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军控政策比较_美国军事论文

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军控政策比较_美国军事论文

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军控政策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克林顿论文,政府军论文,布什政府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总统布什入主白宫后,便采取一系列有别于前总统克林顿的内外政策,其中尤以军控 政 策的变化最为突出,令世人瞩目。美国权威性军控月刊《今日军备控制》5月刊的“焦点” 专栏,刊登斯珀吉翁·基尼的评论文章指出:“从军控的角度看,乔治·布什上任后的头一 百天是一灾难”。“布什将他在竞选中对军控领域取得的业绩,以至对整个军控理念的口头 谴责,付诸实际行动”。如果不改弦更张,“小布什将毁掉过去三十年辛苦建立起来的军控 机制”。(注:Spurgeon M.Keeny,Jr.:“The First 100 Days,”“Arms Control Today,”May 2001.)如果将布什政府有关军控政策的言行与克林顿政府作一比较和分析,就会承认 上述评论并不为过。

一、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的军控政策比较

从布什执政前后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布什政府的军控政策与克林顿政府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克林顿政府在其执政八年中,推行的基本上是美国传统的、建基于威慑理论的军控 政 策。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尽管由于国内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受由共和党把持的 国 会压力,其军控政策时而出现摇摆,但基本上还是采取了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与核国家合作 的方针。

布什政府则是以军事重建取代军备控制,以我行我素的单边主义代替国际合作。依照2000 年共和党竞选纲领,布什政府主张重建美国的军事力量,通过大力增加军费开支和武器更新 ,企图建立一支“无可匹敌”的国防力量,使美国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里在军事科技领域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注:Repulican Platform 2000,www.cnn.com/election/2000/conventions)布什政府认为,传统的核威慑对“无赖国家”及恐怖组织失去作用,不 足以维护和平,也不足以保护美国及其盟友。他们认为,导弹及其技术正在扩散的事实说明 ,军控与防扩散条约及其机制已失去效用。因此主张“制定既依靠进攻力量,也依靠防御性 力量的新的威慑概念。”(注:President George Bush’s speech at American Defense University on May 1,2001.)

第二,克林顿政府主张维护美俄双边裁军协议。克林顿敦促美国国会于1996年1月批准了《 第 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积极推动俄罗斯与美进行《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 谈判。克林顿政府主张维护《反弹道导弹条约》(以下简称《反导条约》)的有效性,并承 认反导条约是“战略稳定的基石”。

布什政府则认为,美俄军控条约不可靠,主张单方面削减战略武器,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 战略进攻与战略防御力量。它因此努力摆脱甚至不惜毁掉现存的美俄军控协议。布什总统今 年5月1日在美国国防大学的讲话中明确表示:“我们必须摆脱那个已经签署了30年的《反导 条约》的限制”。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声称:“据我所知,《反导条约》从来不是战略稳 定的基石”。(注:Secretary of Defense Rumsfield,Senate Armed Service Committee Testimony,June 28,2001.)

第三,克林顿政府重视现存的国际军控机制,积极推动和主导多边军控条约的谈判和缔结 。1993年7月3日,克林顿政府决定,将推动达成禁核试条约作为美国的一项安全决策,决定 暂时停止核试验,并敦促国际社会在1996年内完成《全面禁核试条约》的谈判。在美国的主 导下,《全面禁核试条约》经过近两年的谈判,于1996年9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得以通过。1 99 9年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8票拒绝批准禁核试条约。克林顿政府遂任命前参谋 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利卡什维利将军为总统特别顾问,专门就禁核试条约问题进行调研和开展 工作,以求得国会两党的支持,最终批准禁核试条约。克林顿政府还积极推动《不扩散核武 器条约》的无限期延长。在其它四个核国家的通力合作以及无核国家的共同努力下,1995年 5月11日,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上通过了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决 议。

布什政府不喜欢国际军控条约,认为多边的军控条约约束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约束了 美 国采取单边军事干涉行动的自由。布政府反对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阻止将批准禁 核试条约问题列入参议院的讨论日程,意在“埋葬”禁核试条约。今年7月间,布什政府先 后拒绝签署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和禁止走私小武器的条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

第四,克林顿政府在南亚安全问题上,与其它常任理事国进行了密切合作。1998年5月,印 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进行了核试验。1998年6月4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外长在日内瓦召开会议, 协调立场,发表了关于印巴核试验的联合声明,要求印巴立即停止核试验,无条件地签署《 全面禁核试条约》。与此同时,克林顿政府对印巴实行了经济制裁。

