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论文_张冠楠

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论文_张冠楠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业的发展逐渐迈向规范化,各建筑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条款清晰,责任分明的施工合同能够有效约束施工的方案形成,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文章立足于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整个流程,着重分析了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国目前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水平做出贡献,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施工合同管理;重要意义;主要问题;解决措施

1.前言

合同是约束两个企业之间正常业务往来的重要文件,对合同双方的权力与责任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可以称得上是维护施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实行监管的有效手段,而施工合同从制定到存放到履行的整个环节,必须得到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从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建筑型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导致企业合同的管理混乱无章,问题频发,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拖慢工程进度。

2.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2.1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合同的制定是一项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前期准备,对施工合同的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合同内容的制定,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和合同条款的履行[1]。根据当前工程的实际要求制定合同内容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需要对工程的具体需要详细调查,以此确立合同双方的相关权利和义务,明确责任;其次,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出工程的预算、成本以及风险值等重要参数,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明文约定解决方案;在合同的基本内容制定完毕之后,还要对每一项条款进行斟词酌句,严格审核,避免出现文字释义模棱两可导致合同责任规定不明确的情况;最后,合同必须约定工程款项的收付时间,同时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明确标示毁约所要承担的代价。

施工合同通常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分别保管,相关建筑企业必须重视施工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专门的合同管理体系,分配专人负责存放,设立单独的存放空间,做好记录,以便能够随时查看。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合同中规定的相关条款,以便严格按照合同制定对应的施工方案,做到不无故毁约[1]。在工程结束之后,双方要根据合同进行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核查双方对合同内容的履行情况,按照要求结算钱款或是进行违约赔偿。

2.2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能够避免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对工程进行时的各种突发状况都可以做到有据可查依,保障了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合同的存在是建筑工程施工正规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加大建筑行业监管力度,提高工程质量要求的具体表现,从源头上杜绝拖欠耍赖、以次充好等违约现象的出现,直接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进度[2]。施工合同是对合同双方的一种约束,也是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保证工程时间不逾期,钱款不拖欠,对社会和谐稳定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的特点建筑企业的特点是,项目工程的固定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其次是,建筑物的形态千差万别、功能特定、种类繁多,形成产品的个体性和生产的单件性;三是,建设项目的体积庞大、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多,一次性投资额大。合同“标的物”的这些特点必然会体现在合同中,决定了建设项目施工合同不同于其他经济合同,其特点包括:(一)施工合同的条款多,由于建设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和施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施工合同涉及的方面多,条款也多。(二)施工合同的变更多,当主观和客观情况变化时,有可能造成施工合同的变化,施工合同争议和纠纷也比较多。(三)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影响因素多,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大,合同的风险高。(四)施工合同履行时间长,由于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都较长,工期少则几个月,一般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施工合同本身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未能给予施工合同足够的重视,导致制定的合同内容漏洞颇多,严重影响合同的效力。有些工程本身就是违规的,比如违建违拆等不合法工程,基于这种工程所制定的合同其根本目的与法律相悖,因此不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可以说是无效的;现阶段我国许多建筑型企业将重心放在工程的施工环节上,对于合同制定方面并没有专业的人才资源,往往会出现合同内容不完善,相关条款存在漏洞,合同的文字释义指向不明确,造成最后的结算阶段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双方责任不明确,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对合同双方的利益也是一个威胁[3]。

4.2合同的存放和留档未形成体系

施工合同作为工程的重要约束性资料,它的档案存放却普遍没能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我国的建筑型企业已经渐渐意识到施工合同留档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意识的对施工合同进行妥善保管。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制定规范的合同存档流程,没有专人负责合同的存放工作,导致施工合同的存放混乱无章,往往会造成合同的查阅困难,甚至出现丢失。一旦出现突发状况,造成无据可查,做不到心中有数,给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3合同的履行存在困难

施工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对应的合同条款也常常需要变更,然而在具体实施合同管理工作时,由于施工单位管理层缺乏规范性合同观念,往往不能做到根据实际变化对施工合同条款进行及时调整,导致既定的合同条款无法对已经改变的施工条件做出约束,拖慢施工进度[4]。同时,归咎于施工单位对合同意识的淡薄,施工操作人员做不到对合同的内容烂熟于心,也就不会严格照章办事,往往会出现经验主义的错误,造成不必要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的制定和管理流于表面,既定的施工合同起不到预期的效力。

5.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5.1反复斟酌所签订合同条款

制定的施工合同必须立足于当前工程具体的施工用途和施工要求,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当前工程的成本、工期、质量等重要参数都必须明确规定,同时对款项结算的方式也要制定具体章程,避免出现纠纷;合同各项条款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有相悖的地方,否则可视为无效,因此,必须透彻研究相关方面规章制度,以保证施工合同的合法性;要对合同所使用字句仔细斟酌,必须简单明要,避免条款出现歧义,保证合同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5.2制定合理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不仅对合同的制定过程要时时监督、反复审核,同时也要重视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5]。有条理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档案查询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因此,设置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存档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将合同的管理工作责任到个人,制定清晰明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合同管理流程中的漏洞,促使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正规化,进一步保障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3重视合同的履约过程

施工合同对工程开展时的一系列操作行为都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照,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到施工合同的相应条款,照章办事,以期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同时,要时时关注工程施工的进度,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做到随机应变,合同双方经过商议之后对施工合同的条款进行适度调整,以便能够符合实际的工程施工要求;合同相关条款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出现违约行为,违约方应当根据合同既定的赔偿措施承担责任,否则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施工合同如约执行[6]。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是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虽说近年来我国许多建筑型企业已经渐渐意识到施工合同对于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意义,但相应的管理手段还未能跟上,施工合同的管理不成体系,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指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能够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合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进一步正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华.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工作[J].新疆有色金属,2016.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4.

[3]李莲娥.浅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

[4]邢俊敏.关于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5]卢谦.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J].建筑经济,2017(6).

[6]韩汝奇.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论文作者:张冠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论文_张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