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31
【摘 要】目的:针对当前心内科优质护理工作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4位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的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2人;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内所有患者应在入院后首先进行有效评估,然后制定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并针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经过数据整理、分析后发现,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所取得的成绩,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结论:在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将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降低患者治疗的费用,还能够得到患者的好评。所以,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的。
【关键词】心内科;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16-01
前言:心内科疾病患者病症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效果,做好护理工作将有助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更好的康复。人性化护理措施作为优质护理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运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首先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4位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2人。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8~80岁之间。参与治疗的患者主要以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为主。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前均需接受心电图、彩超等临床仪器的检查。若患者患有严重的外伤、心脑血管等疾病或者是孕妇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则不应参与临床治疗及研究活动。参与治疗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因素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所有治疗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在基于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设人性化护理措施:
第一点,心理护理:所有参与住院治疗的患者都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里他们面对新的事物可能产生未知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心肌梗死、心脏病患者他们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用和蔼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患者,并通过肢体语言的使用鼓励并慰藉参与治疗的患者,帮助他们建立一个阳光的心态,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治疗及护理工作。
第二点,治疗护理干预:在基础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应该轻手轻脚的进行,相关动作要准确、到位、力度要拿捏恰当;不要随便的议论患者的病情状况,避免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使患者增加心理负担,引发患者疾病病症的加重;护理中应确保患者呼吸顺利、打通的静脉通路时刻畅通;相关急救设备应该备好,若需要开展急救手术治疗,应密切关注患者个人身体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医师进行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点,应做好药物护理:应根据患者患病种类、治疗方案等基本信息嘱咐患者及时的用药、输液,并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相关作用,及时的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监督患者用药,从而确保用药环节中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四点,饮食护理:进入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一般心功能已经不是十分健全,在日常活动中存在障碍,所以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作息调整,为患者提供健康的饮食条件,合理控制患者的盐分摄取量,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能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引导患者多餐少食,避免发生便秘影响心血管正常功能。
第五点,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对于心内科患者而言,良好的住院环境会加速病症治愈及康复的进程。医院方及护士要千方百计搞好病房内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同时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护士每日定点彻底打扫卫生,做到病房内一尘不染,保持室内外通风及空气畅通,完成室内的灭虫及消毒任务,为患者创设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
第六点,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当患者经治疗后符合出院条件后,患者一旦出院应嘱咐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用药方法,并对家庭卧床体位的摆放进行提前指导,然后积极的向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心功能康复的重要性,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对患者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患者入院进行检查、治疗。
1.3观察指标
医院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邀请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并通过数据整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花费费用等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进行组间差异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2结果
2.1观察组及对照组T住院及住院费用的对比
经过对表1数据研究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花费的住院费用也相对较少,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2.2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比
经表2数据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3.讨论
在心内科患者疾病的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整个护理的环节当中,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将有效的提高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优质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使患者感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通过人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夕英,冯欣岚.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
[2]李静.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体会.[J]大家健康,2013
[3]殷慧香,董瑞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
论文作者:梁桂荣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模式论文; 疾病论文; 内科论文; 差异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