布什政府不顾印度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发展核武器的现实,为了达到某种地缘战 略的目的,谋求与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国务院计划与国会进一步协商,以便尽快取消 因印度进行核试验而对其实行的经济制裁。

二、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的导弹防御政策比较

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在导弹防御政策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些差异比较集中地反映了 二者在军控思想与军控政策的差异。

1.克林顿政府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政策

导弹防御不是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的首要关注目标。1993年1月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即采取措 施大幅度调整了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其一是放弃前任共和党总统老布什的“防御有限 攻击的全球保护”计划;其二是大幅度削减用于导弹防御系统的预算开支。

1993年2月2日,克林顿政府下令将导弹防御的资金砍掉25.84亿美元。将布什政府提出1994 财年预算中用于导弹防御的63.47亿美元,削减为37.63亿美元,减幅为41%。5月13日,国防 部长阿斯平宣布了“星球大战时代的结束”,并将“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改名为“弹道 导弹防御局”(BNDO),还宣布将发展“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作为重点,把发展地基“ 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放在第二位。(注:“Stubborn Things”A Decade of Facts About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A Report by Senator Thad Cochran,September 2000.)10月15日,克林顿政府发表《全面防务审查 报告》,确认将“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降格为研究与发展的“技术准备”计划,将其 费用削减18亿,减幅为60%。(注:Report on the Bottom-Up Review,Les Aspin,Secretary of Defense,October 1993.

)11月30日,民主党控制的国会通过了克林顿政府的1994财年 国防 授权法案,对1991年导弹防御法案作了修正,强调美国将遵守《反导条约》。(注:“Stubborn Things”A Decade of Facts About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A Report by Senator Thad Cochran,September 2000.)

1993年至1994年期间,尽管共和党对克林顿的导弹防御政策不满,并提出质疑,如1994年9 月19日,39名共和党参议员致函克林顿,对克林顿政府遵守《反导条约》的承诺表示不满, 但由于民主党控制国会,未能对克林顿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1994年11月,共和党在中期选 举中分别以55对45、228对206的席位,赢得了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党地位。此后导弹防御 问题成为共和党抨击克林顿政府国防政策软弱的中心议题,导弹防御问题开始一步步升温。

共和党议员多次致函克林顿,一方面反对克林顿政府与俄罗斯进行关于《反导条约》对TMD 界定问题的谈判,反对任何限制美国发展TMD、加强《反导条约》的协议;另一方面积极推 动部署NMD系统。共和党议员提出了要求加快部署NMD系统的几个议案:2月,提出“美国契 约”议案,要求部署NMD系统,但在众院被击败;7月,提出1995年导弹防御法案,要求在20 03年前部署一个保卫美国50个州免受远程导弹袭击的NMD系统。12月28日,克林顿总统以费 用过高,现实威胁不大为由,否决了此法案,但同意将NMD的费用由2.22亿美元,增至3.71 亿美元。

随着1996年总统大选年的到来,共和党将导弹防御问题当作赢得大选的一张重要王牌。共 和党加大宣传攻势,就导弹防御问题召开的听证会、演讲活动和撰写的专栏文章等,超过任 何其它防务问题。3月,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罗伯特·多尔(Robert Dole)在参议院提出 “保卫美国法案”(S.1635),要求在2003年前完成部署NMD系统。众议员利文斯顿(Livingst on) 在众议院也提出了相同的法案(H.R.3144)。由于此法案所要求的预算开支过高(310亿美元到 600亿美元),难以得到足够支持而未能提交表决。(注:Stephen W.Young,Pushing the Limits:The Decision on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C oalition to Reduce Nuclear Dangesrs and Council for a Livable World Education Fu nd,April 2000,p.2.)在共和党的压力下,克林顿政府不 得不调整其导弹防御政策,加快发展NMD计划。1996年3月,克林顿政府宣布了三年研制、三 年部署的“3加3”新计划,正式将NMD计划从“技术准备”转为“部署准备”,此举使克林 顿得以将导弹防御的争议推延到1996年大选之后。1997年1月21日,新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特伦特·洛特(Trent Lott)与25名共和党议员提出“1997国家导弹防御法案”,要求在2003 年前部署NMD系统。1998年,共和党参议员萨德·科克伦(Thad Cochran)提出议案,要求“ 一旦技术上可能,尽快”部署NMD系统。与1997年的议案一样,因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票, 而未能在国会中进行辩论。

