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论文_王亦斌

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论文_王亦斌

王亦斌

武汉中电节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5

摘要:暖通安装工程即通过安装管道等设备来满足居民的通风和采暖要求,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在当前施工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暖通安装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后续施工建设工作合理开展,要求必须加强对施工要点的控制,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策略

1优化智能建筑暖通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及能量管理

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是将该建筑内安装的所有设备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从而共享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有着巨大的作用,且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若要将获取这些效益,且实现上述作用,则必须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与常规的建筑智能工程设计相比,其最优化设计具备较多的优点:第一,从系统的可能参数和结构中发现最佳匹配,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果及其效率,且可使运行费用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第二,定量化模拟系统及其工作过程状态,实现控制环节的减少,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且实现系统输出响应的最优化。

2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控制优化原则

2.1智能化

在暖通方面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高效率:高度集成化的探测、逻辑运算、执行机构等部件统一协调工作,减轻了人工控制的强度,提高了控制的效率;第二,控制精确高:通过预判等逻辑,减少了人工控制的误操作,避免了疏忽造成的损失,提高了控制结果的精度,从而形成更满足人体舒适或生产环境需求的温湿度、洁净、压差的空调环境;第三,耐久性强:通过智能的控制,减少无效动作,从而减少了构配件的损耗,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第四,能源监控:利用智能化监控设备,有效地对暖通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对暖通空调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对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施的管理与控制,进而避免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第五,工况管控:智能化技术还能够有效地对暖通空调运行时间以及运行情况进行管理与控制,利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升暖通空调的节能环保性能,避免暖通空调系统的持续使用而出现能源浪费过度的情况。由于暖通空调的智能化发展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社会绿色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并提升建筑物用户的使用幸福指数。故而应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保障其遵循“智能化”原则。

2.2节能化

在现阶段的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建设控制过程中,不仅具有智能化的控制原则,而且还将节能化建设的原则作为其系统控制优化的原则。该种原则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体的建设过程中,暖通空调系统可以依照外部环境对自身的输出情况进行科学的调节,避免持续的能源浪费现象出现。同时,更高效的精准控制,能减少调节中的震荡,同时具有节能效果。第二,在现阶段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可再生能源为其提供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能源的保护,如三联供系统的智能切换、市电波峰波谷切换、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市政能源切换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策略

3.1控制方式的优化

通常情况下,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其控制方式都是采用PID控制方式。实践证明,PID控制方式能够保持整个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利用PID控制方式,能够完成智能建筑中大部分场所的空调控制。在该方式下,系统负荷的变化超过一定的标准时,PID系数变化的波动也比较大。此时,应采取双级控制的方式,完成相关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空调进风道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同时,在室内的合理位置也安装温度传感器,采用DDC控制方式完成室内温度的设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空调系统中风道内的温度变化比室内的温度变化快,在控制过程中应注重对温度波动变化的控制。总之,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灵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效果。

3.2控制权的优化

在优化控制权分配的过程中,主要是本着集中管理的原则,对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对于某些特定的场合,不能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时,应使该场合的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具备设定功能,根据现场环境的实际需要,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调整。实际上,上文提到的PID控制系统及DDC控制系统中并不具备设定功能。此时,可利用VRV控制面板,完成对系统的设定,是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节。

3.3优化DDC直接数字控制器

就现阶段的DDC而言,有着很多的种类和规模,在每一个主流的BAS供应商那里,技术人员都可以买到拥有不同大小规模及处理能力的直流数字控制器。在热力站监控站或是冷冻机房这一类的密集场合,往往需要选用大型的控制器,从而降低故障率,也一定程度减少控制期间的干扰。而在新风机或是空气处理机中,通常会选用中小型的控制器。近几年PLC呈现出极快的发展速度,其适用范围也早已摆脱了工业场合的限制,在空调通风的现场设备控制工程中也可使用PLC。

3.4控制网络的优化

在智能建筑体内,当控制网络的建设满足拓展性及灵活性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结构形态应尽量简单、清晰,避免相互缠绕、管理混乱的情况出现,包括RS485总线控制网络及LonTalk总线控制网络。实际上,智能建筑中的控制网络一般比较复杂,分层多、分支多、分级多。换言之,在其控制网络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具有管理复杂、稳定性差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在LonTalk总线控制网络体系中,该网络体系能够适用于任何的网络结构。正因如此,在搭建网络结构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随意性。在一些比较小规模的智能建筑中,通常会采用RS485总线控制网络结构,并通过“手拉手”的方式完成布线工作;而在一些建设规模较大的智能建筑中,在设计网络结构时,应充分考虑楼层网络的分级情况,结合各楼层的实际情况进行网络布线设计。

3.5BAS监控中心的管理

对于BAS监控中心来说,主要任务在于对整个建筑的通风、动力以及空调系统实时进行监控,在实际安排下,往往会和安保监控以及消防控制放在一间屋子里进行。但该房屋往往和锅炉房或者冷冻机房相距较远,但实际情况是不应该对这些关键设备采用远程监控的方法。所以相关企业可以在锅炉房或是冷冻机房现场控制室旁建立一个监控分站,由此分站监控冷冻机和锅炉的实时情况,其他冷热源设备也可在此分站中进行监控。

结束语:暖通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方面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施工重点和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的重视,合理开展管道和支架安装等各项工作,及时将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设备等落实到位,推动后续各项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爱国.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38-39.

[2]施彤滨,张晓杨.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63-64.

[3]刘忠臣.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居舍,2017(23):150.

[4]董茂祥.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措施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47):160-161.

[5]李述岩.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措施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229.

论文作者:王亦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论文_王亦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