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总医院 273500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产科原因,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究治疗体会。结果 脐带因素、产程异常、羊水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胎膜早破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发生原因。对35例患儿予以及时抢救治疗,34例患儿治疗有效,恢复正常呼吸,治疗有效率为97.14%,1例患儿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 孕产妇要定期接受产检,查看脐带、羊水、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对于有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的高危产妇予以针对性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对于产后发生窒息的新生儿立即展开抢救,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病情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原因;治疗
新生儿窒息是影响新生儿生命健康、损害其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疾病,具有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的特点。其死亡率高达6%,严重影响着我国新生儿生命质量的提升[1]。因此探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原因,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发生,降低发病率,并对发病患儿展开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我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产科原因,并总结治疗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的病例均为我院在我院出生、并出现窒息的新生儿,病例截取时间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研究对象,共35例新生儿纳入研究。其中,男19例,女16例,患儿胎龄在28周-37周不等,平均为(31.52±2.08)周。
诊断标准[2]: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窒息状况进行评估。新生儿出生10分钟后使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生长状况进行评分,包括肌张力、脉搏、对刺激的反应、肤色、呼吸等几项内容,满分10分,分数越高新生儿的身体状况越好,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的新生儿有轻度窒息,0-3分的新生儿有重度窒息。
1.2方法
引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有很多,本研究以我院3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原因,总结治疗经验及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前期准备
孕期定期检查,监测胎儿胎心、胎动状况,针对性为产妇制定分娩方案。对有新生儿窒息发生高危风险的产妇,制定抢救方案,提前做好抢救准备。
1.2.2抢救
分娩前,准备好抢救设施,并细致检查,保证氧气管道良好连接、复苏气囊通气良好;为防治窒息发生,对新生儿予以氧气输送,输送时氧气量保持在5L/min;选择合适的面罩、喉镜、叶片及气管导管,调节好吸引器压力。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度产妇展开接生。在抢救过程中,细化分工,安排好每个抢救人员的工作。
1.2.3初步复苏
胎儿的头部娩出后,快速对新生儿口、咽、鼻部的粘液进行处理,保证清洁,防止粘液导致新生儿呼吸障碍。新生儿完全娩出后,再次清理分泌物。
1.2.4窒息处理方式
针对患儿不同的窒息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轻度窒息新生儿治疗方式:对辐射台予以预热处理,干毛巾预热进行保暖;呼吸道彻底清理,擦干新生儿身体;对新生儿的足底和背部予以按摩,诱导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对新生儿的呼吸状况予以密切监测,若患者的呼吸没有得到改善,则对新生儿予以加压给氧或人工呼吸处理。
重度窒息新生儿治疗方法:在轻度窒息新生儿治疗方法基础上,予以新生儿面罩加压给氧;对于发生呼吸暂停、通气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新生儿,予以气管插管治疗疗;对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肤色等进行监测,评价治疗效果;,如新生儿的临床症状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则予以气管内给药治,按照1:10000的比例,配置肾上腺素,按照1mL/kg的给药剂量对新生儿予以气管内给药,或者按照0.2mL/kg的剂量对新生儿予以脐静脉给药;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对新生儿予以循环支持、扩容、纠酸治疗。
2.结果
35例新生儿中,7例患儿由于脐带因素引发,8例患儿由于产程异常,5例新生儿由于羊水异常因素引发,6妊娠合并症,5例新生儿由于早产因素引发,4例新生儿由于胎膜早破因素引发。
经过治疗34例患儿治疗有效,恢复正常呼吸,治疗有效率为97.14%,1例患儿治疗无效后死亡。
3.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诱发原因有很多,一旦发生,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针对性的对新生儿展开治疗,能够在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的同时,提升我国出生人口质量水平[4]。
本研究以我院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展开研究分析,发现脐带因素、产程异常、羊水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胎膜早破都可能诱发窒息的发生,而在孕期产期加强监测,做好相应准备,一旦发生尽快对新生儿展开急救,针对新生儿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脐带因素、产程异常、羊水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胎膜早破都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产妇在孕期要定时接受产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对于有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的新生儿,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尽快展开抢救,并针对不同病情程度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忱,徐秀峰.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13):131-132.
[2]贾利红.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0(6):56-57.
[3]郭桂玲.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 临床研究,2017,25(1):10-11.
[4]许秀金.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体会[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2):72-74.
论文作者:张贤菊,弭淑梅,李翠,颜井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新生儿论文; 发生论文; 患儿论文; 原因论文; 产科论文; 合并症论文; 呼吸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论文;