1998年7月15日,“拉姆斯菲尔德”报告的发表使NMD的辩论出现转折。这个由国会委任的 “拉姆斯菲尔德委员会”认为,美国本土将会在5年到10年内受到朝鲜、伊朗、伊拉克等国 家的导弹威胁,而不是像1995年国家情报评估中所说的美在15年内不会面临直接导弹威胁。 1998年8月31日,朝鲜利用三级火箭,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此举被美国发展NMD系统的支持 派当做所谓新的论据。

在共和党的压力下,克林顿政府在1999年采取了加快发展NMD步伐的举动。1999年1月20日 ,国防部长科恩承认美国面临着导弹威胁,并宣布决定增拨66亿美元,用于发展NMD计划, 将部署NMD系统的时间由原定的2003年推迟到2005年,将3+3计划改为3+5计划(三年研制、五 年部署),以保证更为稳健地发展NMD系统。与此同时,共和党参议员萨德·科克伦(Thad Co chran)再次提出“1999国家导弹防御法案”,要求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尽快部署有效保 护美国全部领土的NMD系统”。该法案相继于3月17日和5月20日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以97比3, 345比71的票数得以通过。尽管克林顿政府在2、3月间几次表示反对,并威胁否决该法案, 克林顿总统最终还是于7月22日签署该法案。

但是,克林顿政府的基本主张仍然是在不突破《反导条约》的前提下,发展有限的、陆基N MD系统。1999年12月,克林顿政府明确提出决定部署NMD系统的四个必备标准:威胁迫近、 技术可行、费用可承担以及对军控与国际关系无负面影响。

克林顿将部署NMD的决定留给了下任总统。2000年1月8日,美国进行的第二次NMD试验遭到 失败。在3月、5月两次推迟试验时间之后,于7月8日进行的NMD试验再次遭到失败。在此情 况 下,国内反对部署NMD系统的呼声高涨。军控与和平组织在华盛顿召集会议,动员民主党议 员和社会力量反对总统作出部署NMD系统的决定。7月6日,50名诺贝尔奖得主致函克林顿, 指出美部署NMD是“不成熟的危险”之举。7月25日,以拜伦·多根(Byron Dorgan)为首的3 1名民主党参议员致函克林顿,要求总统“不要在此时采取任何部署的举措”。民意调查结 果表明,大多数民众不支持克林顿作出部署NMD的决定。与此同时,俄罗斯、中国和欧洲国 家 反对美国部署NMD系统的呼声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克林顿总统于2000年9月1日上午在 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的演讲中,正式宣布推迟部署NMD系统。克林顿在讲话中承认美国面临 的导弹威胁,表明美国将继续研发和试验NMD系统,但强调由于现有的NMD技术不成熟,因而 “ 决定暂不授权部署NMD系统”。(注:President Clinton,Remarks on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Gaston Hall,Georgetown University,th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the White House,September 1,2000.)

2.布什政府的导弹防御政策

布什在其当选总统前后的一系列活动中,一再强调将致力于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200 0年8月3日,布什在接受提名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我的政府将尽早部署导弹防御 系统以对付攻击和讹诈。”5月23日,布什在“国家安全的新领导”一文中说,“美国必须 根据最佳选择尽早地建立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

共和党在野期间,布什代表的共和党的右翼、保守的思想库和媒体等,一直肆意夸大美国 面临的导弹威胁,鼓吹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对克林顿政府的导 弹防御政策进行猛烈抨击:

其一是声称美国面临的导弹威胁是近期的。如果不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将处于易受攻 击和无防御地位。他们批评克林顿政府忽视和低估了“无赖国家”的导弹威胁,克林顿政府 的导弹防御计划落后于威胁的增长,会使美国最早在2005年前对导弹袭击处于无防御状态。 他们声称,克林顿政府的计划“将使美国至少在五年之中处于朝鲜的导弹讹诈之中,因为平 壤能够试验大浦洞2号远程导弹,它能打到美国领土。”(注:Baker Spring,“Missile Defense Programs Lag Behind the Threat,”Executive Mem orandum,No.642,Hearitage Foundation,January 11,2000.)

其二是有限的导弹防御系统不足以对付导弹威胁。他们批评克林顿政府在两个基地部署250 个拦截导弹的导弹防御计划的目标过于局限。共和党参议员洛特和另外24名参议员在2000年 4月17日致函克林顿,批评克林顿的导弹防御计划将包括天基传感器、多个地基雷达、海军 系统、机载激光武器等导弹防御技术的部署排除在外,声称这样妨碍了有效对付各种导弹威 胁。(注:Letter from 25 Senators Opposing STARTⅢ and ABM Treaty Modifications,April 17,2000.)

