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表现才能的判定及培养——儿童能力判定与培养系列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能力论文,儿童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经验
下面拟有16个检测项目,请从3种不同程度的答案中选出与孩子最接近的一种,并做好标记。
检测项目
①孩子在回答没有十分把握的问题时:
A.能保持冷静,用积极肯定的方式回答;
B.能尽力的回答,但却很难保持冷静;
C.心里紧张,往往把能答对的问题说错。
②孩子在众人面前讲话或做事时:
A.很自信且情绪高涨;
B.有些紧张但不会明显影响效果;
C.熟悉的内容及熟练的动作也常常出差错。
③集体活动或游戏中突然出现意外问题时:
A.能主动安慰大家,并能积极出主意;
B.能保持情绪稳定,但思维开始混乱;
C.思维混乱、手足无措。
④孩子在行动中不慎造成一定失误后:
A.在以后的行为中能巧妙地弥补失误;
B.提高注意,避免再次出现失误现象;
C.失去信心,敷衍到最后了事。
⑤孩子是否喜欢登台表演?
A.很喜欢;B.比较喜欢;C.不喜欢。
⑥在活动时情绪突然受到影响后:
A.能很快地调节与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
B.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不良情绪加以控制;
C.很难控制情绪,常常使活动中止。
⑦在发表意见或建议时:
A.孩子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B.能基本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C.经常词不达意,甚至事与愿违。
⑧孩子对自己的优势(特长):
A.非常了解,并且能够很好地发挥;
B.比较了解,能比较好地发挥;
C.不了解,或是比较了解,但不能发挥。
⑨对自己的劣势或不是:
A.非常了解,并能很好地掩饰与弥补;
B.比较了解,也能较好地掩饰;
C.不了解,或是了解却不会掩饰。
⑩孩子交往时言谈举止是否得体?
A.得体;B.比较得体;C.缺乏此方面修养。
(11)孩子随机应变能力怎样?
A.很强;B.比较强;C.很差。
(12)在集体活动或交往过程中:
A.善于把他人的需要考虑在自己的行为中;
B.比较善于考虑别的小朋友的兴趣与需要;
C.极少考虑他人的兴趣与需要。
(13)孩子做事能否很好地把握时机?
A.能;B.基本;C.很少能。
(14)对别的小朋友不敢做或把握不大的事情:
A.总愿试一试,且多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B.不愿冒风险,但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C.常常退而远之。
(15)孩子的模仿能力怎样?
A.很强;B.比较强;C.很差。
(16)孩子的性格具有:
A.“外倾型”特点;
B.“中间型”特点;
C.“内倾型”特点。
每项均选出答案后,按A(5分)、B(3分)、C(1分)不同答案的得分统计出总分,最高分为80分。
孩子得分与表现才能素质关系如下:
66-80 很高
51-65 比较高
36-55 一般
21-35 比较低
20分以下 很低
二、表现才能的培养
1.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认识自身和评价自身行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是自我表现才能发展的重要前提。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其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在此方面已有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价,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身的劣势,而且可以使孩子很好地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情感,为表现才能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活动中,可以有意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尽可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结论,让孩子在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也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让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能力,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家长和教师还可以以“说说自己”为主题,让孩子说自己的优点、缺点,说自己的兴趣、爱好,说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自己和父母、老师、小朋友等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作品)进行评价等。利用以上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2.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性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等都有重大影响。一个表现才能很高的人,必须首先具有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勇敢坚持等性格特点。在培养孩子表现才能时,也必须及早重视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如让孩子从小多与人交往,学会热情招待来访的客人与小伙伴,并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给小朋友玩,好吃的东西让给小朋友吃;对别人或老师的问话能积极地回答,也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要求。当孩子遇到困难后,成人不要轻易去帮助,要鼓励孩子独立的想办法去克服。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开朗、大方、勇敢、坚强的性格,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及教师也要注意对孩子任性、自私、怯懦、退缩、冷漠等不良性格特点的纠正,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提高孩子行为举止的修养,使孩子从小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善良的高尚品质。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也是充分显露自己,展示自己才能的重要条件。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应特别注意对孩子良好行为、点滴进步与成绩的发现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周围人们对其肯定的看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日常活动中,家长及教师还应多让孩子说自信的语言,并引导孩子满怀信心地实现自己所说的话,长久如此,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形成有很大的好处。对孩子的失误和失败,家长和教师都要认真的分析,了解其原因,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孩子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不要以各种形式讽刺挖苦孩子以免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和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4.为孩子提供实践与表现的机会。实践活动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使孩子表现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家长和教师在生活中就应尽量为孩子提供独立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如让孩子上街买菜、打油盐酱醋,自己管理家庭养的花草与小动物,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等。还可以让孩子尽量多地参加一些跳舞、唱歌、演讲以及各种体育比赛,鼓励孩子把自己已掌握的各种本领表演给小朋友和客人,让孩子在竞争中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在表演中巩固自己的本领,提高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