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电力系统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变电运维管理有较高的危险性,也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运维管理技术,加强操作过程中要的危险点管理,提高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有效避免实际工作中危险的发生。因此,要仔细分析变电运维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提高措施的针对性,有效加强其运维管理。
关键词:变电运维;危险点;预控措施;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出现了较大的飞跃。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变电技术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保障与坚实的后盾。所以变电运维技术在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2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
2.1设备的倒闸操作
一是倒闸操作票编制。变电运维运行设备种类较多,设备状态可以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四种状态。操作票的填写、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两票”管理规定及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参照变电站《典型操作票》和现场运行方式,并依据调度命令执行。对于设备来说,各种状态相互变化时应当填写倒闸操作票。倒闸操作票在电网倒闸操作中是保障安全操作的关键和依据,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的基础。从各类误操作事故中的发生中得知,错误、漏项的操作票是事故的主要诱因。所以,操作票的编制、审核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变电站必须认真落实操作票的管理和要求。否则,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二是设备的现场操作。在变压器、断路器及母线等设备操作全过程中会出现对设备、人员一定的操作安全风险。一般状态下,人员操作变压器时的危险点多数呈现两种形式,即是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出现的操作过电压,会给变压器的绝缘功能造成损害,还有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不断增大,同样会损害变压器的绝缘。断路器操作处于故障线路时,容易造成断路器本体故障。而母线倒闸操作时同样具有不同形式的危险点,一是存在带负荷拉刀闸的问题;二是由于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故障而造成的误动现象;三是在对空载母线充电时电压互感器出现谐振问题。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给变电站设备和电网造成巨大的影响。三是二次直流回路操作。变电运维人员在二次直流回路操作中对保护压板投退是否正确显得尤为重要,人员对设备的不熟悉和二次设备程序故障等会导致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从而造成事故范围的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设备巡视检查
一是运维人员执行各级安全工作规定是否到位是保证设备巡视检查的基础。设备巡视检查中由于人员违反安全规定易造成人身伤害事件,特别是单人巡视更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件,因此执行各类安全规定是重中之重。二是天气因素引起的危险。外部环境是变电运维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若天气发生了异常问题同样会造成变电运维管理出现各种形式的事故。例:冬季时,充油充气设备的油面、压力过低、导线过紧;夏天时,充油充气设备的油面、压力过高、导线过松;大风时,引线被杂物缠绕;大雾时,设备发生闪络现象等等,这些都会给变电运维带来不同的危险事故。因而,我们必须要综合多方面进行防范,对不同的天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做好季节性事故的防范。
3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的预控措施
3.1加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
变电运维技术管理需要结合作业现场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实际状况的演练,并制定有效的预控措施方案,根据工作人员的身心状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召开探究会议,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巡视卡、操作票等作业方式,要参照标准化的作业方式进行严格作业,通过形式多样的操作方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在进行大修中进行针对性预控,因为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最集中繁忙的时候就是年度大修(改造),所以在开始大修(改造)前,检修部门要通过变电站的摸底检查来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和问题,结合其中的问题和危险点落实“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这一期间要为复役操作时没有遗漏接地线而引发带接地线合闸提供保障,每天都要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标注接地线需要的数量和装设地点,尤其注意平常难以整改的危险点。同时也要开展标准化的操作工作,比如:可以运用两端定位法来检查其运行作业过程中装设接地线的危险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而两端定位法是在相同检修模式下,根据同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统一固定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如果开关柜的长手柄装设接地线困难,可以在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后进行内侧相接地。在闸刀不带电的一侧装设接地线,尽量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保证身体与带电侧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有一侧带电闸刀的中间位置处不能放置梯子后装拆接地线。在开关柜、网门(压变、所变消弧检修时)外设置户内接地端,如果情况特殊可以在开关柜中设置防误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整副接地线在开关柜内。
3.2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作业
要检测实施的变电运维体制,全面认识到变电运维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严格履行相关领导与管理工作者的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监控管理,为变电运维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电力企业也要提高全体员工依据法律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企业员工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定期进行变电运维作业的考查,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于发生的事故教训要吸取经验,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通过事故通报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根据集控站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电力企业也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运用,大部分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事故都是因为习惯性违章引起的,所以有效控制人为失误事故的关键就是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保证制度完善为预控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全过程用人激励机制的运用。
3.3强化安全教育能力
人为因素是引发电力体系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果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认识不强,实际操作中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使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注重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水平,而且也需要调度工作人员自身的学习,比如可以结合以前发生的事故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把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索如果在日常运维管理中避免发生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同时运维工作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积极探究安全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安全意识,探究创新变电运维的安全生产方式。最后,也要实时落实每一项安全生产体制,不断提高每个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升其自身操作能力。
4结论
随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变电运维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是其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危险点,使得这一工作的危险系数比较高,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为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证。因此,在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其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作业、强化安全教育能力和增强事故应急处理方式等方式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电网运转带来的威胁,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梁.论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的控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9):22-23.
[2]陈慧群.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的控制剖析[J].科技资讯,2015,13(32):35-36.
[3]陈先进.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的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15(36):81-82.
[4]洪雪娥.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5(17):13.
[5]郭永和,赵喜清.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预控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146-147.
[6]邹星星.对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4(11):89-90.
论文作者:李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操作论文; 危险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接地线论文; 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