其三是与俄罗斯谈判修改《反导条约》将损害美国的安全利益。他们称1972年签署的《反 导条约》是冷战产物,不再适合当今世界的安全环境,应予摒弃。他们批评克林顿政府,认 为与俄罗斯谈判修改《反导条约》,就是赋予俄罗斯对美国发展导弹防御计划的否决权。共 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姆斯和特伦特·洛特声称,参议院不可能批准克林顿政府谈判达成的任 何《反导条约》的修改协议。(注:Stephen W.Young,Pushing the Limits:The Decision on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Coalition to Reduce Nuclear Dangers and Council for a Livable World Education F und,April 2000,p 10.)

其四是克林顿政府过多地考虑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发展NMD系统的反应。他们认为,俄罗斯 已无力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美国“是否遵守《反导条约》无关紧要。俄罗斯甚至维持不起《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核武器水平,更不用说开始增加它的核武库。”(注:Senator Jon Ky1,Opening Address,Symposium on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June 27,2000.)至 于 中国的关切,一些右翼共和党人声称,部署NMD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中国对美国的威胁 ,克林顿政府的政策不应限制试验和部署针对中国远程导弹的NMD系统。

其五是否认经费与技术都存在严重问题。他们不断批评克林顿政府在导弹防御上没有拨出 足够的经费。他们认为,凭着经济与科技优势,美国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能力发展和部署导 弹防御系统。

布什入主白宫后,任命了一个保守的、极力支持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安全班子 。他任命曾于1998年主持撰写宣扬导弹威胁的《拉姆斯菲尔德报告》的拉姆斯菲尔德为国防 部长。后者在被任命的第二天即表示,NMD是美国国防的一个优先发展项目。国务卿鲍威尔 也表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新政府的首要目标之一。总统国家安全助理赖斯声称,在有关 美国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争论中,美国最终会战胜持反对立场的俄罗斯与中国。这些 强硬态度表明,大力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已成为布什新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

布什政府明确主张发展和部署规模庞大的、能够保卫美国50个州以及美海外驻军及盟友的 导弹防御系统。他们主张发展包括海基、空基和天基系统在内的导弹防御系统。在布什5月1 日讲话之后,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开始鼓吹发展覆盖全球的多层次导弹防御系统,其规模将大 大超过克林顿所设想的有限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布什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耗资将超过1000亿 美元,远多于克林顿600亿美元的预算。尽管布什政府作出与俄罗斯谈判修改《反导条约》 的举动,但他们一再声称,如果俄罗斯不同意按美国的意见修改《反导条约》,美国将退出 该条约。(注:Presidential Election Forum:The Candidates on Arms Control,Arms Control Tod ay,Volume 30,Number 7,September 2000.)拉姆斯菲尔德在今年8月17日访问俄罗斯归来后,在接受密苏里州圣路易市电 视台采访时表示,美国可能在与俄达成新战略架构前,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

2001年7月15日,布什政府进行了美国第四次导弹拦截技术试验。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办公 室主任卡迪什中将称,美国将增加导弹防御系统试验的次数,计划今后每两个月试验一次, 并计划尽快启动在阿拉斯加修建导弹防御基地的工程,力求在2008年之前部署可以投入实战 的导弹防御系统。

布什政府的上述言行表明,该政府将越来越偏离美国传统的军控政策,其后果将是相当严 峻 的。

三、几点结论

布什政府的军控政策表明,美国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目前在美国还相当有市场 ,它们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单边主义思潮的发展。但是,布什政府的军控政策也受到国内外诸 多因素的制约,布什政府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冷战结束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不复存在。但是在美国,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右翼的共 和党人仍然将俄罗斯、中国视为潜在威胁。尽管美国政府公开声称,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主要 是针对朝鲜、伊朗、伊拉克等所谓的“无赖国家”,但在右翼保守人士眼中,导弹防御系统 的 目标还在于防范俄罗斯与中国的“威胁”。(注:Jessy Helms’Speech at the Senate Hearing on the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 ct of 1997,January 21,1997.)

