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介入科 河南驻马店 463900)
【摘要】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生存质量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71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QOL量表评价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三项功能评分明显提升,和护理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物质生活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癌介入治疗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护理干预;肝癌介入治疗;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25-02
肝癌是临床恶性肿瘤中最为严重、死亡率高的一种。当前,介入治疗是肝癌无法手术患者首要治疗手段,也就是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大部分患者在实施该项治疗后可有效缓解临床病症,延长生存期[1]。但是该项治疗后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治疗。临床实践表明,积极到位的护理可有效改善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治疗。基于次,本文对71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1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均通过CT、B超、血清AFP等检查确诊,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2]。其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28例,年龄25到76岁,平均(57.1±2.4)岁;生存期均在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均通过肝肾功能检查无腹水、心肾肺等功能性病变。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并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
1.2.1心理护理:通常采取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大部分是在癌变中晚期,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患者对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对疗效、预后有诸多担心和顾虑,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难以耐受,而会出现消极、悲观、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详细告知患者关于介入治疗的知识,包括原理、操作方法、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并介绍手术医生的良好技术水平,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同时,也可讲解成功案例,以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给予针对性、个体化干预,包括鼓励、安慰、支持、解释等。还应指导患者家属参与进来,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更好的克服不良情绪,以稳定、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1.2.2疼痛护理:疼痛是肝癌中晚期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讲解疼痛发生机制、疼痛原因,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尤其是深呼吸,良好的呼吸有助于减小腹部压力,缓解疼痛;同时,要指导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可实施转移注意力方法,比如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书籍等。如患者疼痛难耐,无法睡眠,应遵医嘱给予适量镇痛镇静类药物。
1.2.3饮食指导:在实施介入治疗之前,应指导患者进食热 量高、维生素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有效纠正营养不良,做好支持性治疗,如果患者表现出食欲不佳的,则可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在餐前可适当散步以改善食欲,提升身体素质。在术后2h可让患者进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术后第2d让患者进食热量高、维生素丰富、蛋白高的温半流质饮食,以提升患者机体抵抗力,禁食油炸、粗糙、不易消化类食物,鼓励患者每天饮水1500ml~2500ml,以便造影剂有效排出,减轻肾脏负担,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1.2.4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治疗环境,在实施介入治疗时体位配合。同时,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使患者更好的睡眠。确保病房的清洁卫生,周边环境应保持安静。指导患者行舒适体位,夜间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睡眠环境。在必要情况下,可给予适量镇静药剂,让患者得到良好睡眠。
1.3 观察指标
应用癌症患者生存核心测评量表(QOL)掌握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存情况,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4个因子,共计20项,每项记分1到5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佳。
1.4 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8.5软件对本研究资料予以统计处理,应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予以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本组71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得到良好改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适合功能测评分数有所提升,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物质生活不具统计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3.讨论
癌症属于恶性化消耗性病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同时是很强的一个应激源,特别是肝癌发病相对隐匿,通常在发现时绝大多数为中晚期,不适合手术治疗,预后不佳,在得到确诊后往往对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不但受到病症的影响,还存在严重心理压力,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出现精神病学问题,而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导致生存质量降低[3]。本研究中,71例介入治疗患者在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得到大幅改善,优于护理前(P<0.05)。可以看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干预,特别是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对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从本研究结果看,护理后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等三方面的功能评分均比护理前要高(P<0.05),在物质生活评分上护理前后无差异(P>0.05)。原因在于肝癌患者一般是在体检时初步知道病情,发病极为,在确诊后会感觉到绝望、焦虑、怨恨。迫使患者在瞬间改变以往观念,也逐步和工作、生活脱离,进入到医院治疗,往往家人陪同时间有限的,患者和亲人间的交流会减少,会出现孤独感;另外,有些患者对已失去治疗信心,会有意识的把自己封闭起来,或因自身的疾病痛苦感到不公而产生怨恨情绪,使其变得更加敏感。难以接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支持度。 临床研究表明,实施针对性、全面的心理干预,让患者获得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及社会家庭方面的心理支持,情感护理和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5]。
综上而言,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乔翠云,王海龙,兰桂云等.行为动力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行为矛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02:172-174.
[2]游君.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80-381.
[3]王品楠. 整体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2:208-209.
[4]郭丽萍,程光荣.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研究,2012,06:514-515.
[5]卢美平.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04:464-466.
论文作者:吕会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心理论文; 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疼痛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