查问卷,并对各项护理指标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内容,每项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患儿年龄、病程、护理质量评分、生命体征指标等均属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患儿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相关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相关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下降(P<0.05),动脉血氧分压指标上升,观察组患儿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相关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3.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为工作要点的综合性护理方法,由于其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在本研究中,给予入组患儿舒适护理,并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下降,动脉血氧分压指标上升,且观察组患儿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给予重症监护室患儿舒适护理可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的护理过程中在,主要包括了心理护理、生理干预、环境干预、睡眠干预等四项内容,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干预,使患儿及周边环境达到一个舒适的程度。给予患儿心理干预,可明显的缓解患儿的负面情绪,使患儿愿意配合后续的治疗,患儿心理状态的调整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也增进了患儿与医护人员的亲密程度,把医院当作一个大家庭,使患儿尽快的融入进来。由于机械通气患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加强生理干预意义重大,除监测生命体征外,需对患儿口周、导管等进行护理,使患儿的舒适度增加。安静、舒适环境的保持有利于患儿的睡眠、生活,同时,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对于在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可给予舒适护理,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世菊. 舒适护理在使用呼吸机患者中的护理干预[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555-556.
[2]覃芳华.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72-4028.
[3]陈少霞,赖开兰,龚敏如,等.舒适护理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401-402,403.
论文作者:唐金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患儿论文; 舒适论文; 呼吸机论文; 两组论文; 重症论文; 体征论文; 呼吸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