美国的保守势力一向主张加强和扩大美国的军事优势。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里根主义的追 随 者为其理想目标所作的战略安排,即夺取攻防兼备的绝对军事优势,确保美国及其海外驻军 与盟友绝对安全。他们主张美国既拥有威慑力强大的进攻性军事力量,同时也拥有不受别国 威慑的防御力量,从而保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以及进行军事干预不受到任何制约,即 不让别国拥有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否决权”。在这种极端的意识形态的推动下,维持 基于“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稳定,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不道德”的原则;而发展 导弹防御,才是维护美国人民安全的正义之举。

共和党右翼势力从来不喜欢军备控制。他们认为传统的军控理论已经过时,威慑理论对美 国面临的多种威胁可能失去作用。军控条约束缚了美国发展军备的手脚,影响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他们认为军控条约难以核查,对美俄军控条约长期持怀疑态度。他们曾推延批准《禁 止化学武器公约》,1999年又成功地阻挠了《全面禁核试条约》的批准,现在又试图毁掉限 制发展与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导条约》。他们将这些极端的行为称作是“获取和平凭借 的是力量而不是一纸空文。”(注:William D.Hartung and Michelle Ciarrocca,“Star Wars Ⅱ:Here We Go Again,” the Nation,June 2,2000.)

导弹防御问题反映出美国单边主义思潮的发展。随着美国军事、经济、科技实力的空前强 大,保守的共和党人与思想库认为,美国具备足够的财力、技术能力来推进军事革命和发展 导弹防御系统,无需顾忌俄罗斯、中国的反应,也不需要依靠国际合作。美国有权力根据自 己的需要和选择,做出自己的防务决定。(注:What’s Next for NMD and Arms Control,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美国军方和军工企业是导弹防御的积极推动者,也是最大的经济受益者。美国军方支持导 弹防御,其目的在于将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加强美军进攻能力的途径。五角大楼的强硬派将导 弹防御系统视为保护美军在朝鲜等地区进行军事干预活动的保护屏障。NMD是五角大楼费用 最高的武器开发计划(耗资600多亿美元)。五角大楼和它的国防承包商自然支持发展和部署 导弹防御系统。五角大楼的主要国防承包商,特别是几家导弹防御系统承包商——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雷锡公司和波音公司等,自然会从开发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中大大受益。(注:William D.Hartung and Michelle Ciarrocca,“Star Wars Ⅱ:Here We Go Again,” The Nation,June 2,2000.)

这些公司通过游说国会议员、利用媒体和思想库等鼓吹导弹威胁,支持发展和部署导弹防 御系统。自从共和党1995年1月成为参众两院多数党,国防工业公司给予共和党国会代表的 捐 助已经两倍于民主党。积极宣传支持导弹防御系统的“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也得到导弹防御 系统承包商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TRW公司的大力资助。

美国本土及其海外驻军、盟友等的安全,依赖多种因素,包括优势的军事力量、大国政治 地位、国际经贸关系,以及共同对付全球范围多种威胁的国际合作。导弹威胁只是美国未来 可能面临的威胁之一。出于国内政治需要而片面追求导弹防御系统,有可能引发军备竞赛, 破 坏维护国际安全的其它要素。凭借部署NMD系统来谋求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是行不通的,也 不可能取得绝对安全。它不仅会危害普遍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而且有损于美国的整体安全。 美国是否能够按布什政府的意愿,快速部署大规模的NMD系统,有待进一步观察。在美国 内,民主党重新在参议院占多数,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拜登对导弹防御系统一贯 持怀疑态度。他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国会有足够的票数,阻止给导弹防御计划拨款。在 国外,国务卿鲍威尔今年5月底在北约外长理事会期间极力推销NMD,但未能使北约外长理事 会就导弹防御系统问题达成协议。布什总统与普京的7月会晤也未就《反导条约》问题达成 突破性协议。更何况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根本的问题是,布什政府是要继续朝着单边主义的路子走下去,还是与世界其它国家合作 ,共同对付各种可能的安全威胁包括导弹威胁。军控政策是国家安全政策的组成部分,服务 于国家战略利益。单边主义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也是行不通的。正如“争取世界安全律 师联盟”副会长杰克·门德尔松所言:“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着什么是美国外交政策核心的两 种不同观点的斗争。一种观点认为,确保美国长久安全的最佳办法是通过与国际社会的相互 依存、协定与合作来实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应绝对自由地根据自己的防务需要和意 愿做出决定。这就是单边主义者的观点。”(注:Jack Mendelsolm,“A Pause in Unilateralism?”Arms Control Today,Volume 30,N umber 8,October 2000.)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倾向已经遭到国际社会 的普遍反对,希望它能面对现实,摆脱单边主义的禁锢,在军控问题上采取有助于国际和平 的、理性的政策。

标签:;  ;  ;  ;  ;  ;  

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军控政策比较_美国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