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渐迈步走进了工业化社会,各种基础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且逐渐对基础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来讲,传统的工程技术难度小、施工快,但是也存在着质量问题,而且建设所花费的资金也比较多。俗话说的好,如果想发展经济,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交通。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在公路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精力。现在传统公路的建设一般都是采用常见的混凝土,但是它的缺点较多。由于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将它应用到公路建设中去是一个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高性能;高强度;公路工程
引言
随着对交通运输要求的日益提高,公路和桥梁的施工质量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延长公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是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也成为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趋势。所以施工中对混凝土技术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混凝土技术无疑是最有利于施工的。当前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有很多,比如持久性能较强、而且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简单易操作等。
1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特点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相比,具有更高的施工性、稳定性、耐久性及高度的刚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能够适应多种不良天气及恶性环境,具有较强的抗冰冻、防水及抗磨损性。将其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其耐久性的优点,一方面能够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防止因路基施工质量欠缺而导致的下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普通混凝土强度过低及水泥用量与耐久性之间存在的矛盾。而且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高流动性、黏聚性及高效的浇筑性等优点,能够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各项要求。
2公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弊病分析
就目前来讲,传统的公路建设一般是在室外露天进行,施工环境多变,而且防护不严密,所以通常道路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室外道路施工受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大,所以当施工遇到强风、暴雨天气就会增加施工难度从而拖延工期。总结分析一下,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种:抗拉性能存在缺陷。这种状况除了是因为压力问题导致的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混凝土抗拉力比较低才导致的路面开裂。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混凝土其实就是一种人造工程材料,通过和水、砂石等的勾兑混合搅拌,静置发生硬化并用于施工的一种材料。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它的强度和硬度都十分的高。但是硬度是具备了,它的抗拉性能却不是很理想。因此路面断裂的状况时有发生。第二种:容易产生形变。由于混凝土的成分是碎石、沙子之类的材料,所以它们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路面温差过大,混凝土又是对温度极易敏感的材料,所以它就会发生形变从而对路面结构造成影响,而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可逆的。
3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3.1 严格进行材料控制管理
(1)需要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用水,最适宜选取的就是自来水,因为用其他如地下水、河流水或湖泊水等水源容易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力及凝结时间带来不良影响,如在特殊环境中必须使用其他水源,需要综合考虑其对高性能混凝土带来的影响,在避免发生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使用。
(2)在水泥的控制管理过程中,适宜选择具有不低于42.5强度等级的低碱低氯的水泥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确保水泥的表面积及水泥中C3A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配制。
(3)需要有效控制管理矿物掺和料的选择,需要采取大量的具有活性的矿物掺和料,以达到使高性能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得到有效的降低,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
(4)减水剂与复合外加剂的控制管理,减水剂需要选择减水率在25%以上,具有良好的引气功能,使高性能混凝土的含气量在4.0%~5.0%左右,并且需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保塑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多数复合外加剂也逐渐成为高性能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促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3.2 完善搅拌浇筑技术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及浇筑技术的合理控制,也是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效率的重要措施,高性能混凝土在进行搅拌之前,需要对相关设备器械及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保障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为之后的浇筑技术做好准备工作。在设备检测准确后,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实验室提供的配比数值进行配料,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配比数值进行称量,并做好相关的准确记录。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配料系统虽然允许有小量误差的存在,但是其误差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高性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不得少于1min。在进行有效搅拌之后需要合理控制整体浇筑时间,确保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内部密实表面平整,要严格遵照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方法要求,在进行浇筑之前需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等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待各项检测都达到标准值后才能够进行浇筑工作。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需要控制在5~30℃,采取可靠的方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快速连续浇筑成型。
3.3 合理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
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拆模及养护工作,在拆模过程中需要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并且高性能混凝土在模中形成的棱角不会因拆模而受到损害时,才可以进行拆模作业,而对于芯模等内膜的拆除,则需要保障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不使构件发生坍塌或断裂时,才能够进行拆模作业。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在浇筑完成之后进行,采取篷布或者塑料布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全面覆盖,使其能够有效减少暴露在外的时间,达到有效预防水分蒸发的目的。高性能混凝土需要进行带模养护工作,在覆盖之后需要进行浇水或蒸汽,通过多种保湿形式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在完成拆模后需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工作,在进行养护液的喷洒时要避免出现漏喷的情况。
4 公路工程应用混凝土注意事项
4.1 强化混凝土原材料配置控制
原材料的好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该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原材料的特性,确定材料的质量和比例,防止因为材料问题导致后面施工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面对这些,我们可以适当选择添加一些活性颗粒,因为这种颗粒通过水化作用可以大大的巩固增强混凝土的持久性和强度。
4.2 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管
除了关注高性能混凝土本身的材料质量之外,施工时也需要高度的关注。因此加强质量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施工前期,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和面对突发情况时的补救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后来的施工变化和进度适时的调整变动。只有施工团队的互相合作,才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监测的精密程度才可以不断的提高。而且这样也可以不断的使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得到提升、施工的规范程度也可以得到规范。最重要的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效率都会有明显的改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主要包含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切实做好施工与施工控制,以保证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使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发挥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杰.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8(12):108-109.
[2]孙文广.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8(10):24.
[3]陈智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4,41(01):180-181.
[4]任家富.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4(15):166-167.
论文作者:龚祖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强度论文; 公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